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出家當了和尚,就是遁入空門,六大皆空(地水火風空識)、六親不認。很多小說或者影視劇里都是這樣描寫的。但這其實是一個誤解。
原因很簡單,佛家是講究普度眾生的。普度眾生的意思,就是幫助大家度過苦海、將眾生從水深火熱之中解救出來。眾生之中,肯定包括自己的六親(父、母、兄、弟、妻、子)。所以,出家人怎么可能會六親不認呢?
事實上,佛教更講究報恩。在佛教的回向偈里就有“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的內容;其中四重恩,分別就是“父母恩”、“老師恩”、“國土恩”、“眾生恩”。所以,佛家人士遁入空門,并不是六親不認。
今天如去就以釋本煥長老的事跡來具體說明吧。釋本煥,法名心虔,俗名張鳳珊,學名志山,1907年出生于湖北新洲,1930年出家。1948年,得虛云禪師所傳法印、成為南禪臨濟宗第44代傳人。
本煥長老
本煥長老
本煥長老與幼童
本煥長老是佛門著名高僧、佛法泰斗和禪門尊宿,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為畢生宏愿,一生中行化南北,中興道場祖庭,廣弘禪法,普度眾生。
本煥長老30歲時,從河北正定出發,三步一叩、五步一拜,六個月、磕了二十二萬多個響頭,到達了五臺山后,將手指剪開,以血為墨,謄寫《華嚴經·普賢菩薩行愿品》、《金剛經》等經典,日寫六百字,六個多月,寫了十九卷血經。
《華嚴經·普賢菩薩行愿品》保存至今。在這本血經上,本煥長老自序說:“為重法故,‘但愿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蔭發進時供之心,刺指血之血,不慚形穢,書寫了《普賢行愿品》等大乘經典,以報答佛恩、眾生恩及無始至今過去一切父母撫養之恩,消除無始以來五逆十惡的罪孽”。其中的報恩之心溢于言表。
抗戰期間,日軍占領五臺山后,本煥長老常常利用監院身份,支持抗日戰爭。1942年12月,日本侵略軍追殺一位八路軍營長。營長跑進了碧山寺,被長老藏在后院。日軍怒氣沖沖來到寺院,要長老交出八路軍,本煥長老連聲念阿彌陀佛,將日軍支走。期間,本煥長老還放焰口千臺,用來超度抗日陣亡將士。此為長老拳拳報國之心的彰顯。
《華嚴經·普賢菩薩行愿品》
本煥長老和弟子
本煥長老追思大會
1948年的一天,他接到二哥來信,說母親病重,盼一見、以慰慈心。本煥長老當即趕回老家,侍候老母,端茶送水,喂藥喂食,細致入微。九月,在老母臨終前的一夜,他在自己兩個肩窩里裝上菜油,放上燈草點燃,雙膝跪在老母床前,行孝送終。老母離世后,他在靈堂守孝“七七四十九”天。
本煥長老“燃燈送母”的故事感到了無數人,被廣為傳頌。至于長老尊師敬師、度濟蒼生的事情就更多了。2012年4月2日,釋本煥長老圓寂于深圳弘法寺。此去經年,祈愿本煥長老乘愿再來、普度眾生離苦得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