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反壟斷法是大國針對長和系的市場化手段運用,但都清楚是怎么回事,是非常嚴厲的警告;原定于 2025 年 4 月 2 日簽署的 228 億美元交易協議,在 3 月 28 日被長和集團緊急叫停。
不得不說,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
長和系決定出售巴拿馬港口的經營權,在去年九月信息就公開了,在特朗普上臺前就計劃出售,反映長和對地緣政治風險的提前判斷,決策本質是商業避險,從合法性上說沒有問題。但是,長和系解除了一個風險卻又陷入到另一個更大的風險,它低估了港口的戰略敏感度,低估了中美沖突的性質很可能會遠遠超出了商業意義上的沖突。
因為正常的港口管控,不論誰管,都要遵循國際秩序,正常情況下,不存在單獨給中國立歧視性規矩的問題,何況中美雙方都在批評對手是”典型的泛安全概念“。這恰好說明雙方不是在玩概念,都已經感覺到了對手的劍氣。也就是說,只有進入血與火的對抗時,巴拿馬運河才構成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商業安全”問題,那么,反過來說,一次合法的交易被提到了“愛國主義”的高度,它的背景語言是:戰爭的可能性。
既然是神仙打架,李氏家族已經難以兩全,不賣就要接受未來的風暴;賣了將貼上“賣國主義”的標簽,失去中國市場信任。在中國的歷史上,商人最好的選擇是陶朱公,不戀廟堂,三致千金,乘扁舟浮于江湖,李氏可以去加拿大做閑云野鶴了。
這場神仙架會打成什么結果?
要看特朗普會做到哪一步,這顯然不是一個區區商人能阻止的事,賣與不賣都不會影響格局,如果特朗普要收回巴拿馬,那就超越了中美沖突的范圍;2025 年 3 月特朗普已要求國防部提供 “軍事選項”,同時,美國也利用《巴拿馬運河條約》中的 “永久中立” 條款,宣稱有權干預運河安全,為軍事行動尋找依據,國資去巴拿馬也一樣是風險投資。
巴拿馬總統穆利諾多次強調主權不可談判,這等于說,主權之外的事可以談判,比如控制權。這是一個很弱的姿態,與當年鄧公的表態完全是兩回事,鄧公告訴“鐵夫人”:主權的問題不談判“,意思是香港已經沒大英帝國什么事了,“鐵夫人”出了大會堂就摔了一跟頭,鄧公的確是大國領袖的風范。
客觀地說,長和系的動作,把一場隱形的沖突面紗揭開了;未來巴拿馬最優選是放棄管轄權,守住主權。美國將在國際政治上丟分,全球輿論和拉美國家的反對或迫使美國采取更隱蔽的干預方式,但注定沒長和系什么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