近日,關于李嘉誠出售港口給美國財團的事件,持續發酵。3月28日,市場監管總局終于出手了,宣布對李嘉誠旗下的長和集團港口交易進行審查。至此,李嘉誠方面才有所讓步。隨后,美國國務院也發表了看法,從其表態能看出,似乎在給李嘉誠“撐腰”。也就是說,此次港口交易事件,還遠遠沒有結束,或許一場新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實際上,像李嘉誠這種不顧祖國利益的行為,他又不是第一次干了。2015年,當我們的經濟正在遭受西方打壓時,而在大陸擁有眾多產業的李嘉誠,卻開始大規模撤資,將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商場、寫字樓等資產迅速拋售,這讓國內企業人心惶惶。而對此,曹德旺還曾這樣評價道:企業家一定要與國家保持一致。
可是李嘉誠作為商人,卻一味的追求盈利,從大陸撤資后就把資金投向英國,為英國解決了大量就業崗位,甚至還兩次被英國王室授勛。從這一系列事件也不難看出,很明顯他更注重西方利益,從而忽視了自己的祖國。
當然,李嘉誠有這樣的行為,可能與他的成長經歷有關。李嘉誠出生在廣東潮州一個普通家庭,年幼時因戰亂,跟隨家人逃至香港,15歲就被迫輟學打工養家。當時的李嘉誠,在茶樓當過跑堂的,也在鐘表店做過學徒,在香港底層艱難打拼,這使他形成了唯利是圖的性格。他曾在專訪中直白地說,賺錢可以不顧手段,能賺到錢就是成功。
由此可見,在他心中,利益至上,道德底線并不重要,而這和美國“以自我為中心”的行事風格很相似。或許這也是《大公報》等媒體,勸了多次,李嘉誠仍然無動于衷的原因。然而,面對李嘉誠這樣的行為,官方不會坐視不理。
3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布,將依法審查長和集團與美國財團關于巴拿馬港口的交易,以維護市場公平和公共利益。之后,長和集團宣布下周不會簽訂出售巴拿馬港口的協議,但這并不意味著交易取消,很可能只是緩兵之計。
眼下,隨著輿論不斷發酵,美方那邊也開始著急了,他們也擔心這個項目功虧一簣。為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于3月28日對該交易表明態度,稱美國希望巴拿馬運河兩岸港口,由美國公司控制。而這也就意味著,美方可能會干預,繼續來促進雙方的交易。
此外,這個布魯斯還試圖顛倒黑白,稱我方審查本次交易,是為了保證對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很明顯,他的這個說法完全站不住腳,純粹是為了潑臟水。要知道,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我們更看重的是巴拿馬運河的通行權,反倒是特朗普,曾多次放出威脅:要“收回”運河,這才是妥妥的霸權主義。
實際上,關于此次出售港口事件,有商務部專家早就指出,李嘉誠與美國財團的交易并非正常商業行為,其背后可能有政治目的。因為按照正常商業邏輯,若李嘉誠想賣港口,就應該公開招標,賣給出價高者,而不是直接賣給美國財團。總之,如今這場交易已超出商業范疇,若美方動用國家力量介入,事情將會更加復雜,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