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匯總本周醫療行業新鮮事~
1. 年僅25歲的“世紀嬰兒”去世,這種病逐漸年輕化
2000年1月1日,一個被稱作“世紀嬰兒”的生命在千禧之年降臨人世。她以千千的名字,承載著無數人的祝福與期待,然而,命運卻在她25歲時畫上了悲劇的句號。3月24日,千千因心源性猝死離世,這一消息震驚了公眾,也讓人們重新審視年輕人猝死這一令人痛心的現象。
根據母親岳女士和表哥的回憶,千千3月3日感染甲流,開始發燒、腹疼,硬挺5天后,8日從天津坐大巴回長治老家,當時體溫將近39℃。8日晚,家人將她送往當地醫院診治,9日清晨她突然昏迷,不幸去世。
當前,逝者母親認為這是一起嚴重醫療事故,并且已對衛健委提交了投訴材料。
(掃碼進入醫生站APP,瀏覽完整新聞)▼▼▼
2. 醫院“保命暗語”實為誤讀,辟謠來了
近日,網絡上不少短視頻博主紛紛發布內容,教公眾識別所謂的“醫院保命暗語”,聲稱醫院廣播里播放的不同數字組合代表著不同的緊急情況,如“111代表火災,222代表暴力傷人事件,333代表集體中毒,666代表嬰兒失竊,999代表患者心臟驟停需要緊急搶救”等。
這些博主聲稱,一旦在醫院聽到這些數字廣播,公眾應立即采取行動,甚至離開現場。然而,上海辟謠平臺經過查證后明確指出,這些所謂的“醫院保命暗語”并不存在。
(掃碼進入醫生站APP,瀏覽完整新聞)▼▼▼
3.2024年公立醫療滿意度調查結果發布,患者怎么說?
2024年上海市公立醫療機構病人滿意度調查顯示,門診和住院患者的總體滿意率分別為88.83%和97.04%,較2023年均有所提高(87.65%和95.58%)。
這一提升反映了上海公立醫療機構在醫療服務質量和患者體驗方面的持續改進。然而,盡管整體滿意度較高,仍有部分領域需要進一步優化。
(掃碼進入醫生站APP,瀏覽完整新聞)▼▼▼
4. "便民"夜診:照亮誰的長夜?
國家衛健委最新推出的夜間門診政策,像一面棱鏡折射出基層醫療的復雜困局。
當城市社區醫院在夜色中亮起診室燈光,這場延續二十年的"夜診馬拉松"暴露出更深層的病灶:醫護人員在"996"模式下疲于奔命,患者對夜間門診的信任度持續低迷,而醫療資源分配的結構性矛盾仍在加劇。
(掃碼進入醫生站APP,瀏覽完整新聞)▼▼▼
本文來源|醫學界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奇異果
更多醫療行業新鮮資訊,盡在醫生站!掃描下方二維碼▼▼▼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 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