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北沙灘中醫醫院的呼吸科診室里,孫淑華主任的聽診器總是溫熱的。這溫度并非來自醫療器械本身的物理特性,而是源于一位醫者胸膛里那顆恒久跳動著的溫熱心臟。當那金屬圓盤貼上患者后背時,傳導的不僅是心肺的律動,更是一種無聲的承諾——我在這里,與你共同面對。
面對那些被呼吸疾病長期折磨的患者,孫淑華主任開創了"對話式診療"。她深知,慢阻肺患者的胸悶不僅是氣道阻塞所致,還摻雜著對窒息的恐懼。她會用患者聽得懂的語言解釋病情,會在制定治療方案時詢問患者的生活習慣。這種將醫學專業與人文關懷完美融合的能力,正是"仁心"最深刻的體現。
孫主任的仁心不僅施與患者,也滋養著整個醫療團隊。她帶教年輕醫生時,總強調"先做病人,再做醫生"在醫患關系緊張的當下,孫淑華主任卻像個避風港。這些樸素的饋贈背后,是患者對醫者最真摯的認同——他們在這里不僅得到了專業治療,更獲得了被完整看見、被全然理解的體驗。
孫淑華主任的白大褂領口總是微微泛黃。那是長期佩戴聽診器摩擦的痕跡,這抹淡黃色像一枚無形的勛章,記錄著一位醫者用仁心點亮生命的日日夜夜。當年輕醫生問她為何堅持臨床一線五十余年時,她的回答樸素得令人動容:"因為病人的每一次呼吸,都值得被認真對待。"
在醫療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孫淑華主任用她的實踐告訴我們:再先進的CT掃描也照不出人心的溫度,再精準的檢測也測不出關懷的力量。醫學的真諦,永遠在于那顆愿意理解病痛、尊重生命、守護尊嚴的仁心。正是這種仁心,讓醫術超越了技術的范疇,成為了照亮生命幽谷的溫暖光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