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30日)上午,2025上海長江半程馬拉松在崇明陳家鎮自行車主題公園鳴槍開跑。此次比賽不僅是一場比拼速度與耐心的競技,更是一場融合前沿科技與“無廢”理念等元素的盛會,向跑者和觀眾們呈現了一場精彩、多元的馬拉松賽事。
融入無廢理念 打造生態賽事標桿
崇明正在創建“無廢城市”,此次賽事正是一次生動實踐。參賽者和市民、組委會共同參與,讓環保行動貫穿半馬比賽全程,以賽事流量提升“無廢城市”建設“綠色”含量。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些跑者自備水杯,身體力行地減少固體廢物產生。大部分跑者都自覺將雨衣、飲用水杯等物品放入沿途的垃圾箱,而觀賽者們也同樣如此,展現出較高的環保意識。據悉,賽前,組委會便廣泛宣傳并在有關媒體平臺發布了文明參賽、觀賽的倡議書,引導跑者和觀賽者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保護環境,大家積極響應,以實際行動守護這片綠色家園。
此外,現場還有一批環保志愿者,他們及時清理會場和賽道的垃圾,保持環境整潔,助力“無廢賽事”的打造。
為了讓“無廢”理念深入人心,組委會還與環保企業“愛回收”合作,在現場設置了多臺“愛回收智能回收機”。參賽選手、工作人員以及市民們紛紛將塑料瓶、紙杯等廢棄物投入回收機,通過掃碼投遞,大家都領取到一枚由再生塑料瓶蓋制成的專屬紀念獎牌。這塊再生紀念獎牌,不僅是對跑者參與低碳行動的肯定,更是一份獨特的環保記憶。
在賽事各個角落,一些變化悄然出現。在主賽場和賽道沿線首次設置干濕分離垃圾桶,對產生的垃圾進行分類回收。其中,如香蕉皮、橙子皮等有機垃圾將被送往處理站發酵為“春泥肥”,用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的土壤改良。該舉措構建起“分類-回收-再生”的“無廢賽事”閉環,生動詮釋了崇明“讓垃圾消失于無形”的城市哲學,為“無廢城市”創建貢獻了力量。
科技賦能賽事 構建智慧化新場景
“這臺機器人有點酷!”賽事起跑前,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發布的全球首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機器人“青龍”閃亮登場。它在現場不僅進行了賽道試跑,還與選手和市民們揮手互動,為賽事智慧化場景開啟了嶄新的篇章。活動現場,精心設置的機器人展示區吸引了無數目光,選手們與市民紛紛上前與這位未來感十足的新伙伴合影留念。
據了解,本屆賽事還引入AR導航、可視化GPS定位系統,實現指揮中心與賽道醫療救護人員、設備的實時連接,為參賽選手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一旦選手遇到突發狀況,我們通過大屏幕,便能迅速鎖定急救車的位置,并立即調度最近的救護車前往救援,確保選手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組委會工作人員說。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賽事期間,上海移動崇明分公司首次運用人流熱力圖智能分析系統,為賽事的指揮調度、人流管控與應急響應提供了全方位的賦能。據公司負責人介紹,此次比賽賽道跨度長、觀賽點位分散,傳統的人流監測手段難以實現全維度動態感知。為此,上海移動崇明分公司深度對接區公安分局信息化解決方案需求,打造“人工智能+人流熱力圖”平臺。
該平臺投入使用后,為賽事指揮者打開了一幅“全屏地圖”。依托AI算法和大數據技術,平臺上會出現賽區人流變化情況,為有關部門迅速采取干預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體育+科技”為引領,通過這一系列新科技應用的引入,為跑者呈現了一場安全、順暢、精彩的高效賽事。
聚各方力量 保賽事成功
此次賽事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參賽者的參與,更離不開組委會和各保障部門的辛勤付出。
醫療保障是馬拉松賽事的重中之重。此次賽事安排了3家定點醫院,設置14個醫療點,投入15輛救護車,配備27名急救跑者、45臺便攜式AED、58名急救隊員、91名醫務工作者,用于應對賽場突發情況。
比賽時,急救跑者為參賽選手“全程護航”。記者獲悉,今日賽場上,幾位跑者出現低血糖、扭傷等情況。得益于急救跑者的迅速反應與及時救治,他們被迅速帶至最近的醫療點接受專業治療,這讓跑者們深感安心。
在這場奔跑盛會的背后,離不開一群可愛志愿者的付出和堅守。據了解,本屆長江半馬,賽事組委會共組織了578名志愿者,他們分布在起終點、存取包處等各個崗位,為參賽選手提供引導、檢錄等貼心服務。上外賢達學院崇明校區的劉培音便是其中一員。“今天凌晨三點我就起床了,五點出發,六點左右開始工作。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我主要負責車輛的引導工作。雖然有些辛苦,但我覺得非常有意義,能夠幫助到大家。”
此外,公安部門也投入大量警力,維持現場秩序;消防部門有關人員駐守在賽場,時刻保持高度警惕,他們共同構筑了賽道上最堅實的后盾。
精彩紛呈的賽事已落幕,讓我們一起期待來年再次相聚,續寫奔跑華章。
記者:范立;攝影:范立、張志豪
編輯:顧佳麗
責編:李琳、顧佳麗
給我點贊和推薦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