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胡芳潔
編輯 | 蛋總
美編 | 邢靜
審核 | 頌文
前有敷爾佳,后有可復美,同樣是從院線走出來的皮膚學級護膚品牌綻妍,正努力生長。
今年2月底,2025CiE美妝創新展上,綻妍生物旗下綻妍、德菲林以及綻小妍三大品牌亮相展會,旗下重組貽貝粘蛋白等多款自研原料也一同亮相。
(圖 / 綻妍官網、微信公眾號)
近年來,綻妍不甘深藏于院線,加速走向大眾市場,并在2023年更新品牌定位為“肌膚出問題,綻妍來救急!”,通過更直接的表達來加強和消費者的溝通。
然而,作為一個美妝消費市場的后入局者,前有“醫美面膜”鼻祖敷爾佳,后有重組膠原蛋白功效護膚的代表巨子生物等,在美妝市場競爭加劇的今天,綻妍生物的機會在哪里?
1、功效護膚時代的機會
創立于2015年的綻妍生物,在護膚品行業還是一個“新兵”,但依然能在競爭白熱化的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與功效護膚時代的到來脫不開關系。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中國敏感性皮膚診治專家共識》數據顯示,我國約36.1%女性存在敏感性皮膚問題。
除了“天生敏感”問題外,后天護膚習慣、環境因素等也讓不少原本健康的皮膚成為“敏感肌”。此外,玫瑰痤瘡、濕疹、特應性皮炎等皮膚病也困擾著不少人。
實際上,要維持皮膚穩定,除藥物治療外,用“皮膚學級”護膚品來進行保濕、抗炎、皮膚屏障修復等日常養護,更為重要。再加上年輕一代消費者對功效護膚認知增強,皮膚學級化妝品市場快速增長。
越來越多從醫院走出來的皮膚學級護膚品牌,憑借專業背書,在這一消費趨勢下成長為功效護膚市場的中堅力量。而綻妍正是其中一員。
(圖 / 綻妍生物官網)
綻妍品牌創始人張穎霆自1998年起,就涉足皮膚科藥品的銷售生產工作,先后就職于重慶華邦制藥、億帆醫藥等公司,常年和醫院、醫生打交道。
在從業過程中,張穎霆與許多皮膚科醫生有過接觸和交流,在溝通中發現,醫生在診療皮膚病時,通常會覺得光靠藥品無法完全解決肌膚問題,需要搭配科學的護理,比如使用功效性護膚品或者醫療器械類產品,輔助藥品進行皮膚病的治療。
基于此,張穎霆有了創業的想法。2015年,他創立綻妍品牌,定位為專注皮膚屏障修護。
張穎霆曾對媒體表示:“綻妍初創團隊的骨干成員,包括我自己,都是從事皮膚科藥品研發與銷售工作的,與皮膚科醫生交流非常多。”
憑借創始團隊在醫藥領域的積累,綻妍創立后,通過與皮膚科醫生、公立醫院的合作打開市場。
據張穎霆2023年接受C2CC傳媒采訪時透露的消息,綻妍產品已覆蓋近千家公立醫院,另外公司從2022年開始著力OTC渠道建設,已入駐包括泉源堂、一心堂、漱玉平民等在內的千家藥房。
發展早期,產品進入醫院渠道和OTC渠道,為綻妍提供了專業背書。
主創團隊背景和渠道優勢只是一方面,要進入醫院渠道、獲得醫生認可,自身的研發實力更為重要。
綻妍生物旗下擁有西安德諾海思和成都英普博集兩大研發平臺,3000多平米產品研發及配方實驗室,并掌握了重組貽貝粘蛋白、酶促和基因工程法合成生物活性多肽等多項核心技術。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在功效護膚時代,醫療背景+醫生推薦+重組貽貝粘蛋白等核心專利成分,就足以幫綻妍立起一個專業形象,斬獲一批核心用戶。
這是綻妍的機會。但遺憾的是,綻妍來的太晚,與同行頭部公司相比,差異化優勢也并不突出。
2、走出醫院,前狼后虎
醫院能為品牌提供專業背書,但要做大做強,走向大眾消費市場是必經之路。
