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體育資源你來我往的爭奪愈演愈烈。在最新的回合里,安踏的logo第一次出現在中國的籃球國家隊隊服上。
就在3月28日正式開打的三人籃球亞洲杯小組賽上,懶熊體育觀察到,中國男女隊都身著安踏的鞋服裝備參加了比賽。這顯然意味著,安踏已經從中國三人籃球國家隊上一任贊助商安德瑪手中,接過了新一周期的贊助權益。
對于安踏來說,這無疑是其籃球版圖的又一次擴張,尤其是相較于已有的資源矩陣,此番拿下國字號球隊,可以說為其自下而上的籃球金字塔補上了一塊關鍵拼圖。這對安踏正在主動求變的整個籃球業務同樣意義重大。
構建中國籃球資源金字塔
本屆三人籃球亞洲杯,是巴黎奧運后三人籃球的首屆大洲級賽事,也拉開了中國三人籃球新一周期的序幕。
2017年,三人籃球才正式成為東京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運動品牌安德瑪在2019年與中國三人籃球國家隊正式建立合作關系。在東京奧運會上,中國女子三人籃球隊最終獲得銅牌,這也是繼中國女籃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銅牌和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銀牌之后,中國籃球第三次在奧運會上獲得獎牌。2024年巴黎奧運結束后不久,雙方合作正式到期。
此前有關接替者的信息并不多,直到這周五的三人籃球亞洲杯首輪小組賽才終于揭開謎底。
截止目前,安踏方面尚未官宣雙方的合作消息。但如無意外,安踏已經簽下品牌歷史上第一次中國國字號籃球隊贊助,這無疑是其國內籃球業務的一個重要時刻。
過去安踏對于中國頂級籃球業務的里程碑式營銷投入,可以追溯到2004年。那一年,安踏全面贊助CBA職業聯賽,成為了聯賽運動裝備唯一指定合作伙伴,雙方合作期限長達8年。而在國家隊層面,其他品牌一直苦于沒有參與機會,因為中國籃球國家隊從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開始就與耐克正式建立合作關系,2018年更是官宣續約10年。
可以看到,中國籃球的頂級稀缺資源競爭十分激烈,國際國內運動品牌更是選擇與營銷資源保持十余年的長期合作,資格很難旁落。當中國三人籃球國家隊的贊助出現難得的空缺,此時的安踏自然不會錯過。
在過去這一年多,安踏正在大步加快對國內籃球資源的搶占。
在青少年層面,作為全國U14青少年籃球聯賽的戰略合作伙伴,安踏自2024年與中國籃球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完善青少年籃球全成長周期的布局。合作后的“安踏星火U聯賽”也是目前國內唯一在冊的U14全國性青少年籃球賽事。2024年,賽事在超過8個省/市設立賽區,覆蓋U8、U10、U12、U14共4個組別。2025年預計將覆蓋20多個省市、近2萬名青少年籃球愛好者。
2024年,安踏還成為了CUBAL官方頂級合作伙伴、唯一指定運動裝備贊助商和唯一指定用球贊助商。這項賽事如今已有超過1300支球隊、2023年全網話題總量達到41.2億,同時向上輸送到CBA職業的道路也在不斷優化,這些都使得其既具備職業比賽的觀賞性和專業性,又具備相當草根和青春元素帶來的特殊性,成為打通安踏與CUBAL學生群體以及更多消費大眾間的橋梁。
同樣在去年,安踏已傳承8年的要瘋也完成全新升級——安踏SHOCK4狂潮4x4籃球聯賽。這場全國范圍內的“百城萬戰”,在繼續深入下沉市場的同時,不斷挖掘著更多新生草根的力量。
盤點一下就會發現,這個原本貫穿了青少年、校園、草根大眾的資源矩陣,正差一個頂端的版塊,而簽下中國三人籃球國家隊在這個時間點上無疑是最佳填空者,幫助安踏在國內籃球范圍構建出自下而上完整的金字塔布局。
安踏籃球的求變策略
自2023年回歸后,安踏品牌CEO徐陽就把籃球業務的調整列為重要任務,對于這塊他早年曾負責的業務尤為重視。他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曾表示,“沒有變化是很恐怖的,這個市場不變就會死。”作為過去安踏最好的部門之一,安踏籃球的業績下滑一度走到了需要集團各業務線“集中會診”的程度。同時,本土和海外品牌都在籃球品類上加碼發力,來勢洶洶。
內外部的壓力之下,安踏籃球需要“求變”。
如今大家都已知道,徐陽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到美國“搞定”了歐文。但與過去安踏主品牌簽約NBA球星的目標不同,如今的安踏已經開始走上全球化的征程,更需要籃球業務和明星的高度配合。
