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育工作者,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職責是他們身上最神圣的使命,而教育不僅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更是無數個家庭唯一的希望,就連家長也經常覺得,教育工作者身上的擔子太重了!
可作為教育工作者,除了工作的辛苦之外,看著學生們的成長和進步,那種欣慰和滿足感是其他工作無法比擬的,老師們的日常工作中,閱卷是必不可少的內容,而面對一摞摞的試卷,除了滿分試卷外,其實低分試卷也能給老師們帶來驚喜。
家長們往往認為,只有高分的試卷才能得到老師的青睞,殊不知在基礎教育階段,小學生試卷哪怕是答錯了答案,也能得到老師的喜愛,標準答案或許千篇一律,可那些錯了答案卻對了人生的選擇,何嘗不是教育成長中最寶貴的財富呢。
“錯了答案對了人生”,小學生試卷答案走紅,令正確答案感到羞愧
一份“童心繪勞模”的試卷就讓女老師忍不住落下了眼淚,在這篇開放性的試卷之中,多數同學都表達了對消防員和農民伯伯的贊美,而班級倒第一的學生卻寫了“您不用干了”,老師忍不住詢問:為什么這樣寫?
而小學生給出的答案令人暖心,他揚起稚氣的臉龐,一臉認真的說道:因為他們已經很辛苦了,如果我說“您辛苦了”也沒什么用,不如讓他們歇一歇,別那么累!小學生或許寫下的不是滿分的答案,但卻寫出了最真摯的情感。
因為“錯了答案對了人生”而走紅的小學生試卷答案還有很多,令人印象頗深的還有這一份,題目問的是:媽媽買回5塊餅分給兄弟四人,怎么分才是最公平的呢?其他同學因為想到了可以把第五塊餅平分成四份得到了老師的滿分。
而另一名男同學的答案雖然沒有得到滿分,但卻足以令人感到羞愧:可以給媽媽一塊,試問有幾個家長看到這樣的答案能不感動呢?素質教育要求學生擁有更高的分數,卻忽視了孩子內心至純至善的童真。
這些答案雖然不符合標準答案,卻展現了孩子們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學生的回答跳出了傳統思維框架,卻更能透露出孩子們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樸實的情感表達。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也不得不去思考,應試教育和學生童真之間的對撞,如何才能權衡利弊找到最完美的答案。在標準化考試制度下,評分標準往往過于僵化,現行的考試體系過分強調標準答案,忽視了學生獨特的思維價值。
而這種評價方式正在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基礎教育不該以應試分數為主,更應該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單純追求分數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在當下的社會環境里,學生的思維方式需要得到更多理解和引導。
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空間
現代教育理念強調因材施教,教育工作者更應該鼓勵學生,讓他們有勇氣去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這樣的教育方式更能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
而家長對于基礎教育的態度也在悄然改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再單純追求分數,這種轉變才是教育理念真正的進步。
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在標準化考試之外,還要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空間,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道路。
而基礎教育階段是培養創新思維的關鍵期,過分強調標準答案會讓學生形成固化思維,不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教育工作者需要在規范教學和開放思維之間找到平衡點。
但加強素質教育也需要循序漸進,教育工作者應當把握好改進教育模式的節奏,在保持教學質量的同時,逐步引入更開放的評價標準,讓教育回歸育人本質。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