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距離協議簽署的時間只剩下幾天,李嘉誠家族卻依然保持沉默,一如既往地按部就班。
盡管官方和各界媒體早已多次發出明確信號,警告這一港口交易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但李嘉誠控制的長江和記集團依舊沒有做出任何調整。
美方媒體更是毫不遮掩地披露,該交易仍在推進中,協議有望按原計劃在4月2日前完成。
就在這一場高度敏感的資本博弈面前,李嘉誠家族的執念,正在將一樁商業交易演變為一個地緣政治事件的導火索。
按部就班
這筆交易之所以引發廣泛關注,根本原因在于它所涉及的不僅僅是港口資產本身的買賣。
長和集團此次擬出售的是全球范圍內多達43個港口的管理權,其中包括了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港和克里斯托瓦爾港。
這兩個港口不僅承擔了全球約6%的海運吞吐,更是中國商船通行的重要節點。
數據顯示,中國是巴拿馬運河第二大用戶,占比超過兩成,而這條水道又是中美之間貿易往來的必經之路。
在當前中美博弈不斷升級的背景下,港口控制權的轉移就不再只是企業層面的布局調整,而是有可能被美國作為戰略籌碼,用于制衡中國的全球供應鏈。
按理說,企業賣資產無可厚非,在商言商是常見說法。
可問題恰恰出在“在商言商”這四個字已經難以自圓其說。
從交易價格到過程安排,李嘉誠的做法都透露出詭異的急迫感。
據公開資料,長和方面并未對外公開招標,而是迅速鎖定了美國貝萊德集團為交易對象。
據彭博社透露,中方國企等潛在競標方幾乎沒有談判空間,整個流程缺乏透明性。
而在收益方面,此次交易盡管賬面上看似獲得190多億美元,但換來的卻是長期利潤的犧牲。
據估算,長和集團在巴拿馬港口的特許經營期原本可以延續到2047年,如今提前二十多年“清倉甩賣”,相當于放棄了巨大的潛在收益。
此外,長和港口業務去年的利潤率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拋售核心資產,怎么看都不像是優化資產組合,更像是斷臂求生。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筆看似光鮮的交易其實已經帶來了巨大的負面效應。
就在出售計劃公布后短短十幾天內,長和系企業的市值整體蒸發超過700億港元,投資者信心大幅動搖。
港股上的長實集團、長江基建等關聯公司股價接連下挫,仿佛市場已經用腳投票,表達了對李嘉誠決策的不信任。
如果他真是為了所謂的“股東利益最大化”,又怎會在面對股價暴跌、市盈率和市凈率雙雙探底的情況下,仍執意推進交易?
要跑路?
從這些跡象來看,這樁交易背后的目的或許根本就不是資本收益,而是政治上的站隊表態。
事實上,李嘉誠“去中國化”的資本路線早已不是秘密。
近年來,長和集團80%的資產早已轉移至歐美,內地和香港業務比重不斷萎縮。
從2013年開始,李嘉誠家族陸續拋售了超過4000億港元的中國資產,將資金投入英國能源、電信、天然氣網絡等領域。
在企業架構上,通過開曼群島注冊,倫敦二次上市,香港運營,長和形成了一個規避中國監管的“離岸三角結構”。
李嘉誠本人和家族成員則早已是加拿大籍,其子女接受西方教育,資本思維與中國已然漸行漸遠。
從這個角度看,這次出售港口,是其長期路線中的關鍵一環,是李家資本版圖“徹底脫鉤”的信號。
正因如此,中國方面的態度也逐步轉向強硬。
最初,港澳辦與港媒還希望通過勸誡喚醒李嘉誠的“國家認同”。但隨著交易進程持續推進,各方聲音也迅速升級。
《大公報》在短短一周內連續刊發多篇評論文章,從《莫天真,勿糊涂》到《停止交割》,措辭愈發嚴厲。
前任港首梁振英更是直接怒批:“沒有祖國的商人就是沒爹媽的孩子。”現任港首李家超也警告稱,一切交易必須在法律框架下進行審查。
商務部下屬研究機構專家白明則一錘定音,用“在商不言商”五字定性這場交易,指其并未遵循正常市場邏輯,而是帶有強烈的政治目的。
中方顯然也在尋求多維度的應對策略。一方面是法律制衡路徑的鋪設,港區《國家安全法》、中國《反壟斷法》都有可能成為干預交易的抓手。
根據《反壟斷法》的相關條款,即便交易發生在境外,只要可能對中國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就具有執法干預的空間。
另一方面,是通過外交與資本杠桿進行牽制。近期中方高層會見了美國黑石集團董事長蘇世民,這位與特朗普關系密切的資本大佬此時訪華,顯然并非偶然。
若黑石能接受中方合作建議,不排除貝萊德的角色被悄然替代,從而打亂整個交易計劃。
還有一個信號耐人尋味:李嘉誠之子李澤楷悄然出現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期間,并出席了北京釣魚臺的相關活動。
這是否意味著李嘉誠家族內部在醞釀某種“回旋余地”?抑或是一種姿態上的妥協?至今尚無確切答案。
但如果他們繼續固守原有立場,無視中方施加的多重壓力,最終結果恐怕不僅是經濟上的全盤皆輸,更有可能失去中國市場長遠的信任與空間。
這場交易已經不僅僅是商業決定,它更是一次資本與國家意志的正面對撞。
李嘉誠曾被稱為“商業超人”,但在國家戰略與時代趨勢面前,即便是再強的資本巨人,也不得不正視來自社會、輿論乃至法律的回應。
在最后的倒計時中,是繼續前行,還是及時剎車,或許將決定他家族在中國市場的最終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