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明確提出:任何企業、組織和個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紋身服務,不得脅迫、引誘、教唆未成年人紋身。
評論區網友集體點贊附議:不反對紋身,但未成年如果沒考慮清楚,可能會后悔。
因為未成年人思想不成熟,遇事易沖動。
而一旦紋身,不僅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還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14歲女孩小羽看到周圍人身上的圖案,覺得非??幔闷嬷伦哌M了街邊的一家紋身店。
看著兩條胳膊上花300元刺上的圖案,新鮮勁兒過去的她卻怎么也不敢將紋身露出來。
炎熱的夏天,她一直穿著長袖衣服,害怕自己變了樣的胳膊被看見。
但秘密到底還是被發現了,看著她兩條黑漆漆的胳膊,媽媽一時頭暈目眩。
“胳膊變成這樣,以后可怎么辦啊!”
因為紋身,原本學習優異的小羽不愿意再去學校,性格開朗的她也變得陰郁起來。
為了讓女兒的手臂和人生恢復原樣,媽媽帶她跑遍了醫院。
花了近3萬元后,醫生卻說:“徹底消除紋身需要2年多的時間,即便消除了,手臂也會留下永久的疤痕?!?/strong>
只因一時新奇,卻留下了永遠無法抹去的遺憾。
此事經報道后,網友們對此看法不一,有人認為紋身店應該詢問顧客年齡,如是未成年人應主動拒絕為其紋身。也有網友認為,小羽雖然是未成年人,但紋身是她自己的選擇,家庭教育也很重要,要教會孩子明辨是非,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燒包鴿鴿:人家說賠償、說洗掉,家長都不同意,而且是孩子自己去的,應該回去和孩子多溝通。
@hok:在沒有家長陪同下,嚴禁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務。
@養生達人:應該建立文身實名制。
@手撕雞:文身應該出示身份證。
@映日荷花:14歲了,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懶貓:家長也有問題,說什么孩子以前學習好,現在孤僻,這是文身的原因?應該從自身找找原因。
0 1
在孩子眼中,紋身既神秘又時尚
在很多青春期孩子的眼里,紋身就是時尚的風向標。
枯燥簡單的校園生活,讓他們對周圍一切與自己不同的元素感到好奇和向往。
河南鄭州,一名15歲的少年看著朋友皮膚上的花紋,覺得十分好看。
心動的他不僅把自己的胳膊紋成一條花臂,還將胸口也紋滿了圖案。
看著男孩布滿紋身的手臂,記者忍不住問:“紋身倒是沒什么,但未成年的你紋身后很多專業和工作選擇是受限的,你知道嗎?”
男孩低著頭小聲地說:“當時沒想那么多?!?/p>
十幾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體內的生長激素等等分泌旺盛。
這些激素除了能夠加速孩子的身體成長外,也會讓孩子的情緒變得激烈,而他們的大腦還未發育成熟,遇事總是容易沖動、不計后果。
他們并不知道,一時的沖動會給自己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一項統計數據顯示,80%的孩子紋身是因為叛逆,還有20%是出于好奇和從眾心理。
不論是叛逆還是好奇,這些孩子在做決定時,都不曾冷靜下來認真思考。
某平臺上有一個問題:未成年想紋身可以嗎?
一位網友留言說:“長大之后就會明白自己有多蠢!”
