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28日,彭博社報道稱,歐盟計劃對川普政府做出讓步,以確保部分解除已經開始影響歐盟出口的美國關稅。
3月12日,美國宣布對所有進口鋼鋁產品征收25%關稅正式生效,歐盟當天宣布對等反制措施,包括對價值260億歐元(約合283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征收關稅進行反制,兩周后的3月26日,川普政府宣布對所有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自4月3日起執行。
另外,川普威脅,如果歐盟不取消對美國威士忌產品征收50%關稅,美方將很快對來自法國和其他歐盟國家的所有葡萄酒、香檳等酒類產品征收200%的關稅。
歐盟之所以低頭如此之快,當然是德國,因為作為歐洲最大的汽車出口國,僅此一項就每年就關系到高達200億歐元的出口額,而德國是維持歐盟運作的基石,其在歐盟的地位,就像美國維持北約一樣。
這意味著,歐盟要以牙還牙的報復,明顯后勁不足了。這也給那些讓那些只要不惜一戰,就會讓川普認慫低頭的說法被打臉。至于歐盟為啥撐不住,除了德國汽車的原因,還有就是美國是最大的消費者,有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而美國這張牌,可能比美國保護歐洲的安全的牌要重要的多。
此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稱,在印度和美國正在談判的貿易協議的第一階段,莫迪政府愿意削減超過一半的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即價值23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豁免,這些商品目前被征收5%至30%的關稅,旨在減輕川普將于4月2日生效的全球對等關稅的影響。這將是多年來最大的關稅豁免。
莫迪作為川普2月份會晤的為數不多的外國領導人,看起來已經和川普在貿易問題上達成了共識,雙方互相給心照不宣的面子,而美印貿易額雖然不多,但未來潛力巨大,上個川普任期試圖將印度打造成另一個世界工廠的效應,莫迪自然要投桃報李。
27日,加拿大新理馬克·卡尼表示:“與美國的傳統關系已經結束”,“美國不再是值得信賴的伙伴,無法回到從前。”當然,對川普政府的關稅威脅,卡尼也威脅要以牙還牙,和歐盟一樣的鋼,卡尼上任后還首先訪問英法歐洲表達以后親歐遠美,以給川普顏色看。
卡尼這說法,是對川普宣布對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的回應。卡尼這話看起來是威脅,但說的是事實,事實就是現在的美國不是以往的美國,而加拿大每年是靠著數千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維持,此前小土豆總理在和川普的會晤中,稱離開這些順差,加拿大就無法維持,川普隨即說那只好讓加拿大變成美國州,這是51州的由來。不過,對加拿大,川普只是稱以經濟手段變成美國州,倒沒有對格陵蘭巴拿馬運河那樣不排除軍事手段。
當然,對這位加拿大新總理,川普似乎要比對小土豆尊重的多,不再以州長相稱,這原因雖然都是自由黨,但畢竟不是一個人,當然,卡尼和川普也進行了通話,沒有把話說死。川普也聲稱在加拿大大選后訪問該國。
說到底,關稅這個問題極為復雜,美國長期的低關稅對高關稅的形成原因本身就是反向補貼盟友,冷戰后更是擴大范圍,輸出美元購買力,維持全球化,但現在地主家沒有余糧了,這種方式維持不下去了,所以才出來了川普,這和什么價值觀無關。
早在里跟時代,走訪汽車摩托車企業就收到反饋,不是美國的汽車摩托車比不上日本, 而是互相的關稅不對等導致其出口能力不強。實際上,美國汽車產業在里跟時代就因為關稅問題,無法和日本競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