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展會現場
近日,以“人工智能賦能防汛抗旱 融合創新共御極端災害”為主題的第十五屆防汛抗旱信息化技術交流會在河南鄭州召開。作為水旱災害防御領域的專精企業,北京國信華源科技有限公司攜自主研發的入戶叫應預警系統及覆蓋防汛抗旱全鏈條的智慧化場景解決方案亮相展會現場,全面展現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水利業務深度融合的創新成果,成為展會現場矚目的焦點。
01
響應國家戰略,AI+水利技術引領行業風向
本屆會議緊扣《202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研發應用”的部署要求,聚焦數字孿生、遙感監測、智能決策等前沿技術在水旱災害防御中的深度應用。國信華源展出的入戶叫應預警終端,針對性解決山洪災害預警“發而不達、叫而不應、備而不用”的難題,實現預警信息斷網觸達、預警到戶、叫應到人,真正打通“最后一米”預警?響應?留痕閉環。此外,現場動態演示的北斗+5G遙測終端機、雷視融合物聯網水位站等智能硬件,憑借高精度監測與快速響應能力,充分展現了在極端環境下的技術穩定性與實用性。現場獲得水利部專家及多地防汛部門高度關注。
02
全場景解決方案,驅動防汛抗旱數字化轉型
圍繞“人工智能+防汛抗旱”核心議題,國信華源以“實戰需求”為導向,推出六大智慧化場景解決方案:灌區智慧化管理:基于物聯網與大數據技術,構建墑情監測、智能配水、遠程控制的閉環管理系統,助力水資源高效利用;蓄滯洪區風險預警:融合遙感衛星、無人機與地面傳感器數據,動態評估分洪風險并生成應急調度方案,保障分洪區安全;現代化水庫安全運行:數字孿生技術賦能水庫三維可視化建模,實時監測壩體滲流、位移等關鍵指標,實現風險智能預判與處置;流域防洪協同調度:通過多源數據融合與AI模型優化,打破區域信息壁壘,實現跨流域工程聯合調度與資源高效配置;堤防隱患智能感知:采用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實時監測堤防滲漏、裂縫等隱患,提升堤防安全運維水平;大中型水閘健康監測:集成GNSS高精度定位與振動傳感器,構建水閘結構健康評估體系,延長工程使用壽命。
03
深耕技術創新,守護江河安瀾
目前,國信華源數字化防災減災解決方案已在全國多個省份落地應用。此次展會不僅是技術成果的展示窗口,更彰顯了國信華源“智能感知預警 服務民眾安全”的企業使命。在“人工智能+”行動綱領指引下,國信華源正以創新之力筑牢防汛抗旱智慧防線,為守護山河安瀾、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貢獻科技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