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殺晁蓋的是曾頭市史文恭還是小李廣花榮、雙邊呼延灼?箭頭上的毒藥是曾頭市自己炮制,還是獵戶解珍解寶提供,這也是個問題。
施耐庵在講述晁蓋中箭故事之前,有一首“定場詩”:“背后之言不可諶,得饒人處且饒人。雖收芒碭無家客,殞卻梁山主寨身。諸將縞衣魂欲斷,九原金鏃恨難伸。可憐蓋世英雄骨,權厝荒城野水濱。”
筆者看了一下自己的讀者地域與年齡、學歷分析圖,發現大多數都閱歷豐富、知識淵博,用的手機也有三成是五千以上的,所以這首詩就不用詳細解釋了,咱們還是直接進入正題——史文恭射殺晁蓋的三個“鐵證”細看起來并不鐵:如果毒箭殺手不是史文恭,那又會是誰?
金圣嘆是一口咬定宋江有“弒晁蓋”之嫌的:“風吹旗折,吳用獨諫,一也;戴宗私探,匿其回報,二也;五將死救,余各自顧,三也;主軍星殞,眾人不還,四也;守定啼哭,不商療治,五也;晁蓋遺誓,先云‘莫怪’,六也;驟攝大位,布令詳明,七也;拘牽喪制,不即報仇,八也;大怨未修,逢憎閑話,九也;置死天王,急生麒麟,十也。”
不同版本對晁蓋死前死后宋江表現的描述也不盡相同,最初的版本中,大風吹折晁蓋“認軍旗”后,確實只有吳用一人勸阻,宋江和公孫勝都一言不發,而且晁蓋在交代遺言的時候,先向宋江道歉:“賢弟莫怪我說: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后來的版本,增加了宋江勸阻晁蓋的話,卻刪掉了那句“賢弟莫怪我說”。于是看不同版本的讀者,對晁蓋之死與宋江的關系,也就有了不同的見解。
表面看來,“史文恭射殺晁蓋”,確實有三個“鐵證”,其一就是史文恭出場時的裝備:“教師史文恭彎弓插箭,坐下那匹便是千里玉獅子馬,手里使一枝方天畫戟。”
古典小說評書描述武將出場,一般都是先寫袍鎧體貌再寫戰馬、刀槍,攜弓帶箭都是放在最后,有的干脆就不介紹弓箭——弓箭是大將標配,無需介紹。
施耐庵先說不搶眼的弓箭,后說戰馬兵器,這極有可能是為后來晁蓋中箭埋下伏筆,就連一口咬定宋江弒殺晁蓋的金圣嘆,也批注“照后箭”——這“后箭”,豈不就是后來射在晁蓋臉上那支?
第二個“鐵證”,當然就是毒箭上“史文恭”三個字了:古達兵將在箭上寫字是慣例,因為這是戰后報功的主要憑證。
箭頭上寫字,是秦代李斯發明的記功和追責辦法,箭矢和刀槍上都有鑄造領導、工匠姓名和編號,軍隊發放的時候都有登記,所以誰射殺了誰,一看編號就知道,而江湖中人用的不是軍隊制式兵器,就只能自己在上面做記號了。
第三個“鐵證”,就是在梁山軍二打曾頭市的時候,晁蓋再度“出現”:“史文恭正走之間。只見陰云冉冉,冷氣颼颼,黑霧漫漫,狂風颯颯,虛空之中,四邊都是晁蓋陰魂纏住。”
如果晁蓋不是史文恭射殺,他就應該纏住真正的毒箭殺手——按照書中描述,晁蓋三魂七魄仍然留在曾頭市,并沒有跟隨身體一同回梁山,一直在附近游蕩著尋機報仇。
這三個“鐵證”,在金圣嘆看來,最不鐵的就是第三個:“見晁蓋之實式憑于盧俊義也。宋江一喜一惱,不善讀史者,疏之曰:喜者喜盧員外建功,怒者怒史文恭仇人也。善讀史者,疏之曰:喜者喜玉獅子歸來,惱者惱玉麒麟有功也。”
金圣嘆的意思是說,晁蓋把史文恭攆到盧俊義刀下,是要借盧俊義生擒史文恭,阻止宋江篡奪梁山領導權。
經金圣嘆這么一分析,第三個“鐵證”就變得不那么鐵了,咱們接下來再看第二個“鐵證”,也就是毒箭上的名字:箭頭上有名字很正常,有毒就不正常了。
