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地理中的“矛盾現象”
? 光照≠熱量 ?
青藏高原光照強但熱量不足(空氣稀薄、海拔高),而四川盆地光照弱卻熱量充足(地形封閉)。 這類現象需結合大氣削弱作用和地形綜合分析。夜雨現象 ?
河谷地區夜間降水多于白天,如四川盆地、湟水谷地,成因包括山坡冷空氣下沉迫使谷底暖濕空氣抬升。
二、時間與運動的“隱性規則”
? 區時與地方時 ?
區時為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如“北京時間”是東經120°的地方時,而非北京(東經116°)的地方時。計算時需注意“東加西減”和日期變更線的疊加影響。? 太陽高度角與正午太陽高度 ?
太陽高度角全天變化,僅正午時刻達到最大值;正午太陽高度計算需結合緯度差公式(如直射點緯度與當地緯度關系)。
? 氣候要素與氣候因素 ?
氣候要素是結果(如氣溫、降水),氣候因素是成因(如緯度、地形)。例如分析農業區位時,需從光照(要素)推導緯度位置(因素)。? 鋒面氣旋判讀 ?
冷鋒雨區在鋒后,暖鋒雨區在鋒前;氣旋東部為暖鋒,西部為冷鋒(“東暖西冷”),需結合氣流方向判斷。
? 地殼物質循環 ?
巖漿巖只能由巖漿冷卻形成,沉積巖和變質巖不可直接轉化為巖漿巖。判讀循環圖時需注意箭頭方向(如變質作用需高溫高壓條件)。? 巖層新老關系 ?
沉積巖一般“下老上新”,但若存在斷層或褶皺,需根據切割關系判斷(如被侵入的巖層更老)。
? 太陽直射點軌跡 ?
軌跡與赤道夾角等于直射點緯度,且最高點對應回歸線(北半球為北回歸線,南半球反之)。? 地球自轉線速度 ?
赤道線速度最大(約1670 km/h),南北緯60°線速度減半,計算公式為:V=1670×cosφ(φ為當地緯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