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集市奉節二手房奉節直聘奉節紅娘
近日,重慶渝東醫院院內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多學科聯合 “生命接力賽”,面對嚴重擴心病和心衰及多年心臟病史的膝關節畸形患者,心血管神經內科、骨科以及麻醉手術室等多科緊密配合,成功完成了在臨時心臟起搏器保護下的膝關節表面置換術。這不僅是重慶渝東醫院首次在臨時心臟起搏器輔助下開展手術,更是其在復雜手術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七旬的李婆婆早在 20 余年前就被關節疼痛纏上。隨著歲月流逝,她的關節逐漸出現內翻畸形,日常生活受到極大影響。更為棘手的是,李婆婆患有 10 余年的心臟病史與高血糖病史,且還伴有嚴重的擴心病和心衰。多家三甲醫院鑒于如此復雜且高危的病情,都無奈建議保守治療。偶然間,李婆婆家人聽聞重慶渝東醫院來了位心血管專家,便抱著一線希望,帶著李婆婆前來求診。
骨科馬建軍副院長仔細查看李婆婆膝關節病變狀況,在得知其多年心臟病史、高血糖史以及嚴重的擴心病和心衰病情后,深知此次手術風險之大,馬建軍副院長迅速組織多學科會診(MDT)。心內科周音頻主任指出,擴心病和心衰會使心臟對手術創傷的耐受性極差,術中極有可能出現嚴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加重等危及生命的狀況,各科專家深知此次手術猶如在懸崖邊緣行走,風險之高超乎想象,稍有差池便可能引發難以挽回的嚴重后果。經過多學科專家們長時間的充分討論評估,最終先通過藥物治療盡可能改善心衰狀況,然后為李婆婆安裝臨時心臟起搏器以此穩定心率,全力保障她在圍手術期的生命安全,再開展全膝關節表面置換手術。
李婆婆轉入心血管神經內科,周音頻主任帶領專家團隊,根據患者身體情況嚴格選擇治療心衰藥物,積極改善患者心衰癥狀,待患者情況穩定后,周音頻主任帶領介入專家團隊,為她實施了臨時心臟起搏器植入術。手術過程中,心血管神經內科的周音頻主任和戴亨華副主任醫師憑借精湛的醫術和豐富的經驗,成功將臨時心臟起搏器植入患者心臟內。術后,專家團隊嚴密觀察李婆婆的病情變化,只見她心臟跳動平穩有力,起搏器功能良好。在臨時心臟起搏器的保駕護航下,馬建軍主任帶領骨科專家團隊順利為李婆婆進行了膝關節表面置換術。術后,心血管神經內科與骨科的醫護人員聯合查房,制定個體化康復方案,并貼身指導康復。隨著李婆婆病情明顯好轉,最終平穩出院,醫護人員們一直懸著的心才終于放了下來。
此次手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重慶渝東醫院綜合診療水平躍上新的臺階,極大地提升了醫院應對復雜性疾病的診療能力。重慶渝東醫院將持續提升醫療技術水平,進一步強化多學科協作,致力于為縣域群眾提供更為安全、高效的醫療服務。
科普知識
臨時心臟起搏是一種非永久性植入起搏電極導線的臨時性或暫時性人工心臟起搏術。起搏電極導線放置時間一般不超過2周,起搏器均置于體外,待達到診斷、治療和預防目的后,隨即撤出起搏電極導線。如仍需繼續起搏治療則應考慮置入永久性心臟起搏器。
1. 臨時起搏器的作用及優勢
臨時心臟起搏器是一種在短期內用于治療嚴重心律失常的設備,在外科術前應用具有以下作用和優勢:穩定循環,對于嚴重心律失常患者,臨時起搏器可以幫助維持正常的心臟節律,確保心臟能夠有效地泵血,從而穩定血液循環。例如,在高齡嚴重心律失常手術患者中,麻醉前預置臨心臟起搏器可減少術中心律失常的發生,降低血壓下降等并發癥的風險。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術前安裝臨時起搏器可以減少手術過程中的并發癥,如低血壓、低氧血癥和感染等。提高手術安全性:對于一些特殊患者,如合并竇性心動過緩的膽囊結石患者,術前安裝臨時心臟起搏器可發揮搶救或預防性治療作用,幫助患者順利完成麻醉及手術,避免發生意外及并發癥。
2. 臨時起搏器外科術前應用的適應癥
高齡嚴重心律失常患者:高齡患者由于身體機能下降,心臟功能相對較弱,容易出現嚴重心律失常。對于這類患者,在外科術前預置臨時心臟起搏器可以降低手術風險,改善預后。非心臟手術老年患者:非心臟手術老年患者如果術前心電圖檢查發現阿托品試驗呈陽性、竇性心動過緩等情況,進行竇房結功能測定后,可考慮安置臨時起搏器。對非心臟手術老年患者術前采取竇房結功能測定,能將陽性者有效篩查出來,確保手術安全。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術前予以臨時起搏器植入,可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和成功率,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 PCI 治療: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過程中安裝臨時起搏器,可提高手術安全性,改善患者預后。
專家簡介
周音頻
中共黨員
教授 碩士生導師
醫學博士 主任醫師
心血管神經內科主任
·國家高血壓達標中心評審專家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高血壓防治與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重慶市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委員
