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表姐
近日,一段田震回國開演唱會的視頻沖上熱搜。
田震的回歸,讓多少歌迷們激動不已,臺下的觀眾大喊著她的名字,全場熱血沸騰。
但是,當燈光突然打在了田震臉上,全場瞬間陷入了寂靜,取而代之的是止不住的心疼。
曾經那個長發(fā)飄飄、叱咤樂壇的“鏗鏘玫瑰”,如今卻滿頭白發(fā),臉上滿是歲月的痕跡,曾經身材挺拔的她,此刻也略顯老態(tài)。
當她開口唱歌時,那熟悉的沙啞嗓音還在,可卻沒了從前的底氣。
整個人和記憶中中那個充滿力量感的形象判若兩人。
網(wǎng)友們紛紛感嘆:“她怎么變成了這樣?”
是啊,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59歲的田震也已經在悉尼度過了九個春秋。
自 2016 年定居澳洲富人區(qū)后,田震徹底告別了舞臺的鎂光燈。
她住在毗鄰悉尼歌劇院的豪華別墅里,庭院里種滿玫瑰,泳池倒映著藍天。
日常開著百萬豪車穿梭于城市與海灘之間,能開直升飛機游玩,也能蹲在街頭啃玉米棒,周身散發(fā)的松弛感,是娛樂圈少見的真實。
殊不知,這般愜意的生活,實則是用生命換來的饋贈。
早在 1998 年,田震就被確診為 “慢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這種血液病不僅讓她長期忍受疲勞與疼痛,更在 2007 年將她推向死亡邊緣。
那年她因感冒引發(fā)并發(fā)癥,血小板驟降至危險值,醫(yī)生甚至下達了病危通知書。
在生死關頭,田震做出了兩個重要決定:退出歌壇、與相戀多年的男友張衛(wèi)寧分手。
她深知這種遺傳病可能剝奪她做母親的權利,更不愿成為愛人的負擔。
但張衛(wèi)寧卻對她一片真心,他說:“和你在一起,是為了你,不是為了孩子。”
2010 年,兩人終于攜手走進婚姻殿堂。
說起他們二人這段感情,雖然無兒無女,但卻是比血緣更珍貴的羈絆
田震曾說:“是張衛(wèi)寧成就了我。”
沒錯,沒有張衛(wèi)寧,就沒有如今的田震。
無論事業(yè)還是生活,張衛(wèi)寧都是改變田震一生的人。
為什么這么說?
這段跨越生死的感情,始于 1994 年的音樂合作。
作為知名制作人,張衛(wèi)寧為田震量身打造了《執(zhí)著》《鏗鏘玫瑰》等經典作品。
田震事業(yè)最輝煌的時候,有張衛(wèi)寧陪伴在左右。
田震事業(yè)陷入低谷期,他依然不離不棄,默默守護。
2001年,《中國流行歌曲榜》的頒獎禮上,田震因對主辦方把第一名給了票數(shù)排名第二的那英而感到不公,當場提出質疑,然后怒摔話筒后揚長而去。
也因這件事,讓她陷入輿論風波。
那時,是張衛(wèi)寧一直陪在她身邊,陪她度過那段糟心的日子。
2007年,當田震被疾病襲擊,面臨生死抉擇時,張衛(wèi)寧毅然放下事業(yè)陪她求醫(yī)問藥。
定居澳洲后,兩人生活看似平靜,實則也有許多煩惱。
那時,常年被病痛折磨的田震,因外貌變化陷入自卑,張衛(wèi)寧便帶著她游歷歐洲,用鏡頭記錄妻子每一道歲月的痕跡。
他們收養(yǎng)了三只流浪貓,把別墅變成了動物樂園。
在愛情的滋養(yǎng)下,田震眼中閃爍著光芒。
如今,田震突然回國開起了演唱會,外界眾說紛紜。
有人說田震沒錢花了,國內撈錢國外花。
也有人說,這才是真正的田震。
是啊,在虛假盛行的娛樂圈,能以最真實的狀態(tài)示人,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呢。
而田震,她從始至終都活得很真實。
就像她曾經所說的那樣,“自己從來沒有正式踏進過‘圈’”。
她總有一種與這個娛樂圈顯得格格不入的感覺。
她曾為捍衛(wèi)藝術尊嚴怒摔話筒,也曾為守護愛情拒絕婚姻;
她經歷過巔峰的榮耀,也品嘗過死亡的恐懼。
她可以是舞臺上最耀眼的星,也可以是蹲在馬路邊上啃玉米的普通路人。
如今,當她重新站上舞臺時,更是用滿頭白發(fā)書寫著對生命的通透。
站在人生的第六十個年頭,田震的選擇或許讓許多人不解,但正如她在復出演唱會上所說:“我從未離開過音樂,只是換了一種方式歌唱。”
當我們?yōu)樗纳n老唏噓時,或許更應看到,這位 “歌壇女俠” 正用最本真的姿態(tài),演繹著比歌詞更動人的生命樂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