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類型多種多樣,有慈祥和藹的、溫柔善良的、嚴慈相濟的、愛生如子的、學識淵博的,等等。但這些年的工作經歷讓我深知,作為一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讓每個學生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被重視。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作者 | 蘇秦 江蘇省沭陽實驗中學
剛參加工作時,我帶的班級多,學生人數也多,學生模樣與姓名難以對號入座,經常鬧張冠李戴的笑話。
為解決這一難題,我準備了一個本子,把學生的姓名逐個記錄在本子上,并隨身攜帶。
工作的第二學年第一學期,開學不久的一個傍晚,放學后我走出校門,看見校門口的石墩上坐著一個學生。他低著頭,神情有些呆滯。我不確定他是否是我班上的學生,便走上前詢問:“你是不是二(1)班的學生?”他抬起頭,靦腆地回答:“嗯。”看到他的面容,我下意識地喊出了他的名字。他聽后,原本呆滯的神情瞬間閃過一絲驚喜。恰在此時,這名學生的父親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趕來了。
說來也巧,第二天清晨在校門口,我又碰上了這對父子。自行車還未停穩,孩子父親的聲音便傳了過來:“老師,我家孩子說您已經記住他的名字了!”話語中滿是驚喜。再看這名學生,已經沒有昨日的呆滯模樣,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自信。
從父子倆簡單的言語和神情里,我頓時領悟:能夠脫口說出學生的姓名,這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實則蘊含著一種愛,一種讓學生感受到被重視的愛。
多年來,我跨學段、跨學科任教,帶過的班級難以一一細數,接觸的學生也如走馬燈般一茬接著一茬。但我始終保持著一個習慣,上課時除了教材、教案、教具之外,總要帶上一個A6規格的小號口袋本。本子里詳細記載著學生的姓名,記錄著課堂上學生的表現、每天上課的提問情況,還有作業完成狀況、違規違紀等信息。
每節課提問前,我都會對學生說:“老師對每一位同學都非常重視,你們也要重視老師,務必認真對待老師的提問。”
對于一些違紀的學生,我會將他們違紀的時間、內容以及姓名記錄在本子上,并且一邊記錄一邊對他們說:“老師既重視提問環節,也重視課堂紀律。課后,我會依據你們的改正情況和后續表現,決定是否與你們的父母溝通。”
從學生認真傾聽的神情可以看出,他們已經意識到了事情的重要性。實際上,課后真正需要與家長聯系的情況少之又少。
這個小本子采用黑色封面包裝,我一次性買了十幾個,一個本子差不多能用一學年。由于本子小巧又是黑色封面,他們便給它起了個有趣的名字——“黑匣子”。
有幾回,我把記錄著上一學年學生表現的“黑匣子”帶到后來任教的班級,向學生解釋:“老師十分重視大家的表現,記在本子上隨時都能翻看。”說著,我隨手翻開幾頁,大聲讀起來:“2023年10月12日,星期四,某班某某某在教室向某某扔紙團……”學生們聽得全神貫注,這時有個學生小聲嘀咕了一句,我隨之請他發言。他激動地站起來說道:“老師說的是真的,那個人是我姐姐的同學,現在讀高一。”借此機會,我鼓勵學生:對于各類事情堅持用筆記錄,這也是一種重視。只要予以重視,必定能收獲非凡的效果。
一學期結束,在我的班級從不會出現未被提問過的學生,隨手翻翻“黑匣子”,我便能找到每個學生的詳細情況,從而保證每個學生都有被提問的機會。
教師的類型多種多樣,有慈祥和藹的、溫柔善良的、嚴慈相濟的、愛生如子的、學識淵博的,等等。但這些年的工作經歷讓我深知,作為一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讓每個學生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被重視。感受到被重視的學生不會自暴自棄,而是會在這份重視中體會到教師的關愛,從而自我激勵,奮勇向前。
重視每一個學生,意味著上課時教師不能站在講臺前授課到下課,而要走下講臺,在教室來回巡視,在教室后方停留的時間應與在講臺前大致相當;重視每一個學生,要求教師備課時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確保他們都能學有所得;重視每一個學生,還要求教師批改作業時有的放矢,做到點對點,不能只做面子工程,忽略了里子的打造。
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被重視,體會到教師的關愛。說起來輕松,可真正落實到行動上絕非易事。我也清楚,自己目前所做的距離學生、家長以及社會的期望仍有很大差距,但我愿以此為目標,從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讓每個學生都能切實地被重視。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圖片 | AI生成
編輯 | 皮皮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