2020年之后,綻妍陸續入駐Ole、萬寧、屈臣氏等知名連鎖門店,并積極參與電商大促。公開信息顯示,綻妍在2021年雙11,總訂單量同比增長300%、銷售額突破3000萬元。
不僅渠道向C端轉移,品牌定位和口號也在加速向消費者靠攏。
此前綻妍品牌口號是“專注皮膚屏障分階修護”,2023年底官宣全新品牌定位“救急肌膚問題”,并推出全新品牌口號“肌膚出問題,綻妍來救急!”,以更通俗、直接的表達,幫助品牌在消費者端傳播、打動消費者購買。
同樣是從醫院走出來的薇諾娜、可復美、敷爾佳,無一不是如此,奔向大眾市場,進入超市、賣場,在各大電商平臺打得火熱,一朝IPO,就能與傳統護膚品牌一決高下。
但這些品牌,要么比綻妍上市時間更早,要么更具特色和優勢,甚至二者兼備。
薇諾娜早在2008年就由滇紅藥業孵化出來,核心單品薇諾娜特護霜,推出多年長盛不衰,是很多敏感肌人群的必備神器。
可復美母公司巨子生物成立于2000年,并于2009年、2011年創建功效護膚品牌可麗金、可復美,巨子生物踩準重組膠原蛋白風口,是目前重組膠原蛋白皮膚修護、護理領域的本土最大規模上市公司。
敷爾佳品牌雖然創立時間較晚,同為2015年,但勝在創立之初就開辟了“醫美面膜”新賽道,被市場譽為“醫美面膜鼻祖”。而這種外觀像面膜的醫用敷料產品備受消費者青睞,因而跟風者眾多,在后來可復美、綻妍也研發出類似的產品搶占市場。
相比之下,綻妍的特色就“黯淡”了許多。這也意味著,想從醫院走向大眾市場要棘手許多。
目前,綻妍的產品系列眾多,有透明質酸系列、膠原蛋白系列、院線系列、痤瘡系列等多個產品線,但醫用修護面膜貼,是綻妍最為知名且銷量最大的產品系列。
從天貓旗艦店來看,銷量前5名的產品,除一款先試后買的速修精華小樣外,其他四款都是面膜類產品。其中藍綻妍(械字號藍膜醫用敷料)排在第一位,銷量9萬+。
(圖 / 天貓旗艦店)
“綻妍出名的是白綻妍(白綻妍醫用敷料,5片),多供醫院;藍綻妍(6片)也是械字號,主供電商渠道,價格低一些,還多一片。好多人都覺得藍色實惠,如果是從修復效果來看,我寧愿選白色。比較適合干皮 、敏皮、沙漠肌。”北京某醫美機構負責人李麗(化名)對「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表示,“但綻妍對油皮混合肌不友好,容易爆痘。”
“前幾年是醫院帶火了綻妍,后來產品沒什么主要特點,修復又不是王炸,一下子就被可復美(重組膠原蛋白)占據市場了。”李麗補充道。
(圖 / 白綻妍、藍綻妍,天貓旗艦店)
從這兩款產品的成分來看,均以透明質酸為主要成分,是醫用敷料中比較傳統和常規的成分。
對于綻妍的其他產品,李麗表示:“綻妍的洗面奶比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棄。修復功效的凍干面膜我覺得可以,有技術含量,冷萃凍干粉純度高。但是價格賣不上來,我們也不愿意賣,各大平臺一對比價格就是‘頭大’。”
同樣是修護類的凍干面膜,對比薇諾娜來看,在3月底非大促期間,原價210元的綻妍凍干面膜(5片)售價低至55元/盒,百億補貼后只要33.9元。但同期薇諾娜凍干面膜售價則是149元/盒。
( 圖 / 薇諾娜、綻妍天貓旗艦店)
在電商平臺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更低價產品,醫美機構賣不上價,自然就不愿意推薦這款產品了。
消費者趙娜(化名)之前因為去機構做醫美項目,在醫生的推薦下,用過綻妍的噴霧和面膜。“面膜就用過一次,用后感覺有點黏糊。對比起來,可復美就好一點。”她反饋道。
整體看下來,優勢和特點不明顯,沒有明顯的不可替代性,是綻妍的短板所在。
