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柏青時不時就“消失”,到底是在搞什么鬼?
他真的不怕被觀眾遺忘嗎?
01
前兩天,辛柏青主演的電影《大風殺》官宣定檔五一。
這次,他打破以往正派形象,挑戰反派角色。
從預告來看,他在片中的狀態堪稱“瘋魔”,那毛骨悚然的笑容,讓人不寒而栗,完全顛覆了大家對他的固有印象。
辛柏青和流量明星截然不同,他全憑硬核演技立足演藝圈。
他拒絕綜藝,不炒緋聞,社交賬號常年“安靜”,像個僵尸號。
可一旦回歸熒幕,觀眾便會驚嘆:他怎么還沒拿影帝?
就因為有這過硬的本事,所以即便時常“消失”,也不乏各路導演邀他合作。
比如在《人世間》里,他飾演的周秉義深入人心。
在話劇圈,辛柏青同樣成績斐然。
他主演的話劇《蘇堤春曉》火爆異常,一票難求,每次開票瞬間售罄。
他將蘇軾的狂放與孤獨演繹得淋漓盡致,帶觀眾穿越回宋代,感受其中的藝術魅力與文化內涵,仿佛身臨其境。
這不僅源于他精湛的演技,更在于他對角色的深度理解與詮釋。
辛柏青對演藝事業的專注與執著,真的值得當下很多演員學習。
02
辛柏青的人生開篇,本來是奔著運動員方向。
少年的他,在操場上奮力狂跑,滿心憧憬成為跳高冠軍。
可殘酷現實擺在眼前,身高僅一米七五,因為硬件不足被教練勸退,夢想的火苗瞬間熄滅。
這打擊對他來說非常大,但他并沒有一蹶不振,而是轉身尋找新方向。
之后,辛柏青參加了職高考試,可心里清楚這并非自己的志之所向。
命運轉折悄然降臨,得知能報考中戲,他拼盡全力,最后擦邊考進中戲。
剛入學時,甚至被視為差生。
但他憋著一股勁,在中戲默默沉淀。
從中戲差生一路逆襲成為國家話劇院臺柱,辛柏青用了整整十年。
話劇《狂飆》成了他的高光時刻,舞臺上,他嘶吼時脖頸暴起的青筋,溫柔時眼底閃爍的微光。
每個細節都拿捏精準,仿佛連呼吸都融入了角色,讓人不得不驚嘆他的演技。
在話劇領域大放異彩后,辛柏青在影視方面也絲毫不遜色。
話劇讓他演技更上一層樓,而真正讓他破圈走紅的,當屬《人世間》里的周秉義。
這個角色跨度極大,從青年到暮年,辛柏青憑借“微表情控制”完成華麗蛻變。
青年時,眼中閃爍理想之火,滿是朝氣;中年歷經滄桑,盡顯疲憊與隱忍;步入老年,那釋然的微笑飽含人生的豁達。
看他演戲,完全忘了他是辛柏青,只記住了周秉義。
這才是“劇拋臉”的最高境界,完全沉浸角色,讓觀眾忽略演員本人。
對待事業非常專注的他,對待愛情同樣專注。
03
辛柏青與妻子朱媛媛的愛情,始于大學時光。
那是一段青澀又美好的開端。
校園戀愛本就充滿變數,可他們硬是躲過了“畢業即分手”的魔咒,開啟了長達 14 年的戀愛長跑,最終修成正果。
雖然兩人因為覺得麻煩連結婚照都沒拍,但是卻堅定地步入婚姻殿堂。
而且絲毫不影響他們婚后的幸福甜蜜,著實令人羨慕。
他們的愛情堪稱無人能敵。
在傳統觀念里,經常見到女性為家庭犧牲事業,而辛柏青卻打破常規。
當年,《潛伏》導演看中他們夫妻,點名讓辛柏青出演余則成,朱媛媛飾演翠平。
這無疑是個一夜爆紅的絕佳機會。
可這個時候的朱媛媛已經懷孕,辛柏青毫不猶豫,毅然決然地拒絕了導演的邀約。
其實,劇組完全可以只替換掉女演員,可辛柏青根本沒考慮這個選項,直接推掉了整部戲。
要知道,后來孫紅雷憑借余則成一角成功封神。
換作旁人,或許會為錯失這樣的良機懊悔不已。
但辛柏青卻坦然處之,在他心中,家庭遠比事業重要,需要傾注更多心血。
辛柏青這一選擇,充分說明他是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男人。
在名利誘惑面前,他堅守家庭,沒有被外界的繁華迷了眼。
他用行動詮釋了真正的愛情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在關鍵時刻,能將家庭放在首位。
這樣有擔當的男人根本不怕突然“消失”帶來的影響。
04
辛柏青時不時在影視圈 “消失”,其實是全身心投入到話劇事業中去了。
在影視圈,他產出作品的頻率不算高,一年能有一兩個角色露面就算不錯。
但在話劇界,他堪稱 “戲瘋子”。
就拿排練《青蛇》來說。
為了精準拿捏法海禁欲與欲望間那微妙的臨界點,他把自己獨自關在排練廳整整三天,全身心沉浸角色。
演《哈姆雷特》時,他更是下足功夫深入研究文藝復興史料。
細致到連指甲長度都力求契合那個時代。
他這種創作節奏,與娛樂圈里那些流量明星截然不同。
有些流量明星一年能推出好幾部作品,角色一個接一個。
可質量卻參差不齊,給觀眾一種“走馬觀花”的感覺。
上一部劇的角色名還沒記住,新劇又登場了。
而辛柏青堅信這種只重數量不重質量的做法難以長久。
他從不追求作品的數量,一心只求品質,每一個角色都精心雕琢。
像《人世間》里的周秉義,正直、堅韌又不失溫情,被他演繹得入木三分;
《妖貓傳》中的李白,狂放不羈、才情四溢,也被他刻畫得淋漓盡致。
這些都是他打造精品角色的有力證明。
當其他藝人忙著直播帶貨撈金時,辛柏青卻在排練廳里,為一句臺詞的語氣反復琢磨、細細打磨。
當一些小鮮肉拍戲用替身、搞摳圖糊弄觀眾時,他卻在舞臺上意外摔斷肋骨,仍堅持完成謝幕。
他有不討好的勇氣,因為他只需要忠于角色。
有人質疑他頻繁消失,難道不怕被觀眾遺忘?
其實,他的答案早已寫在作品里。
別的演員就算演十部作品,可能都難以有一個出圈角色。
而辛柏青的每一部作品,都經得起觀眾反復品味、琢磨。
他每次“消失”都是在默默積蓄能量,待回歸時,必定帶著重磅作品。
給觀眾帶來的不是審美疲勞,而是久別重逢的驚喜。
看來陳道明說的那句“真正的演員并不需要流量加持”真說的沒錯。
這就是他在娛樂圈立足的底氣,也是他作為演員的獨特魅力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