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一場聚焦科技與人文融合的科普講座《人工智能與現代設計》在貴陽市圖書館三樓多功能廳隆重舉行。本次講座由上海科技大學創意與藝術學院聯合貴陽市圖書館共同主辦,得到了民建貴陽市委理論研究委員會、遵義路街道人大工委、民建烏當總支、民建南明三支部等組織的大力支持。
本次講座的主講嘉賓是上海科技大學創意與藝術學院副院長、國際知名設計學者王受之教授。王教授在設計領域擁有深厚造詣,曾擔任美國洛杉磯帕薩迪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理論系終身教授,并在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多所高等藝術設計院校擔任客座教授。他的研究領域涵蓋建筑、工業產品、平面設計、時裝、汽車設計、城市規劃等多個方面,出版了多部在設計教育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專著,如《世界現代建筑史》《王受之設計史論叢書》等,其著作已成為中國大陸、臺灣和香港高等院校設計專業的教科書或主要參考書。
在講座中,王受之教授深入淺出地回顧了工業設計發展的百年歷史,詳細闡述了設計工具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深刻變革設計領域,從建筑設計、工業設計到藝術創作,AI的賦能正突破傳統設計的邊界。王教授通過具體案例,深入分析了近年來人工智能在設計行業的廣泛應用,并對幾種最常用的產品設計智能軟件進行了比較分析。他強調,盡管AI技術為設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可能性,但設計師依然是使用工具的創意核心,AI只是設計師手中的工具,而非替代者。
講座結束后,王受之教授與現場觀眾進行了熱烈的互動交流。觀眾們積極提問,圍繞人工智能在設計中的應用、設計師如何應對AI時代的挑戰、以及設計教育的未來發展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王教授耐心解答了每一個問題,分享了他的見解和經驗,現場氣氛活躍,不時爆發出陣陣掌聲。
一位來自貴州民族大學的設計專業學生表示:“王教授的講座讓我對人工智能與設計的關系有了全新的認識。我意識到,作為未來的設計師,我們不僅要掌握傳統的設計技能,還要學會運用新技術,讓AI成為我們創意的助力。”
另一位科技愛好者則表示:“這場講座讓我看到了人工智能在設計領域的巨大潛力。我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設計行業將迎來更多的創新和變革。”
本次講座的成功舉辦,不僅為貴陽市的公眾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也為當地的設計產業帶來了新的啟發和思考。通過上海科技大學創意與藝術學院與貴陽市圖書館的聯合主辦,以及多個單位的共同支持,活動匯聚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和愛好者,形成了跨界交流的良好氛圍。
活動組織策劃人和主持人,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員、民建貴陽市委理論研究委員會主任任瑞羾表示:“我們希望通過舉辦此類高質量的科普講座,搭建一個知識共享的平臺,促進科技與人文的深度融合,推動貴陽市設計產業的創新發展。”
王受之教授也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貴陽市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活躍的創新氛圍。我相信,通過這樣的交流活動,能夠激發更多年輕人對設計與科技融合的興趣,為未來的設計產業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其與現代設計的融合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本次《人工智能與現代設計》科普講座的成功舉辦,為貴陽市的設計從業者、科技愛好者和高校師生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和探討這一前沿話題的機會。通過王受之教授的精彩講解和現場互動交流,觀眾們不僅獲得了寶貴的知識和啟發,也對未來設計行業的發展充滿了期待。
在科技與人文交融的時代背景下,人工智能與現代設計的結合將為設計產業帶來無限可能。讓我們共同期待,通過更多類似的交流與合作,推動設計行業的創新發展,為中國設計走向世界貢獻更多力量。
本次講座還得到了來自貴州民族大學、貴州省創造學會、貴州省策劃創意學會、貴州省振華集團,以及民建南明總支、民建烏當總支、民建白云總支等組織的相關專業人士的熱情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