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廣昆高速肇慶段東行,臨近金利高速出口處,一排七八層高、橙色外墻的建筑整齊矗立,猶如列隊嚴整的兵團,分外醒目。
升級后的肇星電鍍園。記者 林琳 攝
這是謀劃已久的肇慶市高要區(肇星)電鍍升級產業園(以下簡稱“肇星電鍍園”),它肩負著引領金利鎮五金產業邁向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任,是金利鎮五金產業綠色轉型的關鍵驅動力。近日,記者探訪了該園區,一睹其風采。
走進肇星電鍍園,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棟七八層高的超高標準環保電鍍廠房,以及寬闊通暢的雙向六車道和門口主干八車道,眾多企業正在加快進駐,忙著安裝全新的生產設備。
金利鎮,作為肇慶市五金產業的聚集地,擁有超過8000家五金制造企業,是名副其實的五金產業重鎮。五金電鍍是一種將金屬離子沉積在基材表面的技術,主要應用于五金制品的表面處理。五金電鍍可以提高五金制品的耐腐蝕性、耐磨性、導電性和美觀度等。
“金利五金在過去四十多年來能得到長足發展,離不開高度集聚的電鍍企業,這里是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廣州、佛山、東莞等地的五金產業鏈的重要節點。”金利高新區有關負責人介紹,電鍍作為五金產業的基礎工藝之一,其穩定性和質量直接影響到下游多個行業的生產,在五金產業鏈的地位舉足輕重。
“然而,金利原來的電鍍園區配套已難以適應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一位金屬表面處理廠家的負責人對記者說。隨著傳統產業的快速發展,電鍍行業的生產標準及要求日趨嚴格,這限制了金利五金制造企業進一步發展。再者,2022年,生態環境部發文規定廣東等6省的專業電鍍企業要在2025年底達到75%的入園率。
綠色轉型迫在眉睫。肇慶市委、市政府和高要區委、區政府決定在高要區肇星電鍍園原有基礎上進行整體電鍍產業升級和技術改造,以打造國家級五金產業集群和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為目標,全力推進電鍍產業的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
升級后的園區總占地面積達385畝,每棟廠房單層建筑面積從1117至2888平方米不等,首層層高均達7.1米,為企業提供了充足的生產空間。目前,園內建成了總建筑面積72萬平方米的電鍍廠房以及79萬平方米的五金制造標準廠房。達標達產后,預計可創造47000多個就業崗位,年創稅3.1億元人民幣。
更重要的是,“園區內的所有電鍍企業均享有50年產權,確保了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肇星電鍍園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環保方面,肇星電鍍園更是下足了功夫。新盛肇星污水處理廠是園區核心項目,投資5.15億元,每日可處理電鍍污水24000立方米,并且在技術上突破創新,實現園區電鍍廢水的高標準排放。
記者在園區看到,每棟廠房均配套有污水收集池,且全部采用架空設計,避免與土壤直接接觸。園區污水收集管網更是精細化管理,根據污水特性分為7個類型分類排放,確保了不同性質的污水都能得到科學有效的處理,極大降低了對周邊環境的污染風險。
此外,產業園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產業園已加入高要應急協會,聘用了三位應急管理領域的資深專家,為產業園每天的安全生產工作制定全套規則,同時成立了自有的消防隊伍,“我們意識到,只有將問題前置,才能最大限度保障園區的安全運營。”
“金利五金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要金色,也要綠色!”金利高新區有關負責人表示,肇星電鍍園區產業升級作為該區西圍涌生態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小、散、亂、污集中入園,污染物集中處置,達標排放,以生態治理為契機,產業升級為抓手,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加快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對區域內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根本改善,增進民生福祉,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來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林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