初中時,愛看小說、漫畫的她總是幻想自己能成為女特工或者反派組織的“女王”。
為了模仿漫畫中的角色,那時的她特別想在自己的額頭紋一只蝎子。
帶著滿腔熱情,她和紋身師軟磨硬泡,終于在右手虎口的位置紋上了一只蝎子。
“不明白當時為什么覺得蝎子很酷,這簡直是我的人生敗筆?!?/p>
青春期的沖動往往轉瞬即逝,當熱情退去,理智回籠,無數次午夜夢回的時刻,都忍不住想回到過去,打醒那個犯傻的自己。
熱情總會消散,潮流終會過去,但那些留在身體上的痕跡卻可能毀掉你的未來。
0 2
沖動只是一瞬,后悔卻是一生
吉林長春一名17歲的男孩在胳膊上紋了一個睜著眼的關公的圖案。
看到他手臂上的紋身,輔導員嘆了口氣:“這對你以后影響挺大的,很多工作你可能都做不了?!?/strong>
這讓原本欣喜的少年后悔不已,因為他壓根不曾在紋身前了解其中的危害和影響。
當他找到紋身店,想要洗掉胳膊上的圖案時,老板卻說:“我可以幫你洗,一直到洗掉為止,但所有的紋身店都不敢跟你保證不留一點疤痕?!?/p>
紋身不僅對未來前途產生影響,還會對人的身體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在視頻網站上看過一段關于紋身原理的視頻。
紋身并不是在皮膚表層進行的,而是將顏料植入皮膚之下。
用細針沾取顏料刺入皮膚,直達真皮層。
真皮之下,就是血管、神經、腺體和膠原纖維等組織。
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
即便沒有出現意外,紋身時,針的每一次刺入,也會給身體造成傷口。
當傷口出現,我們的身體會立即產生對抗炎癥的反應,召喚免疫細胞到傷口處修復受損的皮膚。
如此反復操作之后,紋身圖案才得以永久保留。
而如果想要去除圖案,必須用激光將每一個帶有顏料的真皮細胞擊碎,再由巨噬細胞進行清除。
然而,除了黑色,其他顏色都較難擊碎,這也是很多紋身無法完全去除的原因。
《皮膚的秘密》這本書,就從皮膚護理的角度明確提出:不要紋身。
因為紋身所用的顏料中可能含有鉛、錳等重金屬,以及砷、鋁、汞等有毒物質,這些物質不僅有致癌風險,還可能會影響下一代。
而且,紋身不但會引發皮膚炎癥甚至過敏反應,當皮膚松弛老化后,紋上的圖案也會隨之變樣。
對于未成年人而言,紋身的危害更是不可想象。
身體尚未發育成熟,皮膚的防御機制也尚不完善,紋身所帶來的一系列炎癥反應很可能會破壞本就不成熟的防御系統,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0 3
青春期的好奇和沖動
需要父母用愛來守護
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兩個未成年人結伴來到一家紋身店。
看著兩人稚嫩的臉龐,老板心生警惕。
得知兩人還未成年,老板拒絕了他們想要紋身的要求。
兩人在店里賴著不走,沒想到老板厲聲說道:“未成年紋身犯法,再不走我要報警了?!?/strong>
比起很多一心只想掙錢的老板,這樣的紋身師真的讓人敬佩,但畢竟只是少數。
想讓孩子遠離紋身,父母才是那個最重要的守護者。
CCTV12社會與法頻道曾播出過一期節目,叫《紋身之爭》。
節目中的男孩小杰因為紋身,被學校退學了。
造成這一切的源頭,卻是父親的一個耳光。
正處于青春期的他,覺得紋身很威風,于是跑去紋了一個小小的圖案。
看到他的紋身,火冒三丈的父親大聲詰問:“為什么要去紋身?”
面對這樣的父親,小杰害怕極了,戰戰兢兢地說:“我覺得這樣很酷,同學們都會怕我?!?/p>
他的回答讓本就惱火的父親更加生氣,揚起手重重地打了他一耳光。
少年本就叛逆,因為父親的一耳光,變得更加叛逆——你不讓我做什么,我偏要做。
挨打后,他不僅沒有認識到紋身的危害,反而跑到紋身店又紋了半截胳膊。
父親看到他的胳膊后,對著他又是一頓暴打。
而再次被打的小杰又跑到紋身店,將剩下的半截胳膊全部紋滿了圖案。
在與父親的對抗中,他的紋身也被學校發現了,學校立即要求他暫時休學。
為了能重回學校,小杰在父母的帶領下四處求醫,但消除紋身的過程十分漫長,更是一種難以忍受的煎熬。
“太痛了,就跟火在燒你的皮膚一樣。”
看著兒子一遍遍痛苦地清洗著身上的圖案,不知道他的父親是否有過懊悔。
父母效能創始人戈登曾說:“青春期孩子叛逆的不是父母,其實他們深愛著父母,他們叛逆的是父母錯誤的養育方式?!?/strong>
青春期的孩子,總是習慣性用叛逆來反抗父母的錯誤教育。
如果父母不曾察覺孩子的意圖,繼續用錯誤的方法教育他們,親子關系將會變得越來越疏遠。
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不是在孩子嘗試探索世界時一味地阻撓,而是跟孩子心平氣和地談一談。
孩子的好奇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孩子的好奇心時父母蠻橫的態度。
正如作家麥家所說:“陪伴青春期的孩子,說得難聽一點,就是陪伴一頭老虎,你得小心翼翼?!?/p>
乖巧聽話的是貓,兇猛獨立的才是老虎。
我們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向往一切未知,渴望去遠方冒險。
鎖在籠中固然安全,但森林才是他們的歸宿。
與其提心吊膽,我們不如在孩子對世界好奇時,陪他們一起探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