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廣播電視局認真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和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輿論引導、指導精品創作、嚴格行業監管,努力推動全省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
聚焦主線抓導向
深化網絡視聽平臺“首頁首屏首條”和短視頻“首屏首推”建設,結合重要節點和安徽省實際,安徽局指導督促各級網絡視聽平臺認真落實宣傳任務,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安徽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等重大主題,通過“牢記囑托感恩奮進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江淮改革實景圖”等專題專欄,展示在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美好安徽等方面取得的進展和成效。
在展示安徽形象方面,2024年4月啟動以“春游江淮·茶香祁門”為主題的基層采風活動,安徽局協調全省81家融媒體機構圍繞“大黃山”創作短視頻90個,在海內外30多家新媒體平臺全面推送。該活動2小時直播期間,全網觀看總人數458.7萬,抖音平臺話題量23萬,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文化參贊張和清點贊轉發。5月組織全省融媒體記者赴郎溪縣磨盤山遺址采風,充分拓展傳播渠道,通過20多個海內外新媒體平臺和賬號推送作品,獲得19位中國外交官點贊轉發。
聚焦內容推精品
依托“中國夢 新征程”“網絡視聽精品創作傳播工程”等國家級征集推介活動,評選扶持優秀作品。《包公的故事》等5部作品入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夢 新征程”原創網絡視聽節目,《守松日記》等5個項目入選總局網絡視聽節目季度推優作品,《親愛的廚神大人》等3部作品入選總局“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安徽局還聯合省委網信辦、省電影局、六安市政府等舉辦第七屆中國紅色微電影盛典,入選總局大型國際傳播活動“視聽中國”之“魅力中國”單元,填補安徽省這項國家級活動的空白。
積極響應總局部署,安徽局實施“跟著微短劇游江淮”行動,在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發布活動方案,共征集劇本(大綱)80部,推動一批取景地“出圈”、引流。與安徽省委宣傳部聯合征集“皖美呈現”微短劇、短視頻;與安徽省教育廳等聯合舉辦大學生創意短視頻大賽;指導安徽廣播電視臺上線“開心飯米粒”微劇場;建立“飯米粒微短劇創作聯盟”,圍繞文旅、科創、地方品牌企業等主題全方位策劃開展“微短劇+”活動,組織“識微見遠——微短劇創作談”主題活動,指導黃山建立網絡微短劇審查分中心,協力打造大黃山整體品牌。同時,協助黃山、合肥、蕪湖等市與騰訊視頻對接,助力網絡微短劇創作和城市形象推廣。
聚焦穩定嚴監管
安徽局指導網絡視聽機構嚴格落實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認真貫徹執行播前三審、重播重審、總編輯負責制、播音員主持人持證上崗和執業注冊等制度,規范從業人員參加社會活動和網絡信息發布等行為。制定《安徽省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辦法》,進一步規范審查標準、嚴格把關程序,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注重網絡視聽平臺和廣電行業輿情研判分析和動態管控,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組織全省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機構“雙隨機 一公開”檢查,實地抽查12家單位,現場篩查問題并督促整改,排除風險隱患。抓好網評工作管理,著力打造政治堅定、素質優良、業務過硬的網評員隊伍,守牢網絡輿論主陣地。
組織“清朗”“江淮凈網”以及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公共視聽載體、非法互聯網電視應用軟件和終端設備等專項治理行動,全面排查封堵各類有害網絡視聽內容,規范行業發展秩序,時度效走在全國前列。
聚焦發展優服務
安徽局通過安徽廣播電視精品專項資金,扶持網絡視聽項目29個,撥付資金90萬元。爭取省委宣傳部支持,將網絡視聽作品列入省級文化強省建設專項資金競爭性項目,每部作品最高可獲得激勵資金100萬元。指導合肥、黃山、包河區等部分市縣(區)出臺、完善地方扶持政策,積極調動各級各方面創作熱情。
此外,協助閱文集團、星際數科落戶安徽,推進頭部企業與安徽省戰略合作。助力合肥國家廣電影視科技創新實驗基地加速發展,培育、扶持入駐企業,打造優質營商環境。還通過“理論授課+實戰練兵+評優表彰”的方式,對來自全省各級融媒體機構共130余名業務骨干進行培訓,努力建設復合型人才隊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