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海南作家崽崽推出著作《我們的三六巷》,該書以海南海口水洪村三六巷為故事發起地,背景設定在海南建省前后。十萬闖海人在海南掀起“下海”浪潮,很多外地人身無分文毅然上島,因為他們相信海南遍地都可以“搞錢”,本地人與外地人在海南這片熱土交匯,海南經濟呈現出光怪陸離的一面。
事實證明,很多企業家從海南這片熱土賺到第一桶金。在粗放型經濟發展之中,海南的野蠻生長犯下很多錯誤。個體繳納一筆昂貴的學費之后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而海南承擔這一切。
本書依然可以窺探當年經濟熱潮之下海南所發生的大小事。
3月29日,下雨,海甸島二東路的人民東里,這是一條老街坊道路,被淹
2013年,海南建省25周年。該書被改編為電影《三六巷》,以三六巷人吉仔,一個初生懵懂的少年視角,講述闖海人“可惜娘”的故事。吉仔受益于這個得體大方、敢打敢拼、三觀很正的“可惜娘”,他的愛更多出于敬畏。這更像是一種明喻,新生省會城市為了尋求更大發展空前,不得不擇良木而棲。該劇愛情戲份重,創業打拼內容省略不少,相對小說就很拉垮。
2025年,海南迎來發展歷史上第三次重大節點,自貿港建設封關之年。從自貿港建設宣布到如今一步步封關運營,隨著政策解讀及執行落地,民眾的狂熱趨于平靜。或許,一切都沒有當初過度解讀的那么美好,而如今海南迎難而上的勢頭,帶給海南的想象空間也沒有那么不堪。在一張白紙上書寫藍圖,只有腳踏實地把狂熱勁化為行動,或許這是彌補短板的最好方式。
在這個節點翻看這本書,抱著“以史為鑒”的目的,還是發現幾個有意義的話題,這是本書的價值體現。
01
海南人的性格
海南人隨遇而安、樂觀豁達、包容性極強。
海南形容生活的安逸,隨地插根木棍,都能散做一片綠意。在外地人眼中,海南人幾乎每天都在喝茶,他們大把的時間花在閑聊,這樣安逸的生活會讓他們忘掉詩和遠方,每一天與世無爭活在當下。
在《三六巷》書中,闖海人“可惜娘”光鮮亮麗,但是很多人身無分文,空手套白狼。海口三六巷人讓他們提前入住,賺錢了再交房租,吉仔的母親更是讓租客“可惜娘”一起過來吃飯。試問,全國的房客,有誰做到海南人這樣大度?
后來,“可惜娘”遭遇打胎,與男友分道揚鑣,吉仔愛上了這個身世不清的“可惜娘”,母親第一反應:撿到這樣一個寶,我的兒子是否配得上?
三六巷人抱著學習的心態,不拘泥世俗,并非唯金錢至上,海南人沒有過重的禮俗包袱,他們追求的是思維和眼界的拓寬,能夠放下身段去學習。
海南人看到外地人賺錢之后,他們的心態是“別人坐轎,我們抬轎”,甘愿為紅花配綠葉,這是典型的實用主義。所以,海南人不排外,如果說海南排斥外地人,那么他一定冒充海南人身份。
隨著新生代的海南人與土著之間交互越來越多,會說海南話的一代越來越少,他們視野開闊之后,誰又能想干抬轎的苦力活?
02
闖海人的發家密碼
每一次海南重大政策宣布的時候,海南房價率先啟動。現在的海口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過去房地產泡沫留下的影子。在濱海大道少年宮旁邊,有一個不溫不火的商場叫做生生國際百貨,這就是一個爛尾樓裝修而成,光鮮的商場依然掩蓋不了背后一棟高樓的繼續爛尾。可見當年的爛尾樓存量有多大。
在《三六巷》當中, “可惜娘”花三萬塊買了一塊土地(基本上到處找人借錢,租客找房東借錢,自己去炒地皮,這能想么),倒賣之后據說賺了一百萬。而這也成為闖海人的第一桶金。本書也略微做了提及,三六巷六哥參與倒賣汽車指標,被追責之后,款項被追回,后面他依然倒賣糧油,從事房地產開發等行業,但是路走歪了,生意場上遭遇“三角債”,這才卷入命案。
在海南建省之初,也正是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海南作為經濟特區享受特殊政策,包括進口商品免稅等優惠。
政策有了,很多人就鉆了政策的漏洞,這其中發生最大事件就是海南汽車走私事件。有關系戶弄到一張批文,倒賣一輛汽車就可以賺一萬元。全島陷入魔怔,汽車像潮水一樣進入海南,流向大陸市場,數量高達十萬輛,該案一度震驚全國。當時的主政官員雷宇受到嚴重處罰,被下降到廣東一個農業縣任副書記。后來,在“汽車走私案”清查中發現,雷宇個人從未倒過一輛汽車,受賄過一分錢。海南建省三十周年的時候,海南日報采訪過雷宇,理由是“海南人民想念他”。
汽車走私,房地產泡沫,這些都是當年轟動海南大事件。快錢來的太快,錢就不會值錢,于是很多人都會在海口過上聲色犬馬的生活,于是海口的夜總會服務當年都在全國都能排上前。
以炒帶來的經濟繁榮很顯然沒法支撐經濟的長遠發展,只會讓經濟發展走入畸形模式。如今,很多人期待海南開放博彩業,為海南經濟發展再添一把火,這可能么?
03
珍惜為地域寫作的作品
每一地方都應該有作家專注地域性寫作,早期劉恒《貧嘴張大民》寫出了北京胡同的普通人狡黠樂觀的一面,這是底層人的生活法則,道出一代北京人的辛酸歷程;陳忠實《白鹿原》寫農場宗法文慧及社會變革,《繁華》寫出上海弄堂的瑣碎的一面,以及時代變革之下的人物命運。人物的命運只有放置時代背景之下才會顯得立體生動。
《我們的三六巷》當中的人物跨度事件不太長,缺少時間跨度,人物的性格單一很多。相反,電影《三六巷》卻是以一個成功的吉仔衣錦還鄉的模樣追尋三六巷,跨度有了,受限劇本張力,人物形象依然沒有撐起來。
為什么海南人要讀,大概這里面海南話應用恰到好處,直抵海南人的性格率真一面。這也算作語言散發出來的獨特魅力,容易引發共鳴。
如果想追尋海南建省之年發生了什么,這本書就是一個很好的引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