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劉曉博
最近,杭州土地市場異常火爆。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里,杭州兩次創出單價地王,其中3月28日的新地王,讓杭州的土拍中樓面價最高紀錄躍居全國第三城,僅次于上海和北京。
不到半年時間,杭州單價地王實現從“5W+” 到“6w+”至“7w+”再到“8w+”的四連跳。
很多自媒體據此宣布:杭州已經晉級一線城市。
下圖就是杭州兩個單價地王誕生的地方,水電新村地塊和蔣村地塊。
上圖右下角的“水電新村”地塊,是3月25日拍賣的,濱江集團以52.03億元的價格競得,可售住宅的樓面價達到了7.74萬元/平方米,創出了杭州的歷史紀錄。
水電新村地塊處于奧體新城,配套好、有江景、城市界面新,是杭州近年來樓市的熱點地區,周邊豪宅林立。這塊地容積率為2.9,未來的產品大概率是大平層,估計售價當在每平米14萬元以上,個別特殊戶型甚至更高。
然而,水電新村的單價地王只當了不到4天。
3月28日,位于城西的蔣村地塊拍賣,經過102輪報價,被建發集團以34.34億總價競得,樓面價達到了驚人的8.8萬/平米,溢價率115.39%。
杭州蔣村地塊容積率只有1.1,建筑限高為20米米,未來的產品應該是聯排或者疊墅。
蔣村地處西溪濕地的北側,處于杭州規劃的城西科技走廊上,距離阿里總部只有4公里左右,周邊科技創新企業比較多。這塊地未來的產品,大概率賣給科技新貴們。
蔣村地塊的單價,超過了深圳土拍的最高紀錄——2015年12月,泰禾集團在深圳寶安區尖崗山拿地時創造的每平方米樓面價79907元(容積率1.9)。
深圳去年12月曾拿出一塊壓箱底的,位于深圳灣1號附近、粵海街道的好地,成交樓面價也不過70388元/平方米(容積率7.59)。
杭州樓市為何這樣火?
首先跟近年來杭州、浙江經濟的基本面比較好有關。
浙江以民營經濟發達、民富程度高著稱。正因為如此,國家把“共同富裕示范區”放在了浙江。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浙江全省新增人口近43萬人,其中杭州新增了10.2萬人。而且浙江是全國唯一的,所有地市人口都增長的省份。
今年春節前后杭州六小龍爆火,尤其是深度求索(DeepSeek)的出現,被認為是中國人工智能突破美國封鎖的標志性事件,引發了美國科技股地震和中國科技股價值重估。
很多人認為,“六小龍”的出現是一個里程碑,意味著杭州已經躋身一線城市,杭州的城市價值、不動產價值都應該重估。
那些錯過了科技股大漲的投資客,開始涌入杭州搶房子,尤其是搶豪宅。
一位長期研究杭州樓市的專家表示,目前杭州樓市投資氣氛熱烈,越是總價高、單價高的樓盤反而越受歡迎。在其他大城市以剛需客為主的情況下,杭州的這一輪買家的需求更多集中在單套總價1000萬到2000萬的豪宅上。
除了接連爆出新地王,樓市“打新”現象也在杭州重出江湖,最近有多個熱點盤中簽率逼近10%的低位,比如汀岸印月軒共加推104套房源,中簽率低至12%,并實現全部去化;溪聽曉月首開,中簽率約為17%;潮語映月軒最近一次開盤,中簽率僅14.4%。
總之,杭州樓市的“賭性”已經成功被激發出來,參與其中的不僅僅是杭州本地人,還有浙江各地市的投資客,以及外省投資客。
熟悉樓市發展史的人應該都知道,中國第一波炒房客就來自浙江,是著名的溫州炒房團。
1998年,中國啟動全面房改。但當時正好遇到了亞洲金融風暴和隨后長達4到5年的通縮期。精明的溫州商人們在此之前就積累了充足的財富,看到國家有意通過房改啟動城鎮化、拉動經濟,于是組團到各地炒房,一度受到各地歡迎,賺得盆滿缽滿。
而當前,正處于改革開放之后第二個通縮期。國家在全面支持房地產市場企穩,出臺了大量利好,比如降準、降息、降低首付比例,通過城中村改造、收儲、回購閑置土地等辦法,試圖激活市場。
在全國樓市萬馬齊喑的時候,杭州樓市一馬當先,率先匯聚了人氣。
浙江人不僅熱衷于在杭州買房,還熱衷于在上海買房。對于那些浙江普通地級市的成功商人來說,不僅要在當地建一棟私宅,還要到杭州和上海各買1套房子。
去年上海總價3000萬以上新建商品房成交套數,占了全國的60%以上,有相當比例就是浙江人購買的。在杭州,這種情況更普遍。
那么,杭州樓市真的還有巨大增值空間嗎?杭州樓市的回暖能帶動全國樓市回暖嗎?
