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患同行,醫心為您”——“把醫學人文關懷送到患者心坎上”服務年啟動儀式舉行。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微信公眾號同步開設“人文服務年”專欄,報道醫院的便民惠民服務、人文暖心舉措等,打造“有溫度、有品質、有特色”的附一醫學人文服務品牌。
到了醫院,
不知道 下一步該干嘛?
沒關系!
“導診助手”讓你一入門診,
就擁有貼身陪伴左右的“導航員”。
行動不便,
PICC置管還沒拔怎么辦?
別煩惱!
手機預約,
護士上門為您服務。
復診要開單,
需要再跑一趟嗎?
不用!
線上開單服務讓你少跑一趟
“醫患同行,醫心為您”——“把醫學人文關懷送到患者心坎上”服務年是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特別策劃,圍繞優化流程提效率,便捷服務暖人心;強化溝通增信任,舒適體驗顯關懷;人文環境添溫度,多元服務惠患者;文化鑄魂強根基,服務精進樹標桿等重點任務將開展30多項惠民利民便民舉措,將醫學人文關懷貫穿在醫療服務全流程中,旨在通過改善服務細節、提升溝通質量、優化就醫環境,構建有溫度的醫療服務體系,增強患者獲得感與醫務人員職業價值感,推動醫學人文關懷與醫療實踐深度融合,助力醫院高質量發展。
紫藤廣場上,院黨委書記翁山耕,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康德智帶領醫護員工點亮服務年啟動柱,全體醫護員工共同發聲倡議。
醫生、護士代表就近年來國家倡導的醫學人文關懷發表了各自的感言,并對服務年活動開展作出表態與承諾,群眾代表也分享了就醫體驗中的“溫暖瞬間”。
沒有熟人陪伴
也能順暢就醫
活動現場,來自屏南縣的周女士分享了近日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受到的優質服務。
3月20日,周女士的父親周老先生突然出現胸悶心悸的癥狀,自行服藥癥狀無改善后,當天下午,周女士獨自帶著父親開車來到我院急診科就診。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醫護團隊迅速評估,最后確診周老先生為心梗,緊急治療后,次日就將周老先生轉入心內科。在完善檢查后,醫生為周老先生實施了藥物球囊擴張術。術后第二天,康復醫學科的醫生就帶領周老先生開始做康復訓練。
周女士
“本來以為來大醫院看病會很不方便,沒有想到,我們一個熟人也沒有,也能如此順暢就醫,全程無縫銜接。整個過程中,醫生和護士都非常關心我父親,時不時來巡視,時刻關注病情,態度都非常好。
我父親已經83歲了,這次住院我們申請了無陪護服務,全程都有專科護士和護理員照顧。以前在老家,父親生病都要全家總動員,這次我一個人在這邊照護,還覺得很輕松,這是以前不敢想的。”
將暖心服務融入診療全流程
其實附一的暖心服務早已貫穿整個診療全流程。
從預約醫生開始,打開“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微信公眾號,在“智慧醫院”頁面里成功預約了相關科室醫生后,就能在首頁的預約信息旁看到“進入門診全程指引”的標簽。
點擊標簽后,就能清晰地看到各種便民服務,如一鍵門診充值、手機簽到取號,連前面還有幾個人排隊等信息都清晰明了。
如果不會走,還可以點擊院內導航,跟著地圖快速到達相應科室。便捷精準的指引,讓患者一進入門診就有專屬“管家”,就診不迷茫。
“互聯網+上門護理”
助力在家護理
治療后回到家里,如果有留置導管,又不方便來醫院怎么辦?醫院還有“互聯網+護理”服務。
▲護士在患者家中為其拔出PICC導管
家住福州臺江區的市民林女士通過手機小程序,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互聯網醫院上,預約了護理治療中心的??谱o士上門,幫助中風癱瘓5個月生活無法自理的80歲老父親林先生拔出PICC導管。
林女士
“我父親中風癱瘓后,身體特別虛弱,行動極為不便。每次去醫院,對他和我們家屬來說,都是一場艱難的考驗。路途顛簸不說,在醫院排隊等待的過程也讓人心力交瘁。這次預約了護士上門后,??谱o士來到家里,不僅為老人拔出PICC導管,還細心地叮囑后續的護理要點和注意事項,并留下了聯系方式,方便我們隨時咨詢?!?br/>
2024年12月份,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正式上線了“互聯網+上門護理”服務。通過網上預約,可為醫院范圍5公里內,老幼殘孕等行動不便的患者提供優質便捷的上門護理服務,以及免費的在線“??谱o理咨詢”。
除此之外,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今年還將實現通過AI智能助手引導患者開展“預問診”服務,減少醫患溝通時間成本;根據《門診科間轉診會診制度》,將設置“15”號為門診轉診會診保留號,確保患者得到及時、準確且有效的診療服務;營造人文環境,建設“醫患故事墻”/“溫暖志愿墻”,打造“醫學人文圖書角”和“醫患文化角”;大力推進敘事醫學,增進醫務人員對患者經歷的理解和共情,增強醫務人員的同理心和職業責任感,更有助于在臨床決策中融入人文視角,實現醫學科學與醫學人文的有機融合, 顯著提升患者滿意度。
以人文關懷
推動醫院向“品質提升”跨越
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康德智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醫學的本質是“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更要清醒認識到:醫療服務的核心不僅是治愈疾病,更是撫慰心靈?;颊叩摹矮@得感”不應局限于療效,還應包含被尊重、被理解、被關懷的情感體驗;醫務人員的職業價值感,也不應僅來自技術突破,更應源于醫患之間的信任與共鳴。
“只有將醫學人文關懷融入診療全流程,才能真正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模式轉型,推動醫院從‘規模發展’向‘品質提升’跨越。”康德智院長強調。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2024年福建省衛健委出院患者滿意度達94.269%,位列省屬綜合性三甲醫院第一,但"溫度醫療沒有終點",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將通過此次服務年活動,讓醫學人文關懷在醫療行業中深根開花,讓全院醫護人員乃至第三方服務人員都能時刻視患者之事為己事,以患者之體驗為服務終極體驗,真正做到“把醫學人文關懷送到患者心坎上”。
來源: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一審:陳素玲
二審:黃新珠
三審:寧永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