史文恭在曾頭市,也就是個武術教官,也就是個外聘人員,他和曾長官是雇傭兵與雇主的關系,曾頭市滅了,史文恭可以另找工作,但是名聲卻不能毀了——史文恭在江湖上絕對算超一流高手,這樣的人都會很在意名聲,在箭頭上淬毒,那屬于下五門的伎倆。
史文恭能二十回合擊敗梁山馬軍五虎將中的霹靂火秦明,豹子頭林沖也未必是他的對手,晁蓋就更不用說了,這樣一個大高手,又怎么會在箭頭上淬毒?如果那一箭是史文恭所射,不可能只是釘在臉上,以他的力道,晁蓋的后腦勺應該冒出箭尖兒才對。
史文恭從頭到尾都沒有承認自己放過毒箭,施耐庵也沒寫史文恭出現在伏兵之中,于是誰都有可能用帶有史文恭名字的毒箭射殺晁蓋——梁山好漢有可能,曾頭市的壯丁也有可能,甚至曾家五虎盜取史文恭的箭矢“嫁禍于人”把史文恭綁在曾頭市的戰車上,也不是沒有可能。
史文恭肯定擅長射箭,他的徒弟曾升在后來的戰斗中一箭射中李逵大腿:“原來李逵但是上陣,便要脫膊,全得項充、李袞蠻牌遮護;此時獨自搶來,被曾升一箭,腿上正著,身如泰山,倒在地下。”
曾升箭射李逵之后,史文恭親自出馬單挑秦明,那一戰打得也很有意思:“約二十余合,秦明力怯,望本陣便走。史文恭奮勇趕來,神槍到處,秦明后腿股上早著,倒攧下馬來。呂方、郭盛、馬麟、鄧飛四將齊出死命來救。”
史文恭追擊秦明的時候沒有放箭,那一槍只戳大腿不戳后心,秦明落馬后他也沒有補槍,這說明史文恭既不屑背后放箭,也不想跟梁山結下死仇——他要真想取秦明性命,梁山那四個副將跑過來的時候,秦明早就被釘在地上了。
史文恭沒有義務跟曾頭市同生共死,江湖上講究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暗放毒箭這種事情,史文恭不屑做,也不肯做——壞了名聲,往后就不好找工作了。
第二和第三個鐵證細分析起來不那么鐵,第一個鐵證自然也就化了:史文恭確實會射箭,但射箭是高手必備技能,梁山好漢會射箭的也不少,總不能誰帶著弓箭,就說是誰射殺了晁蓋吧?
《三國志·卷三十八》記載了一件趣事:“時天旱禁酒,釀者有刑。吏于人家索得釀具,論者欲令與作酒者同罰。雍(簡雍,劉備的發小、謀士)與先主游觀,見一男女行道,謂先主曰:‘彼人欲行淫,何以不縛?’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對曰:‘彼有其具,與欲釀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釀者。”
除了這三個“鐵證”,還有宋江那個奇怪的夢,據宋江描述,晁蓋是來救他性命的,但做夢這種事情,全憑宋江自己描述,誰也不能進入宋江夢中去查證真偽,所以晁蓋在宋江夢中說了啥,只有宋江自己知道,是當不得證據的。
雖然三個“鐵證”都不鐵,但也不能因此說是宋江指使某位梁山好漢用帶有史文恭名字的毒箭射中了晁蓋,因為曾頭市為了“留住”史文恭,使出一些見不得人的手段,也是可能并可以理解的。
史文恭射殺晁蓋的“鐵證”不鐵,讀者諸君慧眼如炬,一定能回答最后的問題:如果史文恭是冤枉的,那么制造“史文恭毒箭射晁蓋”冤案的那個人,是曾頭市之主曾弄,還是梁山第二把交椅上的宋江?真正動手的,又可能是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