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弱勢群體
莫讓安全失守
獨居老人、留守兒童、殘障人士等屬于社會弱勢群體,對存在的危險、危害認知不足,一旦發生火災,自我保護能力顯得尤為脆弱。呼吁大家請多多關注弱勢群體的狀況,叮囑他們注意安全,多一分防范,少一分危險。
弱勢群體“弱”在哪里
老年人由于行動不便,反應遲鈍,致使在火災襲來時防救能力極弱;兒童則自控能力和判斷能力都比較差,玩火現象時有發生,出現緊急情況,容易不知所措,造成預想不到的后果。
“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日益增多,而對其自身消防安全狀況少有問津,家庭消防安全設施更是幾近于無。
一些普及性消防宣傳活動中,由于老年人長年閑居在家,很少走出家門參加集中式的消防宣傳活動,容易形成消防安全教育死角。
如何守護他們的消防安全
獨居老人
定期幫老人排查家中的火災隱患
及時清理陽臺和房屋前后可燃、易燃物品,平常要告知老人出門前要關閉電源開關、煤氣閥門。
勸導老人改掉臥床吸煙的習慣
提醒老人不要臥床吸煙、亂扔煙蒂,幫助老人戒煙。老人由于行動能力較弱、反應遲緩、身體素質差、自防自救能力不足,加之有的長期臥病在床,發生火災后難以成功逃脫。
勸導老人少在家中祭祀
很多老人喜歡在家中設佛堂和香爐來祭祖,應及時告知老人將煙火熄滅,不在周圍堆放可燃祭品,并勸導老人盡量少在家燒香拜佛。
舍棄家中廢舊電器
不少老年人一生節儉,對家中線路與電器抱有“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想法,電器發生老化或故障后仍不肯丟棄、更換,這些電器不檢修而長時間使用,家人又未對此引起重視,極易留下火災隱患。
向老人講解基本逃生技能
平時應多講解家中用火、用電以及吸煙、點蚊香等的火災危害性,加強老人的火災防范意識;要告知老人發生火災時,切忌貪戀財物,不要盲目救火,應迅速逃生自救,并及時撥打119報警。
留守兒童
教會孩子養成防火好習慣,教孩子認識火災的危險性,養成不玩火的好習慣,不玩家中的打火機、火柴等火器,不玩煤氣灶、插座、電器開關等危險物品。
教孩子學習防火和逃生的安全知識,爭取讓孩子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教會孩子報火警,教會孩子認識消防標志和消防設施,要保護消防設施、不能堵塞消防通道。
收好家中危險物品,避免孩子觸碰,收好家中的打火機、殺蟲劑、剪刀、熱水壺等易燃物品和危險物品,妥善保管藥品,不要放在孩子能觸碰到的地方,以防發生危險。
留意家中危險區域,要格外留意家中的門窗、陽臺、柜腳等可能對孩子產生傷害的危險區域,安全無小事,家長多留心!
時常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要時常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不給陌生人開門,不要靠近火源、熱水等,以防燙傷,不要隨意觸碰電線和電器,更不能用濕手或濕布觸碰家用電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戒指、鐵環、鋼圈卡手,欄桿卡頭,下水道卡腿,不在陽臺或飄窗玩耍,不在河邊、水塘等區域玩耍,以防溺水,遵守交通法規,不闖紅燈,遠離擁擠場所,避免擁擠踩踏。家長要明確告訴孩子哪些事情很危險、不能做。
一日三餐,按時吃飯,早晚按時作息,不要熬夜,正常作息能帶來健康的身體與積極的情緒。多與父母、家人、朋友溝通、交流,保持心理健康安全,有問題及時請求大人幫助。
殘障人士
殘疾人群要多記、多存幾個緊急求助電話,一旦遇上險情,可及時將求救信息向外傳遞。
提前購買一個銅鑼,和家人鄰居打好招呼,遇到火災,可敲擊銅鼓或呼喊求救。
準備防煙逃生面罩、應急手電等必要器材,即便一時無法逃脫,戴上面罩也可為救援提供時間。
可就近放置一桶水,方便火起時及時撲滅,也可將水澆濕被子或者將床單浸濕捂住口鼻,既可阻止火勢向身邊蔓延,還可避免窒息。
殘疾人群要熟悉工作生活環境,提前計劃逃生路線,記住安全出口,以便遇到火災時快速逃生。
預防火災 | 從我做起
關愛生命
加強弱勢群體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不讓鰥寡孤獨者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轉發就是救助
讓更多社區、志愿者和鄰居看見
一次敲門、一個報警器、一份清單
就能挽救生命
愿每一盞孤獨的燈火都能平安長明
1.
2.
3.
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