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麻煩您在右上角點個“關注”哦,這樣就不會錯過精彩內容,隨時可以查看啦。
“冬天不會凍結,夏天不會流油;浸水不會爛掉,火燒還能留下痕跡。”
這句話描述的正是被稱為“文房第五寶”的常州龍泉印泥的特點。
它的價格比黃金還高,制作周期長達六年以上,全國僅有三人掌握完整的制作工藝。
一盒最頂級的龍泉印泥,30克的價格甚至高達1.3萬元。
龍泉印泥在清朝時曾是乾隆皇帝的御用貢品,如今卻因為工序復雜、原料稀少,成為了書畫圈中的“頂級奢侈品”。
龍泉印泥的故事起源于康熙年間。
秀才劉文高通過醫學知識入門,將朱砂、蓖麻油、艾絨等材料巧妙結合,研制出“冬不凍、夏不化”的印泥。
乾隆南巡時,第二代傳人劉仁和向乾隆皇帝獻上了龍泉印泥,因其色彩鮮艷、持久不變而被欽定為貢品。
由于戰亂,龍泉印泥的制作技藝幾乎失傳,直到1992年,第五代傳人劉順昌重新振作,創立了“璟昌印社”,才讓這門技藝重見天日。
現在75歲的龍泉印泥第六代傳人繆德根,與徒弟陳靜夫婦,成為了這項非遺技藝的最后守護者。
經過六年暴曬的蓖麻油,從萬斤藕梗中抽取的纖細藕絲,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匠人以十年為單位耐心打磨。
比起技藝傳承,更難的是在商業和文化之間找到平衡。
每年銷售額僅幾十萬元,傳承人繆德根自掏腰包填補虧損,十六年來只收了一名徒弟。
龍泉印泥的存在,不僅關乎一項技藝,更是對匠心的一次終極考驗。
為什么一盒龍泉印泥能價值堪比黃金?答案就藏在時間里。
龍泉印泥的制作過程
龍泉印泥的核心秘密就在于“時間”二字。
制作龍泉印泥需要三十多道工序,準備原材料的時間更是按年來計算。
比如所用的蓖麻油,新榨取的油必須經歷六年以上暴曬。
夏季高溫蒸發蓖麻油中的水分,冬季低溫沉淀雜質,如此反復,直到油質濃稠如蜜,拉絲成線,才能用于制作龍泉印泥。
第七代傳承人陳靜曾嘗試用現代科技加速這一過程,但老化箱和脫水機始終無法復制自然孕育出的細膩質感。
龍泉印泥的另一關鍵原料是藕絲,藕絲印泥的復原耗費了繆德根三年的心血。
每年八月,工人們需要折斷藕梗,手工抽取比蠶絲還要細十倍的藕絲。
一萬斤藕梗只能提取一百多克藕絲,而四十克藕絲僅僅夠制作幾盒印泥。
這個過程不僅耗時費力,還需要忍受藕梗尖刺帶來的滿手傷痕。
“抽絲時稍微用力不均,藕絲就會斷裂,前功盡棄。”繆德根坦言。
除此之外,龍泉印泥中的朱砂、麝香、藏紅花等輔助材料都必須精選特定產地,例如朱砂必須來自佛山礦源,蓖麻油則只選用山東產區的。
這些頂級原材料的組合,造就了龍泉印泥“存放百年不褪色”的奇跡。
龍泉印泥的成泥階段是對匠人功力的最大考驗。
主輔料按照秘方混合后,需要用銅杵在石臼中反復捶打數萬次,直到油、砂、絲完全融合。陳靜笑稱自己因此練出了“麒麟臂”。
成型后的印泥還需裝入瓷缸靜置一年以上,等待其自然熟化。
如此制成的印泥,蓋章后即便紙張腐爛,印痕依然鮮紅如初,火燒后仍能清晰辨認。
盡管龍泉印泥享有“國之精粹”的美譽,它的傳承之路依舊充滿挑戰。
龍泉印泥的傳承難題
龍泉印泥第六代傳承人繆德根接手璟昌印社時,印泥年銷量不足百斤,小店鋪位于常州古巷,長期處于虧損狀態。
龍泉印泥的價格決定了它是書畫圈中的“奢侈品”,一方龍泉印泥可以用幾十年,復購率極低,而且其原材料準備過程復雜,難以實現規模化生產。
為了維持印社的運營,他在醫院退休后仍然堅持坐診行醫,用自己的收入補貼印社,他曾表示“十幾年投入了上百萬元”。
龍泉印泥技藝傳承的最大危機是人才斷層,十六年來,只有一個人通過了繆德根的嚴格考驗,成為第七代傳人。
制作龍泉印泥需要耐得住清貧和寂寞,陳靜夫妻的經歷就是最好的證明。
他們從2008年開始跟隨繆德根學習針灸,偶然間接觸到了印泥的制作,經歷了三年的考驗才被繆德根正式收為徒弟。
夫妻倆分工明確,陳靜專注于技術改良,丈夫則探索文創產品。
2022年,B站某網紅博主發布了一個模仿龍泉印泥制作過程的視頻,在網絡上爆火。
這讓璟昌印社一天接到了五十多個求購電話,訂單排到了半年之后。
求購者告訴繆德根有個網紅模仿了龍泉印泥的做法,繆德根感到驚訝,龍泉印泥由劉氏家族代代相傳,他是第一個外姓傳人。
看過該視頻后,繆德根放心了,這位網紅只是根據一些古籍記載和新聞報道用自己的理解制作,并不是真正的龍泉印泥。
不過這也為龍泉印泥做了宣傳,吸引了更多年輕人關注這項非遺技藝。
雖然訂單變多了,但繆德根依然堅持“限量售賣”。
他說,現在的產量取決于六年前的原料儲備,盲目擴產只會降低印泥的質量,砸了龍泉印泥的牌子。
真正的傳承不是追逐流量,而是守住“30克印泥裝6年光陰”的匠心。
總結
龍泉印泥的價值,不在于價格,而在于匠人的堅守。
曬六年的油,抽萬斤的絲,守三代的藝,這種慢工細活的堅持,才是中國匠人最珍貴的“奢侈品”。
參考:
1. 新浪財經:這款頂級奢侈品,全國只有3人會做! 2025-03-272. 信網:水浸不爛火燒留痕 “世界上最貴的泥”有何玄機? 2022-08-183. 極目新聞:16年來僅正式收徒一人,龍泉印泥傳人“怕砸了三百多年的牌子” 2023-04-2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