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知名調研機構Omdia公布的數據顯示,得益于歐洲杯、奧運會等大型體育賽事的拉動,2024年全球電視市場出貨量2.08億臺,同比增長3.48%。前五名單和位次沒有變化,依舊是中韓兩國企業牢牢占據主導地位。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按出貨量計算,中國品牌市場份額首次突破30%,合計達到31.3%,成功超過韓國品牌(28.4%)。
要知道,2020年中國品牌的出貨量份額為24.4%,之后穩步上升(2021年26.3%、2022年28.4%、2023年29.6%)相比之下,韓國品牌則是逐年下降(2020年33.4%、2021年32.6%、2022年31.3%、2023年29.8%)。
TCL(13.9%)、海信(12.3%)、小米(5.1%)分列二、三、五位。得益于“TCL+雷鳥”雙品牌戰略和“中高端+大屏化”產品布局,TCL出貨量超過2900萬臺,同比增長14.8%,市占率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
在OLED、QD LCD和Mini LED LCD組成的高端市場,中國品牌正搶奪越來越多的控制權。去年,TCL Mini LED出貨量超過170萬臺,同比大漲194.5%,市占率同比提升9.9個百分點至22.5%,位居全球第二。65英寸及以上、75英寸及以上產品出貨量同比分別增長21.3%、39.8%。
海信位列第三,如果按照海信系(含子品牌)統計,出貨量則達到2914萬臺,市占率14%。大尺寸化正在成為推動中國電視品牌走上國際的標志之一,在75吋+大屏電視、98吋+超大屏電視、100吋+超大屏電視市場,其出貨量份額分別為19.8%、30.3%、58.8%,均高居全球第一。
在今年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海信發布了全球最大也是首款搭載RGB三維控色液晶顯示技術的116英寸RGB-Mini LED電視,實現了液晶顯示從傳統的黑白背光到RGB多基色背光、從單一的控光進化為光色同控的重大跨越。
小米出貨量超過1000萬臺,過去一年,小米電視S Mini LED系列、小米電視S Pro Mini LED 2025系列、Redmi智能電視X 2025系列等新品陸續發布,憑借高性價優勢贏得眾多消費者的青睞。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8月小米電視進入日本市場,推出適配房屋小客廳的43寸4K液晶電視,售價3.98萬日元。相比之下,索尼同尺寸產品官方售價需要15.4萬日元,價格是前者的三倍還多。
三星電子2024年出貨量達到3669.6萬臺,同比增長3%,市場份額為17.6%,自2006年起已連續19年保持全球第一。LG電子繼續排在第四位,市場份額為10.8%。
雖然中國品牌在出貨量上實現超越,但從銷售額角度來看,韓系彩電“雙雄”包攬前二,三星電子、LG電子份額分別達到28.3%、16.1%,領先TCL(12.4%)、海信(10.5%)、索尼(5.4%)。這主要是因為兩家企業壟斷了2500美元以上市場,份額分別為49.6%和30.2%,合計接近八成。
近年來,三星、LG都將產品線拓展到OLED、Micro LED、NEO QLED、Mini LED等高端電視領域。其中,全球QLED市場比重首次突破10%,三星是絕對的霸主,共售出834萬臺,占有46.8%的份額。
OLED電視占整個高端電視市場出貨量的45%,價格超過1500美元的型號同比增長8.5個百分點。其中,三星出貨量144萬臺,市場份額為23.7%,同比增長42%。LG則連續12年排名全球第一,去年共售出318萬臺,市占率52.4%;在超大型(75 英寸及以上)OLED電視市場斬獲57.5%的出貨量。
在日前舉行的2025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上,三星展出其最新OLED電視產品線,包括83英寸的S95F、S90F系列以及65英寸的S85F系列,均搭載新一代NQ4 AI Gen3處理器,通過增強的AI算法優化影像與音頻處理能力。
LG則帶來兩款超大型尺寸OLED電視型號——97寸OLED97G5PCA和83寸OLED83G5PCA,EVO系列最新旗艦產品—— C5系列電視,以及第二代StandbyME2移動智能隨行屏27LX6等新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