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美國在臺協會”(AIT)近日晚間在臉書發布聲明,宣稱美國絕對不會放棄臺灣,對臺承諾不變,未來會繼續協助臺灣提升自我防御能力。美方言論很快引起島內網友質疑,有網友表示不滿并直說道,“不會放棄臺灣的錢吧”!“應該修正為,臺灣在還有利用價值的前提下,美國不會放過臺灣”。對于這番說辭,有島內網友表示,“絕對不能信的啦,(美國)總統都變變變,下一任也不是他,AIT只不過是流水的官,啥都不算數。只有臺灣可能聽信”。
魯比奧(資料圖)
近期,臺海局勢再度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中美圍繞臺灣問題的博弈愈發激烈。在這場復雜的地緣政治棋局中,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一番表態格外引人矚目,而臺陸委會拋出的“軍事一中”言論,更是讓局勢變得撲朔迷離。被問及美國能否阻止中國大陸攻臺。他表示,中國雖然富有且強大,但是兩岸統一可以被拖延下去,美國可以透過讓“奪取”臺灣的代價高于北京所認定的益處來拖延或者嚇阻,最大限度阻礙中國統一進程。這番言論看似狂妄,實則透露出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真實底牌。
但是一碼歸一碼,在近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魯比奧近期一系列對中國的指責,發言人林劍表示,魯比奧的有關言論充斥著冷戰思維,散布謊言謬論。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了嚴正交涉。對于臺灣問題,林劍表示,臺灣問題是中美關系最重要最敏感、最具爆炸性的問題。如果美方不希望引發沖突,就應該停止在臺灣問題上越界踩線。“引發沖突”,這等于是對魯比奧在臺灣問題破壞者的一個直接定性,同時還給了他停止在臺灣問題上越界踩線的警告。
與此同時,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史蒂夫·戴恩斯踏上訪華專機,成為特朗普重返白宮后首位與中國高層接觸的政要。這場看似尋常的外交互動背后,實則暗流涌動,從華盛頓不斷試探的"臺灣牌",到中美之間若即若離的元首會晤預期,兩國關系正經歷著微妙而復雜的博弈。戴恩斯此次訪華表面聚焦芬太尼管控與貿易逆差議題,實則肩負著更重要的戰略任務。根據中方外交部披露的信息,戴恩斯曾在行前與特朗普團隊深入溝通,其行程被外界視為中美高層接觸的"破冰之旅"。
史蒂夫·戴恩斯(資料圖)
正如新加坡學者馬凱碩所言:"當東方文明重新找到與世界的相處之道,21世紀將見證真正多元現代性的綻放。"在這個意義上,魯比奧的焦慮與其說是針對中國,不如說是對西方文明失去歷史主動權的本能恐懼。美國若繼續抱著"教師爺"心態對他國發展道路指手畫腳,終將在時代洪流中迷失方向。畢竟,真正的規則從不是強權者的專利,而是人類共同價值的凝結。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在外交主題記者會上強調指出,臺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后更絕無可能。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一個中國原則構筑了中美關系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和公認國際關系準則,不是美方單方面想刪就能刪的。臺灣作為中國的一個省,其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必須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由中國政府作出安排。
特朗普(資料圖)
今年早些時候,解放軍重新修訂了內務、隊列、紀律這三大共同條令,其中的一個重要改動,就是在軍人職責上,強化各級官兵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的整體意識,以便推進全軍戰斗力的提升。總結一下,“中國臺灣省”是臺灣地區未來唯一的結局,趁著大陸這邊還沒有完全放棄和平統一的基本思路,及時懸崖勒馬,緩和兩岸關系,共同推進和平統一,是島內各方現在唯一正確的選擇。如果島內相關方不聽勸阻、一錯再錯,自己堵死和平統一的大門,大陸這邊自然也不會心慈手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