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特朗普宣布4 月2日是美國的“解放日”,宣稱這一天將載入美國史冊。究其緣由,4月2日是特朗普將正式向全球“選戰”之日,他認為美國能借此從“不公平貿易體系”中解脫出來,甚至將自身與華盛頓相提并論,妄言超越其歷史地位。特朗普覺得美國長期遭受貿易伙伴的“剝削”,企圖通過統一調整關稅稅率,使其與貿易伙伴對美稅率持平,以此重塑“美國優先”的貿易規則。
自特朗普重新執政以來,美國已先后兩次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上月4日宣布加征10%的關稅,本月4日又追加了額外10%。 對此,中國迅速展開反制措施,針對美國能源和糧食等部分產品加征10%和15%關稅,且這些加稅措施將嚴格執行,不會給予減免。這一連串的反制措施,讓美國“內傷”嚴重。然而,特朗普政府仍在打腫臉充胖子。3 月 25 日,美國再次將 50 余家中企列入 “實體清單”,擺出要與中國死磕到底的架勢。
與此同時,美方還加大了輿論攻勢。全球化智庫學術委員會專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黃亞生教授竟拋出三個荒謬至極的“建議”:一是要求中國主動改善與美國的關系;二是讓中國停止“支持俄羅斯”;三是中國放棄在南海的部署,并承認菲律賓對相關島嶼擁有主權。其字里行間的意思,就是勸中國先服軟,似乎只有這樣,美國才會“網開一面”。但這種言論完全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低估了中方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決心,意志與能力。
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中國的反制措施已經亮劍。例如,稀土出口管制再次升級,這一舉措直擊美國相關產業的要害。美國對華圍堵政策,不僅讓高通、美光等美企在中國市場份額損失了 40%,還促使中國在5G、人工智能等領域突破西方的壟斷地位,實現了彎道超車。對美國而言,對全球加征關稅必然推高美國消費品價格,增加制造業回流成本,進而加劇通脹壓力,甚至可能引發嚴重的經濟衰退和社會動蕩,因為關稅成本最終還是會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口中的“解放日”幾乎成了盟友關系的破裂之日。加拿大、墨西哥等盟友已經對美國的加稅措施實施報復性關稅,若這種反制持續下去,與美國的矛盾必將進一步激化。在烏克蘭危機后,歐盟對美國能源和市場存在依賴,新的關稅政策無疑將加劇歐洲國家的經濟衰退,使歐盟的處境愈發艱難,這極有可能促使歐洲尋求與中國及“全球南方”合作,重構貿易體系。再加上特朗普對美聯儲的干預政策,進一步破壞了美元的穩定性,全球擺脫對美元依賴的進程也將加速。可以預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最終只會落得個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下場。
要知道,脾氣誰都有,拿出來是本能,壓下去是本事,我們能笑著跟你講道理,但也能翻臉告訴你什么是規矩。面對美方的步步緊逼,中方立即實施有力反制,特朗普則有了妥協和讓步之意。3月23號,特朗普派親信、美國參議員戴恩斯訪華,在中方堅守立場、寸步不讓之后,三天后特朗普又改口說只要能達成 TikTok 相關協議,就“愿意減免對華關稅”。顯然,中方的反擊開始奏效了。
回顧歷史,在面對外部壓力和挑戰時,中國人從未有過“服軟”的先例。遠的不說,就拿近代中國來說,面對列強的侵略和壓迫,中國人民奮起反抗,歷經無數艱難險阻,贏得了民族獨立和解放。新中國成立后,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及其盟友,中國人民志愿軍憑借頑強的意志和卓越的戰斗精神,打出了國威軍威,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在新中國建設時期,面對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和技術壟斷,中國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成功研制出“兩彈一星”,奠定了國防安全的堅實基礎,在科技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
面對特朗普即將向全球“宣戰”,中方早就已經把話說開了:中國人民從來不信邪、不怕鬼,從來不吃霸凌霸道那一套,施壓、脅迫和威脅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對中國搞極限施壓,那是找錯了對象,打錯了算盤。美方如果真想談,就應該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磋商解決各自關切。如果別有所圖,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或者別的什么戰,中方將奉陪到底。中方不止一次強調,貿易戰的核心邏輯是“雙輸”,沒有絕對的贏家。但如果非要比較出一個輸贏,中國也絕不會是輸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