我的看法是:杭州的確日益逼近一線城市,但它的總體實力,還達不到一線城市。而樓市的局面,也跟1998年到2002年的第一個通縮期有了本質不同。樓市想重回黃金時代,已經不可能了。
看一座城市的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看一個指標就夠了,這就是資金總量(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如果GDP是一座城市1年內創造的增量財富,資金總量則是它歷年創造財富以現金方式總留存,還包括了它吸引來的財富。
由于GDP太重要,所以反而不可靠,比較城市最好看資金總量。下圖截至2024年末各地資金總量一覽:
杭州的資金總量為7.95萬億,名列內地城市第五,跟廣州差距不大,而相對于成都的優勢比較明顯,幾乎相當于“成都+廈門”。
嚴格地說,只有資金總量超過10萬億,才能算一線城市。目前全國只有北上港深超過了10萬億,其中香港大約是16萬億左右。
所以杭州的綜合實力距離真正的一線城市,差距還比較明顯。
下面是主要城市在科技創新上的核心指標,科技研發投入和發明專利數量:
杭州跟北上深的差距都比較大,要成為名副其實的一線城市,杭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這不排除杭州在房價上先成為“一線城市”。
歷史上,賭性比較強的浙江人就創造過這樣的奇跡。大約在2010年到2011年前后,溫州這個普通地級市的房價,就一度超過了北京上海和深圳,成為內地房價最貴的城市。
但“亢龍有悔”,過去這些年,溫州樓市一直不溫不火,未能再創奇跡。而且溫州的城運也在高房價之后,一蹶不振。
如果杭州地價、房價上漲太快,一定會拉升其生活成本,降低對青年才俊的吸引力,影響城市競爭力。
不過,由于杭州每年出讓土地的規模都比較大,所以未來杭州房價很難像當年溫州那樣暴漲,如果上漲也是結構性的。部分核心板塊房價一線城市化,是杭州很難避免的趨勢。
這主要是因為浙江人太能賺錢了,而且賭性太強。
但樓市已經出現了歷史性拐點,這背后是人口的拐點,城鎮化率處于高位的拐點(未來增長空間不大了)。再想通過炒房獲得超額收益,難度越來越大了。
大城市核心區的優質不動產,未來仍然值得持有,值得作為家族資產之錨,這是沒有問題的。
杭州、上海接連出現地王,有助于全國樓市企穩、回暖,整體還是好事。但我想要告訴大家的是,無論是杭州還是上海,未來好房子非常多,所謂稀缺都是忽悠你的。
比如上海的風貌別墅,剛剛推出的時候供不應求。看到大家追捧,就搞出幾十個項目,個個都在核心區。目前,供求關系已發生了重大變化,坊間一直有傳言,上海在考慮取消這類豪宅的限購,以吸引全國富人來買。否則會發生什么,你懂的。
杭州的豪宅,也大致如此。只要能賣出去,就會一直供應下去,直到市場無法承受為止。
所以,無論是買杭州、上海的豪宅,還是北廣深的豪宅,都要立足于用,適度考慮投資。如果杠桿上的太猛,懷揣著炒的心態以小博大,風險還是不小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