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拉攏盟友方面沒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建樹,在破壞盟友關系方面,則很可能僅次于特朗普,位居第二。
此前在談論與烏克蘭的礦產協議時,萬斯宣稱那份協議是“比從某個30或40年來從未打過仗的國家派遣2萬軍隊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這引發了諸多國家的不滿,尤其是那些曾與美國一道參加反恐戰爭的國家,其中又以英國反應最為激烈。
英國影子國防大臣(國防部副國務大臣)詹姆斯·卡特利奇表示,“忽視這種服務和犧牲是極其不尊重的”;英國前退伍軍人事務部長約翰尼·默瑟也發表了類似言論,并公開稱萬斯是“小丑”;自民黨議員、前上尉海倫·馬奎爾則稱萬斯“正在從歷史中抹去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犧牲的數百名英國士兵的英名”。
更多的英國軍人和法國軍人也紛紛表示憤怒,“我們的士兵為美國而犧牲,現在美國卻唾棄他們的墳墓并和我們的敵人站在一起,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我們絕不會原諒,下次您再遭遇911襲擊攻擊時,我們會請您向我們表示感謝,并向您寄送賬單。”
911恐怖襲擊后,北約歷史上首次啟動第5條共同防御機制,全體北約成員國出兵阿富汗,其后,英國又同美國一道發起伊拉克戰爭,并最終將薩達姆送上了絞刑架,在這兩場戰爭中,總計有636名英國軍人陣亡。
當然,不是只有萬斯一個人在破壞美國和盟友之間的關系,特朗普團隊的大部分人都在這樣干。
此前,在法國議員要求美國歸還自由女神像后,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在記者會上公開表示,“沒有美國,法國今天都說德語”,大談美國在一戰和二戰中的作用,對此,法國媒體回懟,“沒有法國,美國今天屬于英國。”
古怪的是,在英國首相斯塔默上個月訪問美國后,《太陽報》爆料稱斯塔默給特朗普轉交了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的信,秘密提議讓美國成為英聯邦的下一個“準成員國”,而特朗普則轉發了相關報道,并表示“我愛查爾斯國王,聽起來不錯!”
難道特朗普還是一個保王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