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30日,為期三天的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召開,此次論壇匯聚了政產學研企各界人士。
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蔚來董事長李斌等一眾車圈大佬齊聚一堂。
此次論壇干貨很多,尤其是發改委在論壇上,不點名批評了某些車企,“不惜犧牲利潤搶占市場,虛假宣傳惡意抹黑”言語犀利,不留面子!
發改委指出,現在汽車行業無序競爭的問題太嚴重了。有些車企為了搶市場份額,那真是不顧一切,不惜犧牲利潤,把價格壓得特別低。
就好像前陣子,好多車企開啟了降價大戰,一款原本定價挺高的車,突然大幅降價,看著是讓消費者撿了便宜,可背后問題不少。
車企利潤少了,后續拿什么錢去搞研發、提升技術呢?長此以往,汽車的技術創新肯定會受到影響,產品的質量安全也可能出問題。
大家想想,車企利潤一直降,為了節約成本,會不會在生產環節偷工減料呢?答案是很有可能。
之前就有報道,某品牌汽車因為過度壓縮成本,導致零部件質量不過關,出現了安全隱患。
惡性價格競爭難免造成汽車產業的倒閉潮,大批員工降薪或失業,其影響的將不再僅是汽車市場秩序;同時會造成汽車市場消費能力的下降。
無序競爭的長期存在,不僅短期內造成行業利潤下降,更對技術創新和產品質量安全構成了威脅。
除了打價格戰,還有更過分的。虛假宣傳、惡意抹黑這些不正當競爭手段都用上了。
一些企業通過夸大產品性能、虛構技術參數等手段誤導消費者,甚至雇傭網絡水軍編造虛假評價,惡意攻擊競爭對手。
有的車企宣傳自己的車續航能達到1000公里,可消費者買回去實際一用,連一半都跑不到,這不就是坑人嘛!
還有些車企,專門雇水軍在網上攻擊競爭對手,說人家車這不好那不行,全是毛病,就為了抬高自己。
這些行為不僅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也讓消費者越來越難信任車企。
2024年國內新能源車銷量已突破千萬輛大關,但與之相對的,是消費者對續航虛標、售后服務不到位等問題的投訴量也在攀升。
再說幾句
此次為官方不點名批評某些車企,但是發改委的態度是明確的;如果相關企業還不收斂的話,下一步則將是被“及時通報”的點名批評。
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才有利于推動技術進步。發改委將與有關部門一道,及時通報不正當競爭的典型案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