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行業發展到今天,也理當更加注重技術和質量把關,向更高階的創新力競爭、產品力競爭轉型了。
▲資料圖:某地一車間正在組裝汽車。圖/新華社
文| 楊末
新能源汽車行業也要“反內卷”了。
據央視新聞報道,在近日舉辦的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汽車行業無序競爭的問題比較突出,有的企業不惜犧牲利潤搶占市場,虛假宣傳惡意抹黑等現象也時有發生。不僅短期內造成行業利潤下降,長期下去,還將影響技術創新、產品的質量安全,削弱產業的競爭力。
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著力整治市場亂象,規范競爭秩序,維護公平的競爭。而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與有關部門一道,及時通報不正當競爭的典型案例。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中國發展最快的支柱產業之一。去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年度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中國汽車產銷量也在全球領先。但與此同時,該行業的“內卷”程度已不容低估,乃至出現了比較突出的無序競爭問題。
這次相關部門負責人不點名指出有的車企“不惜犧牲利潤搶占市場”“虛假宣傳惡意抹黑”等行為,算是對我國汽車行業的無序“內卷”發出了明確的治理信號。
客觀說,各車企之間的競爭是市場常態,也有利于提升行業的發展活力。中國汽車市場在短時間里能迅速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和水平,比較充分的市場競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凡事皆有“度”,如果從正常的競爭“越界”到無序競爭,則變成了一種惡性競爭。
像近年來汽車市場的一個標志性場景就是,一再掀起無下限的“價格戰”。正常的價格競爭其實無可厚非,但誠如相關負責人所指出的,如果“不惜犧牲利潤搶占市場”成為一種行業風氣,顯然就值得警惕了。
這并非夸張。如今的汽車市場中,部分車企長期處于一種“賣得越多,虧損越多”的尷尬狀態。這種狀態不僅對企業來講很難持續,也放大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泡沫。
而低價狀態下,也可能帶來質量層面的隱憂。試想,在技術沒有跨越式突破的情況下,一輛車的價格如果過低,就難以覆蓋其成本,如此情況下,車殼下面的安全配置是否偷工減料,就值得拷問。
在把價格“卷”到極致的同時,一些車企還想到了各種扭曲的“盤外招”。如競爭對手之間掀起“輿論戰”,不惜造謠抹黑對手的現象就一再出現。以至于有車企公開向網絡“黑公關”開戰。如此一幕幕,已超出正常市場競爭范圍,變成了無序競爭、惡性競爭,成為行業良性發展的大敵。
本質上說,無序競爭的加劇,表明一些車企正面臨著產品力創新的瓶頸,陷入同質化競爭困境。因為正常狀態下,車企的產品和服務能夠持續保持競爭力,就不會掉入“價格戰”“輿論戰”的漩渦。
一旦一個行業把價格、輿論之爭作為主流競爭維度,反過來又會進一步傷及行業的創新生態和企業的創新動力。因此,面對行業的無序競爭之風,有志于長遠發展的車企都該保持冷靜而不是跟風,重新審視自身的發展策略,真正把心思放到產品和服務的突破上來,如此才能實現突圍。
當然,這離不開監管上的引導和規范。這次相關部門負責人就表示,將著力整治市場亂象,規范競爭秩序,維護公平的競爭。加強汽車市場的價格監測、行業自律、輿論引導,嚴格市場監管,并“嚴格查處技術標準不達標、質量安全不過關的產品”。
這非常重要。中國汽車行業發展到今天的規模,也理當更加注重技術和質量把關,逐步推動更高水平的質量標準體系的完善,從規則上引導車企不斷攀登技術高峰,向更高階的創新力競爭、產品力競爭轉型。
汽車產業規模大、鏈條長。加快建立公平有序的良性競爭行業新格局,對上下游其他產業的健康發展,同樣大有裨益。
同時,相關部門的最新表態,也是向地方的招商引資發出了新的信號。畢竟,過去那種一味給優惠、補貼,甚至給予特殊保護的招商模式,正是助長汽車行業無序競爭之風的一個重要客觀因素。
去年以來,國家各個層面一再強調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而引導汽車行業良性競爭,是“反內卷”的應有之義。這不僅有利于推動中國汽車行業在實現規模化突破后,加快實現技術和質量的新突破,也能給更多行業帶來積極示范和牽引。
而“下一步將及時通報不正當競爭的典型案例”的表述也表明,汽車行業很可能打響“反內卷”第一槍,相關企業和行業當猛醒了。
撰稿 / 楊末(媒體人)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趙琳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并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注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后支付稿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