重組貽貝粘蛋白是綻妍的核心自研成分,數據顯示其具有較好的修復功效。根據綻妍生物聯合優麥醫生發起的《皮膚屏障修護問題臨床診療現狀調研》,在皮膚領域專業人士的認知中,貽貝粘蛋白對皮膚屏障修護的重要性位列TOP5。
即使在專業人士眼中,貽貝粘蛋白也僅排在第五名,市場份額可能更多集中在頭部成分上。更重要的是,脫離專業領域,普通消費者對這一成分的認知還很欠缺,市場教育任重而道遠。
3、做大主品牌是關鍵
自2019年以來,國貨美妝在功效護膚領域加速狂奔已有5個年頭,此外,美妝行業增速也在下滑。2021年,國內化妝品零售額4026億元,同比增長14%,而到了2024年,增速下滑至-1.1%。
美妝品牌的競爭,也從大單品,到單一品牌,現在已進入多品牌矩陣發展的階段。
在核心品牌市場認知依然需要加強的今天,綻妍也需參與到新階段的競爭中。
目前,綻妍生物旗下已有三大品牌矩陣,除核心品牌綻妍外,還有2018年成立的嬰幼兒皮膚問題護理品牌綻小妍、2020年成立的“刷酸”換膚類品牌德菲林。
基于創始團隊對皮膚修護問題的敏感性,綻妍早在2018年就針對嬰幼兒特應性皮炎(AD)等常見的嬰幼兒皮膚問題,創建了綻小妍品牌。
(圖 / 綻妍生物官方微博)
綻小妍針對嬰幼兒肌膚屏障脆弱等問題,創新性提出了“PAB(成膜保濕、舒緩刺激、屏障保護)”三重防護理念,并以乳酸菌發酵提取物等成分,來實現防御干癢、重固屏障等功效。
綻小妍和德菲林的發展邏輯,與主品牌綻妍相似,同樣植根于醫療渠道,再逐漸向消費端延展。在主品牌本身市場認知度有限的情況下,很難將關注度溢出到次一級品牌,實現聯動發展。
近年來,不少新興嬰童功效護理品牌都取得了可觀的成績。如薇諾娜推出的薇諾娜寶貝,2023年營收為1.50億元,同比增長47.5%;韓束母公司上美股份推出的一頁newpage,2023年營收為1.53億元?,同比大增498%?。
上述品牌的快速增長,無一不得益于主品牌已經建立的牢固市場認知和競爭壁壘。
第二增長曲線有待突破,而綻妍生物自身的組織效能也有待進一步優化和提升。
「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注意到,綻妍生物供應鏈采購數字化合作伙伴甄云科技官網發布的消息顯示,綻妍生物“信息化水平主要依賴于ERP系統和企業微信進行審批流程,而與供應商及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協同作業大多仍在線下進行,業務操作多依賴手工,效率低下且易出錯,影響整體業務運作。”
此外,甄云科技還認為,綻妍生物缺乏一個統一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各個基地的采購員使用不同的ERP系統,與集團統一的管理體系脫節,這不僅限制了信息的共享與整合,也阻礙了公司進一步的數字化發展。
作為合作伙伴,甄云科技的判斷雖是一家之言,但也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加強數字化運營能力,也將是綻妍生物接下來需要補足的短板。
在壓力下前行的綻妍,想象空間仍在細分領域。
據消費日報近日報道,綻妍生物憑借在重組貽貝粘蛋白領域的成績,獲得沙利文“中國重組貽貝粘蛋白護膚品領導者(按2024年銷售額計)”認證。
(圖 / 綻妍生物官方微博)
如何提升這一核心專研成分的市場認知,并借此做大主品牌綻妍,從而反哺次一級品牌,依然是綻妍生物需要突破的難題。
總體來看,在創業這條路上,綻妍用十年完成了在醫療端及產品研發的積累,轉向消費端的決心也不可謂不堅定,但面對著戰場更大、維度更廣、顆粒度更細的消費者市場,綻妍注定要打一場艱難的硬仗。
*注:文中題圖來自綻妍生物官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