安踏籃球代言人兼首席創意官(CCO)凱里·歐文在2023年上任后,全球化進程日益提速:ANTA KAI 1打響第一槍;ANTA KAI 1 Speed和KAI 1 TEAM順利登上全球兩大體育用品零售商Foot Locker和Dick’s Sporting Goods的鞋墻;今年3月1日,ANTA KAI 2更是已在全球五大洲16個國家和地區同步發售。
這是全球化過程中安踏的一條主線。過去數年,安踏通過歐文、迪溫琴佐、湯普森乃至海沃德、隆多、加內特等球星,讓品牌在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尤其是北美,有了重要的營銷抓手;發展至今,身為CCO的歐文、和安踏合作已經超過十年的湯普森,更是以產品共創者的身份親自推動著安踏的出海進程。
在歐文之外,安踏籃球另一個重點舉措正是如上所述的迅速完成賽事矩陣布局,同時要注意到,這種布局并非營銷贊助那么簡單,重點更在于拿到賽事后如何與產品矩陣互相配合,這也是安踏籃球“求變”的另一條主線。
有了這些賽事,安踏也有機會收集更多各類專業運動產品的開發需求,并能在賽事中精準面向目標人群傳遞產品變化和提供上腳實戰場景,得到更有效的反饋。
在安踏星火U聯賽中,安踏兒童推出全套星火系列裝備產品,其中星火籃球鞋更是成為系列核心。以往因為市場需求不大,內部兒童籃球鞋開發動力不足,但借助U聯賽,安踏籃球得以大力增加在這個細分領域的研發,與此同時也完成了一種“從小穿安踏”的品牌培育。
而在CUBAL的裝備提供上,包括狂潮5PRO、瞬息、水花、三分雨以及突襲等一系列球迷關注的球鞋款式,都陸續得到了CUBAL球員的上腳機會。當然,也少不了全新CUBAL系列的推出,包括了籃球鞋產品矩陣、比賽套裝、專業配件等運動裝備的供應。
同樣,在去年安踏SHOCK4狂潮4x4籃球聯賽現場,安踏同期推出了狂潮6PRO、狂潮6代、鋒芒1代等戰靴。
在安踏內部,這套借助賽事及其場景推廣新品和賦能產品的打法也被稱為“商品IP化”。
簽下歐文、組建賽事矩陣,再將營銷資源和產品深度結合的“商品IP化”,某種程度上這可以說是一種縱向的資源整合。但從對安踏籃球更多動態的追蹤中,同樣可以觀察到在橫向方面的資源互通。
實際上,安踏數年來對NBA球星的投入,使其很早便在世界頂尖的籃球資源上積累了深層布局和經驗。如今在中國市場加大力度之際,這些資源自然要被更好地盤活。
舉一個例子來說,2024年迪溫琴佐中國行,他不僅來到了SHOCK 4 狂潮籃球聯賽現場,與草根大眾一起互動比賽,還同CUBAL球隊一起參與了SHOOTER CAMP射手訓練營。
而這種資源互通與鏈接消費群體的方法,勢必也將運用到未來安踏對于中國三人籃球國家隊的激活和行動上。
競爭繼續,但“中國戰略”不會變
可以說,隨著三人籃球這塊國字號資源的拼圖加入,安踏籃球這套“青少年-高校-民間草根-頂級明星-國家隊”的陣容組建完成。
過去這兩年,在與這些明星、賽事的合作和產品共創過程中,也再次符合徐陽上任后一直強調的安踏主品牌十二字方針——大眾定位,專業突破,品牌向上。
而回到此次的簽約中國三人籃球國家隊,毫無疑問它還代表著安踏品牌的一個更為長期的戰略指向。
眾所周知,從2009年開始的16年時間,安踏長期作為中國奧委會合作伙伴,與國家隊的強關聯、強綁定,早已潛移默化成為品牌標簽。在失去COC權益后,與三人籃球國家隊的合作,向外界傳遞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安踏的既定戰略沒有變,這是安踏對籃球資源的盤活之戰,也是綁定中國印記,助推中國體育發展的戰略延續。
當然,此次和三人籃球國家隊合作,包括安踏在今年2月也成為了全運會體育裝備合作伙伴,這多少也是在失去COC權益后的一種回應。但是也需要看到,簽約中國國家隊一直都是安踏的核心戰略之一。2014年取代李寧簽約體操運動管理中心,成為中國體操國家隊贊助商并延續至今,是其中最為人知的案例。隨后這種對國家隊資源的角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品牌,但到目前為止,從數量上看,簽約了20余支國家隊的安踏仍然取得了大幅領先。
在運營層面,過去經驗已經證明,即便日常關注不是那么高,但每逢國際大賽,國家隊的比賽依然是上佳的品牌營銷窗口,體育話題往往能在短時間內取得極高的流量且更為正面。這對于品牌搶占大眾認知度與心智也好,傳遞品牌精神也罷,都是優質渠道。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會看到這種與中國綁定的品牌競爭,仍將繼續進行下去。
但可以預見,再次敲開中國頂級籃球資源大門的安踏,將會借此重新梳理和激發自身籃球業務潛力,聯動更為跨界的部門、產品和資源。而且大概率的是,未來面對可能存在的CBA、中國籃球國家隊下一周期的贊助競爭,借助三人籃球積攢勢能的安踏也會成為其中的參與者。
接下來的時間,就輪到這套最佳陣容上場了。
聲明:本文由懶熊體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