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025年3月30日
預計閱讀
3分鐘
晚安栗子
緊湊的香港藝術周過后,4月的畫廊開幕潮漸次到來,藝術市場轉到內地時間。無論市場走向如何,從業者的工作熱情和強度依然不減。
·在北京798藝術區“淘金”
·鷲見康夫的混沌宇宙
·常青畫廊在北京的20年
·馬樂伯畫廊空間出售
·埃及文物走私出現轉折
·中世紀手稿拆解行為特展
在北京798藝術區“淘金”
3月30日至5月25日,楊燁炘個展“淘金米”在北京798藝術區春辰當代藝術研究中心展出。這是一場真正的“淘金”體驗,參與者可以在鋪滿展廳的大米中淘到黃金。這不僅是一場行動藝術實踐,更是一次關于勞動、財富、價值分配和社會競爭的直觀體驗,是一次新資本論的視覺探討。
楊燁炘將1000粒黃金米灑入鋪滿展廳的大米中,并邀請觀眾參與到這場“淘金”體驗。現場人頭攢動,便足以印證“黃金”一詞的誘惑力。在這金燦燦的誘惑背后,參與者徒手翻找普通大米中的“黃金米”,在策展人王春辰看來,這一行為暗指了一場社會隱喻。
2021年,楊燁炘已經以大米和黃金為媒介,在上海進行了一次行為藝術創作,#用500克黃金制1000粒米扔黃浦江#話題還一度上了熱搜。彼時的出發點是“我們不浪費糧食,我們只浪費黃金”,在北京展開的“淘金米”則向表象的深處繼續深化。這不是一場行為的盛宴,而是直抵當下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反思。
鷲見康夫的混沌宇宙
3月29日至5月10日,鷲見康夫個展“混沌之和諧”在白石畫廊北京空間展出。展覽從1950年代早期作品開始,回顧藝術家藝術生涯中各個階段的創作,從他參與具體美術協會(又稱具體派)、獨創出利用算盤的繪畫技巧,以及隨后將他的藝術活動帶到世界各地的發展歷程。
毋庸置疑,鷲見康夫(1925-2015)有著自由的靈魂,這種特質在其畫作中產生深刻共鳴。他以使用非傳統的繪畫工具創作而聞名,例如算盤和紙傘。有時,他會將布料粘貼在鐵絲網上,然后使用振動器繪畫。對他而言,作品越混亂,越接近無意識的創作本質。
鷲見康夫的作品充滿了生命律動的張力,宛如混沌的宇宙或是原始的風景。恰如他所言:“藝術擁有顛覆觀念的力量,不擾亂秩序的藝術毫無意義。”他始終以無拘無束的創作姿態探索藝術的邊界,在混沌與秩序、直覺與理性之間構筑出獨特的視覺語言。
常青畫廊在北京的20年
左起:洛倫佐·飛亞斯其(Lorenzo Fiaschi,三位創始人之一)、莫瑞希歐·瑞哥羅(Maurizio Rigillo,三位創始人之一),右起:馬里奧·克里斯蒂阿尼(Mario Cristiani,三位創始人之一)
20周年慶典現場嘉賓合影
2025年是常青畫廊在北京的第二十個年頭,畫廊北京空間3月29日舉辦20周年特別慶典活動和意大利文化體驗日。三位創始人親臨現場,畫廊代理中國藝術家邱志杰、莊輝、彭禹、闞萱,以及陪伴常青在中國一路走來的朋友們共襄盛舉。
20周年慶典現場當代舞蹈表演
安尼施·卡普爾個展“升華” 2007
??藝術家與常青畫廊
作為北京798藝術區的一個重要地標性畫廊,2004年啟幕之時便明確了方向與宗旨。北京常青畫廊的潛在目標旨在發現新的藝術家,并為他們提供展示空間,從而使不同創造領域和不同文化相互融合。20周年慶典活動當天,畫廊邀請陳梓豪舞蹈工作室在安東尼·葛姆雷個展“棲息之所”現場,演出了一場精彩的當代舞蹈。
安東尼·葛姆雷個展“屯蒙” 2016
??藝術家與常青畫廊
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個展“鏡面之上” 2018
??藝術家與常青畫廊
常青畫廊的故事始于1990年,當時三位年輕的意大利人馬里奧·克里斯蒂阿尼、洛倫佐·飛亞斯其和莫瑞希歐·瑞哥羅,在托斯卡納的一個小鎮圣吉米那諾開啟畫廊生涯,彼時他們希望將當代藝術帶到遠離大城市喧囂的偏遠鄉村,于是選擇了這個充滿中世紀風情的小鎮。畫廊的名字“常青”寓意著通過藝術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至今在全球擁有8個空間。(慶典活動圖片:??Galleria Continua,攝影:申澤偉)
馬樂伯畫廊空間出售
2024年關閉的美國馬樂伯畫廊(Marlborough Gallery)紐約空間舊址以1090萬美元掛牌出售,該空間位于切爾西藝術大廈,擁有5.5米挑高、臨街車庫及靈活分區,兼具藝術倉儲與商業潛力,其二樓露臺與無柱結構適宜畫廊、博物館或教育機構入駐。該畫廊曾代理培根、弗洛伊德等大師,空間承載著無數傳奇回憶。
· 5 ·
埃及文物走私出現轉折
埃及文物走私案關鍵嫌疑人、德國古董商塞羅普·西蒙尼安近日獲準離開法國返回德國漢堡,引發新爭議。西蒙尼安涉案金額高達6000萬歐元,其團伙向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盧浮宮阿布扎比分館出售盜掘文物,包括圖坦卡蒙石碑等珍品。2023年年底,法國批準其返回漢堡養老院居住,兩周后撤銷該決定。然而截至目前,西蒙尼安仍未返回法國。
· 6 ·
中世紀手稿拆解行為特展
美國紐約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舉辦特展“剪切與拼貼:重構中世紀藝術”,聚焦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盛行的手稿拆解現象,如今看來近乎破壞的行為在當時卻被視為對隱秘彩繪的禮贊。
人們出于不同的理由裁切手稿,例如商家拆除唱詩班樂譜書的厚重裝飾和封皮,以降低按稱重計費的進口稅;藝術愛好者專門收集手稿中的插圖并重新制作成冊,他們認為這是避免藝術品被埋沒。展覽持續至2025年6月15日。
文字|藝術栗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