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降溫
有沒有朋友饞火鍋了?
說起“湊湊”這個火鍋品牌
也許不少浙江人都吃過
前兩年甚至屢屢大排長隊
圖源:湊湊火鍋茶歇官方
據報道
湊湊火鍋在深圳有14家門店
但其中來福士廣場店和壹海城店
已歇業關閉
此前,今年2月
湊湊位于廣州的首家門店天環店
也正式歇業
實際上
湊湊火鍋去年不斷關店
一年虧損超3.5億元
呷哺集團旗下擁有
平價火鍋品牌呷哺呷哺
和定位中高端火鍋品牌湊湊
3月27日,呷哺呷哺(0520.HK,下稱“呷哺集團”)公布了2024年財報
財報顯示,2024年,呷哺集團實現收入47.55億元,同比下跌了19.65%,凈虧損為4.01億元,其中關店及減值帶來的損失達2.62億元。
這也是呷哺集團連續四年錄得虧損。2021年-2023年,呷哺集團分別錄 得凈虧損為2.93億元、3.53億元、1.99億元,等于說,呷哺集團四年時間累計虧損11.83億元。呷哺集團也已經淪為仙股,截至3月28日收盤,其股價報0.86港元,市值為9.34億港元。
相比呷哺呷哺
湊湊明顯承受著更大的壓力
2024年,湊湊新開餐廳13家,關閉餐廳73家,門店數凈減少60家,截至2024年年底,湊湊門店數為197家。這也是湊湊餐廳數首次出現年度負增長,同時也是其閉店數最多的一年。2023年,湊湊關閉15家餐廳,新開48家餐廳;2022年,湊湊關閉3家餐廳,新開44家餐廳。
呷哺集團錄得虧損4.01億元,其中來自湊湊餐廳的虧損就接近九成——
2024年,湊湊餐廳收入同比下跌了26.55%至19.48億元,經營虧損為1.82億元,凈虧損為3.53億元,人均消費從142.3元下滑至123.5元,翻臺率從上一年同期的2.0次/天下降至1.6次/天,同店銷售額下跌32.0%。
自2022年起,湊湊就陷入虧損的局面,但是在2023年,湊湊的營收止跌回升,而且虧損與2022年接近。
2022年-2023年,湊湊分別實現收入22.05億元、26.18億元,凈虧損分別為9309.2萬元、9837.8萬元,而2024年,其凈虧損大幅上漲260.20%。
實際上,在發布2023年財報時,呷哺集團就承認湊湊還是賣貴了。其指出,消費的改變對湊湊相對較高的客單價定位影響較大,即使推出小份菜等措施,其客單價相對于市場內其他競爭對手而言仍然處于較高的水平。
過去兩年,湊湊在降低客單價。2021年-2024年,湊湊的人均消費水平分別為140.6元、150.9元、142.3元、1 23.5元,但是從其經營表現來看,降價也無法讓消費者選擇湊湊。
選擇降價的火鍋品牌不止湊湊一個,海底撈、慫火鍋也在不斷降低客單價,去年海底撈的客單價從99.1元下降了1.6元,慫火鍋的客單價從113元下降至103元,相較而言,降價后湊湊依然比另外兩個品牌要貴。
在如此局面下,2025年,湊湊將保持謹慎的開店策略,在中國內地市場,其僅會選擇優質商場開店,同時繼續加快境外市場的布局,包括在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繼續開店。
相較而言
呷哺呷哺的情況要好一些
但是收入和利潤依舊下滑
只是還不至于虧損
2024年,呷哺呷哺收入同比下跌了13.06%至26.29億元,經營利潤為9005.3萬元,凈利潤為1828.9萬元,其中凈利潤同比下跌了83.96%。去年呷哺呷哺的人均消費水平從62.2元下跌至54.8元,翻臺率從2.6次/天下跌至2.5次/天,同店銷售額下跌23.3%。
呷哺呷哺同樣也出現門店收縮,去年其新開門店65家,關閉門店138家,截至2024年12月底,呷哺呷哺門店數為760家。
呷哺集團預計今年將新開呷哺呷哺餐廳不少于95家,并且將深耕北京、河北、上海、廣州、深圳等區域。
除了湊湊和呷哺呷哺外,去年呷哺集團還關閉了8家定位于高端的烤肉品牌趁燒的門店,自去年7月起,趁燒品牌門店已經悉數關閉。去年一年,呷哺集團累計閉店數為219家,截至2024年年底,呷哺集團合計擁有餐廳957家。
**如有侵權請與本公眾號聯系**
來源 | 南方都市報、深圳大件事、錢江晚報
編輯 | 龍家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