·重慶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高血壓分會副主任委員
·重慶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心力衰竭分會副主任委員
·重慶市老年醫學學會心血管分會委員
重慶渝東醫院心血管神經內科首席專家。畢業于第三軍醫大學,2007年獲得博士學位。1992年參加工作,曾就職于重慶新橋醫院、重慶大學附屬涪陵醫院等三甲醫院,長期從事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參與全國多中心研究6項。在國內外公開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SCI2篇,副主編專著1部,參編專著6部。
擅長:熟悉心血管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擅長于各種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手術治療。
坐診時間:每周四 8:00—17:30
馬建軍
副院長
骨科主任(兼)
骨科主任醫師
·奉節縣新的社會階層專業人士聯合會副會長
·重慶市司法鑒定及工傷鑒定專家組成員
·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顯微外科分會委員
·重慶市中西醫結合骨科專委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顯微外科分會委員
·中國研究性醫院學會運動損傷學組委員
奉節縣第十四、十五屆政協委員,“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奉節縣首屆十大“夔州名醫”,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
從事臨床骨科及教學工作近二十余年,具有扎實的骨科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多次到陸軍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骨關節外科、重慶醫科大學附一院、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關節外科、西安紅會醫院、河北省骨科醫院等進修學習。師從全國著名骨科專家許建中教授、楊柳教授、解放軍總醫院骨科主任王巖教授和陳繼營教授等。
獲國家發明專利一項,在《臨床骨科》、《局部解剖》等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擔任《新編現代骨科臨床診治學》一書的副主編并參與關節疾病章節的編寫,主編《骨關節疾病診療技能與臨床實踐》一書。
擅長:骨關節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所開展的髖、膝關節置換及微創關節鏡手術的例數及手術難度在渝東北片區處于領先水平。率先在全市區縣級醫院開展計算機導航(關節機器人)下人工膝關節表面置換技術和膝關節單髁置換手術。
坐診安排:每周二8:00—12:00
戴亨華
副主任醫師
·重慶市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專委會第六屆委員會高血壓學組委員
·重慶市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專委會瓣膜及大血管病學組委員
·重慶市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專委會委員
·重慶市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胸痛專委會委員等
原重慶市重鋼總醫院(現重慶郵電大學附屬醫院)心內科主任。先后在重慶市大坪醫院、新橋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等醫院進修學習,從事心血管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及危重癥診療30余年。參加中國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培訓項目冠心病介入及心律失常介入(射頻消融+植入器械)考核合格。主持廳局級科研項目1項、獲廳局級技術進步獎3項。
擅長:冠心病介入診療、起搏器植入、心律失常導管消融診療及外周血管疾病介入診療。
坐診時間:每周二 8:00—17:30
來源:重慶渝東醫院
主辦單位:重慶市簡創科技有限公司
終審:陳登俊 | 復審:李杏
編輯:何艾陽
電話發布:023-5666 2385
微信求助爆料:1935002756
生活服務微信:18523846872
免費發布奉節各類信息
(招聘,求職,房屋,二手,促銷)
生活網法律咨詢:19923531183(曹顯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