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漣水民生實事出爐
涉及到教育發展、醫療健康、宜居環境、交通出行
漣水,這次真的拼了!
我們將見證大漣水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些變化將體現在方方面面
據了解
今年實事項目共有十大項
趕快跟著小編一起來劃重點
2025年
都有哪些大家關心的項目將要落實
一、教育惠民
1、保障校園安全
1.基礎設施改造。淮浦學校、鄭梁梅中學、實驗中學等 17 所學校改造外墻、內墻、屋面防水、門窗、墻裙和衛生間等。
2.技防設施升級。(1)實驗中學等60所學校建立可實現重點部位人臉識別、報警全覆蓋的校園智腦,建設智慧校園融合平臺,保障校園安全;(2)升級改造漣水中學校園監控。
3.防衛裝備添置。更新升級安東學校等40所學校門前安全防控設施,安裝升降柱、添置防攀爬設施、安保器材8件。
4.周邊環境治理。(1)鄭梁梅高中清楓路校區改造機動車停車場約1150平方米、非機動車停車場約1650平方米及相關配套建設;(2)第一中學改造機動車停車場約4500平方米;(3)漣水中學改造機動車停車場約2600平方米,配套建設充電樁、路燈等設施。
5.人車分流改造。淮文學校新建南校門,配套建設門衛室、人車分流通道和停車場等。
2、提升教育品牌
1.“漣校連家”關愛工程。進一步改善時碼學校辦學條件,五港中學、唐集學校、紅窯學校更換學生床770張,唐集學校配備餐桌100張。
2.“漣享學”助學工程。升級改造部分義務教育學校錄播室智能化設施。
3.新增新星幼兒園普惠托育機構1個,新增普惠托位40個。
3、改善辦學條件
1.學習條件改善。(1)為漣水中學、鄭梁梅高中等7所學校更換教室護眼燈;(2)為安東學校、向陽小學、高溝小學等學校更換課桌凳9000套;(3)為紅日小學、南門小學配備教室書柜27間。
2.裝備水平提升。(1)為向陽小學、紅窯學校等學校更換智慧黑板150臺;(2)為鄭梁梅小學、實驗小學等5所學校添置計算機教室5間;(3)為實驗、軍民等幼兒園配備飲水設備80臺。
3.設施升級改造。(1)為安東學校、實驗中學改造運動場約35000平方米;(2)為實驗幼兒園改造活動場地約4600平方米;(3)為鄭梁梅中學、五港中學改造食堂,購置設施設備;(4)為成集學校、朱碼學校和徐集中學等6所學校改造學生浴室。
4.校車添置更新。三年更新校車91輛,2025年購買10輛。
4、豐富校園文化
1.時碼學校、紅日小學、唐集學校、漣西中學、淮浦學校、軍民小學、鄭梁梅中學、第四中學、漣水中學、鄭梁梅高中清楓路校區10所學校進行校園文化改造。
5、關心關愛師生
1.“漣心有光”關愛工程。加強心理教師隊伍建設。培訓心理健康教師100名,確保2年內取得資格證。
2.困境學生關愛。大力提升資助育人的力度、準度和溫度,實現資助政策全覆蓋。開展發展型資助活動,對特別困境學生進行資助。開設“愛心暑托班”,為孩子們提供豐富多樣的課程與活動,充實青少年的假期生活。
3.守護學生健康。為全縣中小學生進行體檢;為初一、高一學生進行結核菌篩查;為全縣初一年級適齡女生開展HPV疫苗免費接種。
4.提升課后服務質量。確保公辦義務教育學校100%開展課后服務、100%滿足有需求的學生。
二、醫療健康
6、開展公益性應急救護培訓
1.在全縣學校、企業、機關、社區開展救護培訓,其中初級救護員1000人次以上,普及培訓1.9萬人次以上,合計2萬人次以上。
7、提高公立醫療機構服務能力
1.提檔升級婦幼保健院信息系統,購置醫療設施設備,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2.為完善全縣一體化急救體系,為救護車配備可以接入系統的車載急救設備(心電監護儀、除顫儀、呼吸機、加壓輸液裝置、氣道管理系統、車載臺等設備)和自動心肺復蘇機,更新救護車2輛。
3.在省級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新建3個功能中心(高溝口腔中心、五港體檢中心、接分診中心)。
8、護佑婦女兒童健康
1.完成2萬名適齡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簡稱“兩癌”)檢查。實現孕婦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愿篩盡篩全覆蓋。
三、就業創業
9、促進群眾就業創業
