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等媒體報道,3月29日,俄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扎哈洛娃明確表示,此前一天,烏軍襲擊蘇賈天然氣計量站時,得到了法國太空系統及英國專家的幫助。俄羅斯媒體則透露了更多細節:烏軍用“海馬斯”火箭炮,攻擊了這個建在俄烏邊境線附近的天然氣計量站,利用的是法國太空偵察系統提供的情報,由英國專家按下的發射按鈕。對此,有三點值得仔細觀察:
第一點,英國專家通過掌握北約高端武器遙控烏軍。由于擔心烏軍會泄露北約高端武器的秘密,北約一直不肯將軍援烏克蘭的高端武器,全部開放給烏軍使用,于是,同樣想控制烏軍前線部隊的基輔,最終選擇了由英國軍官以北約技術顧問的名義,掌控“海馬斯”等關鍵武器發射權限,實質形成對烏軍戰術行動的“隱形遙控”。
這種特殊信任,源于英國對烏克蘭的早期戰略投資——2022年沖突爆發前,英國便主導對烏軍培訓,并在倫敦設立“烏克蘭作戰室”協調西方軍援。所以,澤連斯基總統的安保團隊,現在由英國特種空勤團(SAS)直接負責,開創了外國武裝力量保衛他國元首的先例。而且,澤連斯基還把其最為忌憚潛在競爭者——前烏軍總司令扎盧日內將軍,遠派到了倫敦當大使,就是因為他相信,英國的特工們絕對會限制住扎盧日內將軍的活動空間。
第二點,法國將烏戰作為了太空武器試驗場。盡管倫敦和基輔關系密切,但英國的太空偵察系統太弱,因此,法國比較成型的太空部隊就得到了施展的機會。近年來,法國堅持軍用衛星的獨立研發與部署。
其法屬圭亞那航天發射場、圖盧茲太空司令部及克里爾數據處理中心構成完整鏈條,避免受制于私營企業或外部盟友。這種自主性使法國能在特朗普收縮情報支援時,快速響應烏克蘭需求,同時測試自身系統的戰時可靠性——為應對未來可能與俄羅斯的直接沖突積累數據。
第三點,美國在冷處理對烏情報支持。近期,基輔一直在強調白宮已經恢復對烏的軍援及情報支持。但白宮對此的態度卻一直是含含糊糊。現在,克里姆林宮明確表示,3月28日的烏軍“海馬斯”火箭炮的攻擊,是由法國太空偵察系統提供的引導情報,顯然意在強調,急于從烏戰中脫身的美國,在冷處理對烏情報支持:既不宣布停止供應,但也不積極供應。這種“戰術收縮、戰略觀望”的模糊套路,既能維系對烏道義支持的表象,又為隨時調整介入力度,保留了彈性空間。
總之,白宮從烏戰中脫身的態度過于堅決和急迫,各方都在努力亮出自己的底牌。法國以技術自主性展示歐洲防務的能力,英國通過與美國及烏克蘭的特殊關系,控制烏軍保持自己在歐洲的影響力;而美國則通過“戰略性撤退”,迫使歐洲承擔更多的戰爭成本和風險。
這種權力重構,雖短期內增強了烏克蘭的戰術能力,卻也埋下隱患:歐洲衛星網絡尚未經受高強度戰爭檢驗,而俄羅斯正加速發展反衛星武器。未來,誰能掌控“制天權”,誰便能重塑整個歐洲的地緣規則——這場無聲的太空競賽,或將比地面戰場,更能決定烏戰的最終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