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28日報道,美國商業航天公司Gravitics宣布,其已被美國太空軍選中,負責設計和演示一種“軌道運載機”,而這個項目投資高達6000萬美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一“軌道運載機”堪稱是美國版的“太空航母”。
“軌道運載機”就如同航空母艦搭載戰機在廣袤大洋中巡航,在關鍵時刻放飛戰機投入戰斗一樣,美國研發的這種“軌道運載機”也有著類似的運作模式。它搭載著衛星在浩瀚太空中圍繞地球運轉,一旦接到指令,便會釋放衛星執行各類任務。根據Gravitics發布的示意圖,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太空航母”呈現為一個圓柱形的空間站,內部裝載著折疊了太陽能電池板的衛星,宛如一個在太空中移動的“衛星倉庫”。
太空環境的復雜程度遠超想象,與地球表面不同,太空中沒有大氣層的保護,當衛星處于太陽直射區域時,溫度會急劇升高,而一旦進入太陽照不到的陰影區,溫度又會迅速驟降。同時,太空中還存在著較強的太空輻射。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太空航母”的重要作用便凸顯出來。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肚子”里的衛星營造適宜的溫濕度環境,并有效屏蔽輻射。通過這種方式,衛星的使用壽命得以延長,能夠在太空中實現長期儲存,隨時等待被部署執行任務。
美國商業航天公司Gravitics首席執行官道恩曾表示,“軌道運載機改變了游戲規則,可充當太空中的預置發射臺。它繞過了傳統的發射限制,使航天器操作員能根據需要快速選擇部署軌道”。
近年來,美國太空軍大力推行“戰術響應發射”概念。例如當太空中出現一些緊急威脅,像對手擊落了己方關鍵軍事衛星時,“太空航母”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由于它預先在太空中儲備了衛星,能夠省去傳統發射所需的準備時間,同時避免惡劣天氣等因素的干擾,從而實現衛星的快速部署,及時填補衛星空缺,保障軍事行動的順利進行。
然而美國研發“太空航母”的舉動,無疑給本就復雜的太空局勢增添了不穩定因素。這種“太空航母”的出現大大加劇了太空軍事的不透明性,在當前國際環境下,其他國家很難準確判斷其搭載的衛星究竟是用于正常的補位,還是用于突然襲擊的進攻性太空武器。在這種不確定性下,其他國家為了自身太空安全,不得不被迫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這極有可能導致太空軍事對抗進一步升級,引發新一輪的太空軍備競賽,甚至會出現誤判引發太空大戰。
美國的這個項目表面上是為了應對所謂的“太空威脅”,但實際上更多的是出于其自身霸權思維和軍事擴張的目的。太空本應是全人類共同探索和開發的領域,如今卻在美國的一系列舉動下,逐漸淪為軍事博弈的新戰場。美國研發“太空航母”的行為,不僅違背了和平利用太空的宗旨,也給全球太空安全帶來了嚴重安全隱患。各國應共同努力,推動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太空秩序,避免太空成為新的戰爭策源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