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西縣溪頭鎮高潮村,有一片近200畝的鹽堿地,由于土地鹽堿度較高,此前一直處于丟荒狀態。當地村民與專業的農業公司合作,通過科學技術改良了土壤環境,并發展了特色種植,讓鹽堿地成功結出了“金瓜瓜”。
在高潮村的一片南瓜地里,由于海水倒灌的原因,這片土地已經被撂荒了十幾年了,現在經過農戶的改良,當地的南瓜種植成效喜人。
據當地村民介紹,由于高潮村地理位置靠海,多年來這片土地經歷了多次海水倒灌,導致土壤鹽堿化嚴重。為了重新盤活鹽堿化的土地資源,多年來,村民們曾嘗試了許多辦法,卻并未成功。最終,村民選擇了與專業的農業公司進行合作,在種植大戶的帶動下,積極探索改良土地的途徑。
溪頭鎮高潮村委會村干部 韋家亨:
我們嘗試種植過番薯和蔬菜類的都很難存活,但是經過大戶的努力,今年種植了南瓜開始有了收成。
彤心農業有限公司是與當地村民合作的企業主體,據公司技術負責人介紹,他們采用“治水+改土”雙管齊下的策略,構建防澇體系,引入微生物菌劑與有機肥改良土壤,降低鹽分含量。同時,選擇了耐鹽堿的香芋南瓜作為種植品種,并創新采用“高壟栽培+水肥一體化”模式隔絕返鹽層,經過兩年的持續攻堅,土壤有機質含量大幅提升,逐漸具備了農作物適種條件。
彤心農業有限公司技術顧問 林福如:
原來這塊地很咸的,我們經過了幾次用淡水來泡,曬干了再泡,這個時間經過了一兩年的時間。我們再把種植的作物搞下去,在施肥的過程中,也用了一些綜合鹽堿地的肥料。
從鹽堿地變“金瓜田”,高潮村在推動特色產業發展方面的有效探索,是陽西縣廣大農村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積極推動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村干部表示,他們將借助科技賦能,讓更多的鹽堿地重煥生機,為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添磚加瓦。
溪頭鎮高潮村委會村干部 韋家亨:
這不僅證實了改良的鹽堿地可以種植農作物,更為我們村農業發展帶來了新希望,我們希望將這種經驗推廣出去,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來源 | 陽江新聞 陽西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 | 劉帝森
審核 | 梁劍華 梁勝
終審 | 黃劉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