1.新建朱碼街道振豐村標準化“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兜底幫助困難群體就業150人;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500人次;組織在淮大中專院校學生在淮實習600人,組織420名離校2年未就業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離畢業時間不足3個月(見習期為6個月的可向前延伸到離畢業時間不足6個月)尚未落實工作單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學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到崗見習。
2.為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落實社會保險補貼政策約4000人次。
3.開展“法潤兵心、關愛暖戎”系列活動,開展“護戎江淮”法律講座,送法進基層、進軍營、進課堂,開展退役士兵適應性培訓及優撫對象醫療巡診活動。
10、培育高素質職業農民
1.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2800人次。
四、宜居環境
11、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1.創成宜居宜業和美鄉村5個。
12、完善老舊小區基礎設施建設
1.整治城區背街小巷。改造完善北門社區華茂巷、光明巷2個背街小巷路面排水管道,整治飛線,墻面出新等。
2.實施臨淮門古街、淮浦小區、圣特機關宿舍樓、老漣中宿舍區(南區)、今世緣商城、桃李園小區等6個小區改造,改造面積19.68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為:樓體外立面出新,雨污水管道等基礎設施整治,充電樁、路燈、監控和停車位等配套功能完善。
13、提升改造城區排澇泵站
1.對城區部分老舊排澇泵站(排澇一站、五島湖排水閘、城北泵站、東大坳排水口)水泵進行更換、出水口改造等。
五、交通出行
14、建設農村公路驛站
1.在原有養護工區基礎上進行改造(東胡集鎮X151大朱線K16處),增設停車位、休息室,衛生間、茶水爐、物流等服務功能。
15、保障實施道路 出行安全
1.龍騰大道、緣分大道共有鈉燈728盞,實施LED路燈改造優化照明光源,節能減排,降低路燈運行成本、維護成本;235省道(淮浦路向東至安東北路),346省道(安東北路向東至327省道),全長8.6千米,沿線兩側架設桿高13米的路燈,約430桿,新架設路燈變壓器4臺;S503(迎賓大道-漣古路)本段全長約3.3千米,沿線兩側架設桿高13米的路燈,約210桿,新架設路燈變壓器2臺。
2.改造農橋6座,主要涉及唐集周程橋、高溝鎮伏張橋、高溝鎮九里村橋、唐集鎮月塔引河橋、高溝鎮圩苗線楊盧莊涵洞、高溝鎮新農村涵洞。
3.實施約20公里農村公路生命防護工程(包含大朱線、陳蔣線、西保線等)。
4.對漣新線部分病害嚴重路段進行維修,總里程約3公里;對國緣大道實施亮化工程。
六、文化體育
16、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1.送戲下鄉52場。
17、推動全民健身
1.開展乒乓球、羽毛球、廣場舞、大運河自行車賽等全民健身品牌賽事(培訓)20場;開展廣場舞、太極拳等項目進鄉鎮培訓,培訓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00名。
2.更新健身路徑20套;新建體育公園1個(炎黃大道);新建健身步道6公里。
七、公共安全
18、建設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基地
1.建設集教育、培訓、展示和體驗功能于一體的全縣企業員工消防安全培訓基地,由消防火災警示區、消防知識學習區、消防安全體驗區、模擬火場逃生體驗區等4大主題+13個體驗項目組成。
19、推行住宅電梯“保險+服務”新模式
1.(1)引入保險機構安排專業技術團隊參與電梯管理;
(2)維保單位在保險機構電梯管理團隊的監督下開展維護保養工作,對發現的問題隱患及時整改,無法及時整改的問題隱患,由保險機構反饋給市場監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進行協調督辦;
(3)保險機構為電梯加裝物聯網設施,與物業、維保單位共享電梯大數據管理平臺,立足事前預防、事中掌控、事后理賠全過程管理,實現運維全流程可視化管理。
八、社會保障
20、提供法律援助
1.村(社區)法律援助聯絡點覆蓋率達到95%以上。
21、關心關懷困境兒童
1.建設75間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夢想小屋”。
2.依托縣未保中心和未保站,為未成年人提供臨時監護、生活照料等救助服務,開展困境兒童、留守兒童、流動兒童課業輔導、興趣培養等關愛活動400場次;開展困境兒童、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活動200人次;開展未成年人家庭健康教育360 人次。
