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繼三大戰役后,我軍再一次對國民黨發起大規模戰役行動。戰場戰火猛烈,在不間斷的炮火掩護下,三野七兵團21軍根據組織命令,參與到這場大規模戰役中。
作為先頭部隊,21軍上下被委以重任。
戰場上一環又一環,解放軍每一步都需要走得謹慎。這不,戰斗期間,隨著一通電話打來,打破了21軍軍部的寧靜。
電話那頭的“師長”著急忙慌地說:“炮打歪了,下一步應該如何做?”按理說,這時炮兵部隊已經出現失誤,應該盡快停止射擊,只是21軍軍長滕海清卻回復道:“繼續打,打歪了也要打。”
滕海清為何這么做?這中間發生了什么?
1949年,老蔣顯然已經節節敗退,但他依舊不放棄停戰,甚至還要做最后的掙扎。
這時解放軍一鼓作氣,在毛主席等人的共同決定下,決定強渡長江。要知道這條戰線很長,可一旦強渡成功,國民黨的長江防線必然被徹底摧毀,那么老蔣還有什么掙扎可言呢。
雖說強渡的方向是好的,但在此之中何嘗不是困難重重。而且一旦大規模戰役展開,雖然能讓國民黨部隊損失慘重,但我軍同樣也面臨著巨大的傷亡。
首先我軍兵力上確實占據優勢,但兵力屬性上,我軍戰士多北方人,要說是陸地上的戰役,他們肯定信心滿滿,但要說是水上的作戰,可就讓很多人犯難了,畢竟很多戰士并不通水性。
再加上沒有充足的作戰經驗,戰士們的信心難免受到影響。
不過無論是我軍將領,還是戰士與戰士們之間,他們互相鼓勁,而且大多都是從革命時期走來的將士們,這時他們也將會迎難而上,排除萬難。
當然我軍也準備充足,像救生圈、軟木、軍鞋等必備的作戰物資,他們也采購了不少,自然是想起到積極配合作戰的作用。
而后組織上做出行動部署,隨著炮兵、工兵等的默契配合,這場渡江作戰終將猛烈地打響。
三野各部隊在炮兵的掩護下,搭載木帆船等渡江工具展開作戰,不久他們便迅速將國民黨的長江防線突破。
然而這只是剛剛開始,隨著戰事不斷發展,我軍各部隊將繼續向前推進,將敵軍進行殲滅。
來到戰役第二階段,三野做出巨大貢獻。
其與二野默契配合,主要為殲滅南逃的敵軍展開作戰任務。三野不辜負期望,先是將敵軍的退路切斷,讓他們退無可退,而隨后展開一場又一場的激戰是肯定的,我軍無一人退縮,敵軍終是被殲滅數萬人。
而此戰意義重大,敵軍遭受重創,那么我軍解放腳步也將加快,其中為解放浙贛鐵路沿線等便創造了條件。
三野戰績突出,后來到第三階段,其中最主要的無非就是上海戰役,三野作為主力部隊,一鼓作氣,靈活展開戰術,發起猛烈攻擊后,先是將外圍的敵軍進行殲滅處置,而后逐步推進。
等攻入之后,又將是一場場艱難的作戰,戰士們英勇奮戰,終是讓上海迎來了解放。
而國民黨勢力遍布,直到我軍將崇明島解放,這場大規模的渡江戰役就此宣告結束。
最后的勝利屬于解放軍,三野作為我軍第一主力部隊,其下各部隊自然取得不小戰果,并立下赫赫戰功。
我們開頭提到的三野七兵團21軍,也是渡江戰役中奮勇殺敵的一支英雄部隊。
戰斗一開始,敵軍的威脅便隨之而來,我軍各部隊展開應對之策,而滕海清軍長作為我軍一名作戰經驗豐富的將領,見狀沉著冷靜,哪怕是面對敵軍的火炮,也能迅速展開壓制。
他十分清楚,炮兵部隊該如何部署,敵軍雖然攻擊猛烈,但我軍同樣不落下風。雙方對抗激烈,等到敵軍弱下來,便是我軍的最佳機會,而后我軍加重進攻,進軍的腳步也便快了幾分。
不過誰都沒想到,敵軍也在這時開始炮擊,而且這次他們動用重武器裝備,等我軍發覺,敵人的軍艦讓我軍戰士畏懼不已。
我們說過我軍在水上作戰的經驗本就欠缺,這時更讓戰士們深感壓力重大。
戰士們雖然有些慌張,但滕海清這時不能亂了陣腳,畢竟戰場上的一舉一動還等著他的命令呢。滕海清將軍果然有了想法,他繼續冷靜應對,隨后安排一小分隊慢慢靠近敵軍的兵艦。
當然他們不是孤身行動,身上還帶著炸藥包,等到了合適的時機和地點,便是用其炸毀的時候。
果不其然,在全軍戰士們的共同努力下,炸藥包只是出現在敵軍的面前,他們便怕了。開始慌亂地逃跑,沒了此前的囂張氣勢,我軍戰士頓時信心滿滿。
計劃繼續進行,我軍戰士沖鋒陷陣、奮勇殺敵,接下來等著的就是登陸了。
然而敵軍的阻礙還沒有完,也就是我軍稍有不慎,戰場局勢便還有可能發生翻轉。
我軍眾將士,還有滕海清等我軍將領們繼續謹慎應對,盡可能地不給敵軍任何機會。這時電話鈴聲響起,一般來說自然是戰場上的情況匯報,由于局勢緊張,應該盡快將敵情說出,然后做出解決。
只是這次接通后,對方吞吞吐吐,有種不找到軍長誓不罷休的感覺。最后只能是應了他的愿,滕海清軍長接通了電話,當得知對方是63師師長,炮還打歪了的時候,滕海清便已經想到了回復。
毋庸置疑,那就是“繼續打”。
一般來說是要停止的,但接通電話后,滕海清便清楚對方不是吳華奪,而是敵軍。想要通過這一辦法,打亂我軍計劃,但還是被滕海清敏銳地察覺,那么最后的勝利總歸屬于我軍。
而吳華奪也是我軍重要將領,都是從革命時期走來的人物,他們怎會不熟悉。而敵軍的想法,多少有些異想天開了。
再者滕海清軍長一生身經百戰,紅軍時期參軍入伍,那時他便是我軍驍勇善戰的一員,經歷多場磨難,他的作戰經驗豐富,又怎能輕易中了敵軍的計。
而且早在紅軍時期,他就已經歷經重重困難。1931年的時候,紅軍部隊在麻城地區與敵軍展開了一場惡戰,而只要有戰斗發生,無論哪一方必然會有所傷亡,更何況是一場惡戰。
我軍雖說殲滅敵軍上千人,但自身也損失慘重,而當時滕海清加入我軍的時間不算長,但他卻要與班里的近一半人說再見,他們英勇犧牲,對他打擊自然不小。
但后來連長問他怕不怕的時候,滕海清始終堅定自己的初心,而且如果害怕,他又怎會義無反顧地參軍入伍。
如此,接下來的滕海清用實際行動證明,他不畏犧牲,只為革命的勝利做出重要貢獻。
而后在敵軍的圍剿行動中,滕海清無疑出色發揮,后來擔任干部排排長后,更是率部沖鋒陷陣,英勇斗爭,多次負傷,他也絲毫沒有退縮。
直到解放戰爭,滕海清將軍依舊率部勇敢與敵軍戰斗。
滕海清將軍身經百戰,作戰經驗早已積累滿滿,更何況是敵軍冒充我軍重要將領,他有所察覺后,敵人的計策自然無處可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