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視聽作為互聯網時代催生的新模式新業態,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不僅給受眾帶來視聽盛宴,同時也成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助推器。
2024年以來,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以管促規范,以扶促發展 ,有效拓展了網絡視聽發展新空間,全面推動了行業規范有序健康發展。
建章立制助推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網絡視聽行業在管理部門、創作機構和播出平臺等共同努力下,通過持續完善的政策引導扶持、“藝術+技術”的深度融合與交互,逐漸走向規范化發展、從競爭走向合作共贏。
總局始終堅持專項治理與長效機制建設并舉,加快構建網絡視聽制度體系和治理體系,省市網絡視聽管理機構協同管理,持續夯實內容、技術、數據等安全監管底線,堅持安全與發展并重,讓網絡視聽空間更清朗。其中,總局主導相關政策的出臺,持續釋放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早在2022年11月24日,總局就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 實施創作提升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強調微短劇具有意識形態和文化產品雙重屬性,要按照同一標準、同一尺度進行管理,并從許可準入、備案管理、規劃引導、內容審核、行業自律、開展專項整治、強化內容審核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2024年初,總局制定出臺了《網絡微短劇內容審核細則》,進一步細化審查標準。
2025年2月,總局印發《關于進一步統籌發展和安全 促進網絡微短劇行業健康繁榮發展的通知》,根據微短劇行業發展實際,按照國產網絡劇片分級監管、重點監管原則,對微短劇按三類分三個層級進行審核管理,以差異化、精準化管理優化審核流程、提高審核效率。同時,網絡視聽平臺不得上線傳播未標注許可證或備案號的微短劇,也不得為其引流、推送。
在2025年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10項重點工作中,“全面提升網絡視聽領域治理能力,完善節目類視聽內容管理,在繁榮發展和規范管理并舉上下功夫”被放在重要位置。其中,制定《微短劇管理辦法》成為全行業非常關注的話題,也是今年網絡視聽領域的一件大事,對于推動行業精品化、規范化,更好促進微短劇健康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針對網絡視聽節目創作新業態出現的新問題,總局以組合拳的形式和一系列管理舉措,為網絡視聽以及微短劇創作者指明了創作方向,為網絡微短劇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鼓勵微短劇從業者不斷探索創新,用精品內容賦能各行各業,共同培育良好的微短劇發展生態。
強化管理機制是推動網絡視聽行業有序健康發展的保障,而強化管理職能則是必要手段,在統籌發展與安全的基礎上,齊抓共管已成為網絡視聽發展的強大助推器。
抓作品與抓環境相結合
網絡視聽作為當前最具成長性的新媒體業態,同樣有著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既要牢牢守住意識形態關口,也要通過持續創新實現行業發展。
2024年以來,針對網絡視聽領域出現的部分作品低俗媚俗、質量低下、內容違規、知識產權侵權等現象,總局堅持“抓作品”和“抓環境”相結合,一手抓規范管理,一手抓創作提升,推動管理機構、平臺、行業、創作者等全鏈條齊抓共管,其核心要義就是營造良好創作生產生態,共同構建良性發展的長效機制。
比如,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以“管理提示”的方式,對微短劇創作中出現的不良傾向進行及時提示和規范,推動微短劇創作持續向上、向善、向美。
2024年10月31日,針對部分中老年題材微短劇為吸引眼球故意制造沖突、傳遞不符合時代精神的價值觀念等現象,管理提示提出“三鼓勵、三扭轉”的管理要求,并鼓勵創作家庭情感、健康生活、養老等貼近老年人生活實際的題材作品。11月22日發布的關于“霸道總裁”微短劇的管理提示強調,要堅持現實主義原則,創作表現企業家群體的微短劇;要主動設置議題講好歷史上和當代中國企業家故事。12月7日,針對AI“魔改”視頻以假亂真、“魔改”經典現象頻發等現象,要求嚴格落實生成式人工智能內容審核要求。12月20日,針對微短劇片名出現的嘩眾取寵、低俗庸俗等問題,管理提示要求加強片名審核,并分別在導向、體例和藝術上提出新要求。
2025年3月,總局網絡視聽司發布2025年第一個管理提示,強調微短劇創作要“爽”而有度,并要求微短劇創作要“接地氣”,不能懸浮,要回歸生活、回歸藝術本身。一系列舉措既有對不良現象的剖析,也有對遏制不良傾向的具體手段,其根本用意旨在提升全行業對精品創作的再認識、再強化。
在此背景下,網絡視聽平臺持續推進微短劇內容治理,對含有不良價值觀導向、違反公序良俗、低俗“擦邊”等違規內容的微短劇,以及相關違規賬號及時治理。僅以2025年2月為例,抖音平臺累計攔截下架違規微短劇543部;紅果短劇下架130部;微信平臺、嗶哩嗶哩等平臺均及時下架違規微短劇。
多項政策有效激發行業活力
除了管理措施之外,總局在扶持行業健康發展方面同樣采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
2024年初,總局發布“跟著微短劇去旅行”等多個創作計劃,有力地引領了微短劇創作方向;同時,指導主要網絡視聽平臺出臺“反哺”措施,通過現金補貼、流量扶持、商業服務等方式,引導市場分配機制由流量推廣向內容創作傾斜,并推動精品微短劇走入電視大屏……
多個創作計劃的推出,在全社會引發微短劇熱潮。“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讓微短劇拍攝地成為眾多網友打卡點;“跟著微短劇來學法”創作計劃,讓法治宣傳和普法教育有了全新的載體;“微短劇里看品牌”創作計劃,則搭建起品牌與消費者之間互動的重要橋梁。
2025年初,總局發布《關于實施“微短劇+”行動計劃 賦能千行百業的通知》,深入實施“跟著微短劇去旅行”“跟著微短劇來學法”“跟著微短劇學經典”“跟著微短劇來科普”“微短劇里看品牌”以及“微短劇里看非遺”六大創作計劃。
這些計劃將釋放微短劇賦能千行百業的巨大潛力,進一步豐富微短劇的題材類型和內容樣態。
“跟著微短劇來科普”創作計劃,將推動微短劇融入科普知識和科學精神,在全社會掀起崇尚科學、追求創新的熱潮;“跟著微短劇學經典”創作計劃,將推動微短劇與中華經典古籍、名著名篇等傳統文化相融合,用新表達、新手法、新技術融入新時代精神;“微短劇里看非遺”創作計劃,將賦予微短劇以非遺特色,增強其文化內涵,讓非遺通過新技術、新場景、新形式煥發新生機,促進其活態傳承。
在此基礎上,總局通過開展“網絡視聽節目精品創作傳播工程”,優秀網絡視聽作品季度、年度推優等活動,鼓勵更多主旋律、正能量的網絡視聽節目脫穎而出,在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持續傳遞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
微短劇之所以得到快速發展,一方面是觀劇需求發生了變化,觀眾的不同需求為微短劇創作提供了更多的創作機遇;另一方面是總局采取更多扶持政策和舉措,引導網絡視聽創作根植于現實生活,創作出更多凸顯人文精神、培根鑄魂的優秀網絡視聽文藝精品。
網絡視聽作為新興文藝形式,同樣承擔著價值引領功能,總局本著繁榮發展和規范管理并舉的理念,管扶并舉推動更多網絡視聽精品涌現,從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內容審美需求,推動網絡視聽產業迸發出強勁的發展動能和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