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專家:江孫芳,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在體檢報告中,“鈣化”是一個頻繁出現的術語。肺部鈣化、乳腺鈣化、甲狀腺鈣化……各種類型鈣化到底嚴不嚴重?實際上,報告上的一些“鈣化”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危險信號”。
器官鈣化有2種原因
1. 生理性鈣化
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鈣化現象。在人體內,正常組織發生鈣鹽沉積,這一過程對機體發育以及維持正常生理過程至關重要,比如在牙齒和骨骼的發育階段,就離不開生理性鈣化。
2. 病理性鈣化
是由于組織損傷、炎癥刺激、鈣磷代謝紊亂、老化等原因導致鈣鹽慢慢沉積在組織或器官內產生的,例如肺炎、肺結核等愈合后留下的瘢痕,膽囊、泌尿系統中由碳酸鈣和膽固醇構成的結石等都是典型的病理性鈣化。
健康時報資料圖
哪些鈣化需要引起重視?
1. 肺部鈣化
很多時候肺鈣化灶只是肺部炎癥愈合后留下的小標記,就像皮膚上的舊疤一樣。工作生活中經常接觸石棉、煤煙塵等也易形成肺鈣化灶,嚴重者甚至出現塵肺病。
CT檢查中發現的鈣化性結節通常是良性的,結節中可以見到彌漫性鈣化、中心鈣化、層狀鈣化或者爆米花樣鈣化,定期復查就可以。
相較于鈣化性結節,更需要關注的是非鈣化性結節,需要根據結節的大小、結節的密度(實性、部分實性或非實性)制定后續的隨訪或治療計劃。
2. 乳腺鈣化
乳腺鈣化可能由衰老引起的腺體萎縮、良性增生性病變、創傷性脂肪壞死、惡性腫瘤等多種因素導致。典型的良性鈣化呈現粗棒樣、圓形或環形,可疑鈣化通常呈段樣、集群樣分布或細線樣分支狀。
評估時,需要結合腫塊的形態、周圍組織結構等因素綜合判斷,這便是超聲或鉬靶檢查報告中常見的BI-RADS分類。
BI-RADS 0類,指的是超聲檢查無法全面評估病變,需要進一步做影像學檢查。BI-RADS 1-3類一般為良性,定期復查即可。而4類屬于可疑惡性,5類高度可疑惡性,建議進行活檢以明確診斷。
3. 甲狀腺鈣化
甲狀腺的良性和惡性病變都可能引發鈣化。甲狀腺鈣化可分為微小鈣化、粗大鈣化和邊緣鈣化這3類,其中微小鈣化幾乎堪稱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警示燈”。
臨床中,可以借助超聲,對甲狀腺結節的大小、是否存在鈣化、形狀等多方面特征進行綜合判斷。
和乳腺檢查類似,甲狀腺結節也可以通過TI-RADS分類來反映其良惡性程度,醫生依據這個分類結果,進而決定后續的隨訪及處理方式。
健康時報資料圖 王楠攝
4. 前列腺鈣化
前列腺鈣化可能是由于前列腺炎癥或前列腺增生導致前列腺分泌物阻塞引起的。大多數前列腺鈣化是沒有癥狀的,與慢性前列腺炎相關的前列腺鈣化可能伴有慢性盆腔疼痛。
若沒有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等癥狀無需采取特殊治療,只需定期隨訪前列腺超聲就可以。
5. 肝臟鈣化
肝臟鈣化最常見的原因是炎癥,多由感染和寄生蟲引起,此外肝血管瘤、肝細胞癌等良惡性腫瘤也會導致鈣化。
肝臟鈣化大部分是良性的,醫生會依據鈣化的形態、位置、數量以及其他臨床資料等綜合評估,定期復查即可。
6. 冠脈鈣化
冠脈鈣化的程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重,它會致使血管壁硬化,進而影響冠狀動脈的血流。脂質代謝異常、糖尿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慢性腎病、高鈣血癥等,都是導致冠脈鈣化的因素。
臨床上,可通過冠脈CT血管造影、冠脈造影等手段,來評估冠脈是否存在狹窄的情況。一旦發現冠脈鈣化,患者需要積極治療基礎疾病,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并定期到健康管理門診進行隨訪。
體檢中發現鈣化是很常見的現象,遇到也不用如臨大敵。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焦慮、規律作息、適當運動,飲食上要注意少油、少鹽、少糖,多食用新鮮的蔬果,戒煙限酒。
記得要定期進行體檢,做到早預防、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有什么問題及時就診。
精選
文章
本文來自:2025-02-14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警惕,體檢單上的“鈣化”是身體發出的“危險信號燈”?!》,部分內容有刪減,版權歸原作者。
編輯:王真
審稿:魯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