22、關愛保障特殊人群
1.開展0-6歲兒童孤獨癥篩查干預工作,對0-16周歲符合救助條件的孤獨癥人群進行應康盡康;在漣城街道建設規范化孤獨癥類定點康復機構、縣級大齡孤獨癥就業照護服務點、縣級孤獨癥全程支持服務中心。
2.按照《漣水縣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政府救助保險合作協議》履行情況,續簽精神障礙患者政府救助保險“漣心保”項目,確保精神病人在日常生活、治療中導致第三方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以及在救治過程中產生的各類費用,在無法找到責任人或者無力賠償的情況下,由人保財險公司根據相關條款進行賠付。
3.依托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點,為 60名精神障礙患者提供社區康復服務,促進精神障礙患者回歸和融入社會,減輕患者、家庭及社會負擔,增強精神障礙患者及家庭獲得感、幸福感。
4.向6700戶農村低保戶收看有線電視給予收視維護費補貼。
5.對60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實施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提升。
6.對全縣范圍內收住特困供養政策保障人員的農村特困供養服務中心給予每人每月100元水電氣補貼運營補貼(目前全縣集中供養人員693人)。
7.持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和殘疾人托養照護服務體系,全年托養服務2000人;加強資源整合,利用基層養老服務機構、衛生服務中心、村(社區)服務中心、教育機構和公立醫院,打造2個融合發展項目,推動助殘、養老、醫療、教育、就業等助殘服務融合發展。
23、成立社會救助中心
1.探索成立漣水縣社會救助中心,整合各類資源,制定救助服務清單,統籌使用各項救助經費,建立一體化救助平臺,健全縣、鎮、村三級聯動救助機制,為困難群眾提供政策咨詢、業務辦理、宣傳教育、精神關愛等服務,實現困難群眾救助及時、精準、有效。
九、生態保護
24、養護河道涵閘
1.對全縣100余座涵閘及省級縣級骨干河道堤防進行維修養護。
2.實施黃河故道險工段護岸工程,險工防護、新建堤頂管護道路等。
3.公興河梯級閘原址拆除重建,建筑面積約2500平方米;杰勛河梯級閘加固翼墻,修復消能設施,增設安全檢測設施等,建筑面積約2800平方米。
25、改造提升農村戶廁
1.年內改造提升農村戶廁5080座,其中新建改造3862座,達標提升1218座。
十、養老服務
26、優化全縣養老服務
1.(1)改造提升缺口村、大東居委會、五港居委會等10家互助養老睦鄰點;探索建立農村互助養老機制。以行政村為單位,編制基本養老服務指導性目錄清單。發揮村兩委職能,準確掌握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實際需求,統籌用好養老服務設施,拓展服務半徑和服務種類,結合實際設置一批“銀齡志愿者”公益崗位,督促老年人親屬共同承擔,鼓勵市場力量參與,分類給予幫助支持,形成家庭鄰里、政府部門、市場及社會力量為老服務良好格局;
(2)對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具備生活自理能力的3類特困供養人員提供照料護理服務,照料護理標準分別提高至當地上年度最低工資標準的30%、15%、5%。
2.高溝鎮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新建兩棟三層養老用房、一幢三層綜合服務樓,總建筑面積10910平方米,設置養老床位276張;進行室內外裝修,配備床、櫥柜等生活設施,開展院內附屬設施、環境綠化等配套工程建設。
27、保障困難老人養老
1.為低保對象中60周歲及以上的重度失能完全失能的老年人、低保對象和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中80周歲及以上的高齡老年人等提供居家上門服務。
未來,漣水將發展得越來越好
經濟實力不斷提高
生活環境更加宜居
交通出行四通八達
生活越來越有保障
文化、教育、醫療工程越來越多
也祝愿所有漣水人越過越好!
來源:漣水網
關注淮安拆遷、老舊小區改造,給個關注喲~
1
2
3
4
5
6
小編是生產隊的驢
停不了,歇不得
心疼小編就點點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