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刀郎在此之前發了宣傳視頻,盡管刀郎過去的演唱會開一場爆一場,但當25萬人齊聚武漢體育館的一幕出現后,眾人還是驚呆了。
那可是25萬人,不是2500人,十幾年前的一次采訪中,大衣哥朱之文說自己家門口來了3萬人,當時很多人都認為他在吹牛,怎么可能呢?一個草根歌手怎會有如此強大的號召力。
誰能想到,十幾年后,即將年滿54周歲的刀郎,一聲令下,能夠吸引25萬粉絲齊聚武漢,這種號召力,我們在天王巨星身上都不曾見到!
而隨著武漢演唱會的成功舉辦,關于刀郎的三個謊言徹底藏不住了。
謊言1:刀郎的歌曲不具備審美特點
2010年某音樂盛典頒獎典禮上,評委主席那英以刀郎的歌曲不具備審美特點為由將其淘汰,讓刀郎與10年影響力歌手失之交臂。
拿不拿獎,刀郎并不在意,讓他無法接受的是:那英只是一個靠唱別人歌曲走紅的女歌手,不懂創作,怎能給他的原創音樂隨意貼標簽?
如果刀郎的歌曲不具備審美特點,怎能圈圈到2100萬粉絲?怎會出現場館內外10余萬人陪他一起唱一起哭?
老百姓的眼神都是雪亮的,民間也一直有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口碑的說法,老百姓認定的歌曲和藝人,才是真正能夠走得長遠的。
謊言2:刀郎的粉絲都是農民
前有那英的“喜歡聽刀郎歌曲的都是農民”,后有丁太升的“歌曲制作粗糙,歌詞媚俗”
在這些主流歌手和樂評人眼中,刀郎的作品是不入流的,只適合農民和城鄉結合部的人聽。
但從武漢體育館場外的情況來看,聽刀郎演唱會的不全是農民
雖說現在的生活好了,農民的收入水平也提升了,但讓他們花幾百塊,甚至上千塊奔赴武漢聽刀郎演唱會還是有難度。
既然這25萬人不全是農民,自然“喜歡聽刀郎歌曲的都是農民”這種說法就立不住了。
謊言3:中老年歌手沒有票房號召力
在開始線下演唱會之前,很多人唱衰刀郎,認為當下演唱會消費主力是年輕人以85后、90后、00后為主。
刀郎是1971年生人,他的粉絲基本上都是70后,80后,不屬于消費主力,都能選擇上萬人的體育館,很難出現滿坑滿谷的情況。
讓這些人沒想到的是,刀郎所到之處無過人滿為患,不管哪座城市,只要門票開售,基本上都是秒空
武漢體育館外的25萬人打破了之前廈門站的記錄,按照目前的熱度,25萬人也不會是刀郎的最好成績。
所以,喜歡刀郎的不全是農民,喜歡看刀郎演唱會的也不都是中老年人,刀郎的作品橫跨了好幾個年齡層,且風格迥異,適配度很廣。最后一個問題,如果刀郎去你所在的城市演出,在買不到票的情況下,你會去現場為他搖旗吶喊嗎?我們評論區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