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他對老婆多好啊!”—— 這句話,我們是不是經常聽到?
一個男人陪老婆逛街、下廚做飯、朋友圈曬個520紅包,就能收獲暖男、寵妻狂魔這種標簽。
但現實是,有些所謂的寵,只不過是精致包裝后的控制。
有些女人,被“寵”得連身體都不屬于自己。
表面恩愛,實則是生育機器
綜藝節目《尋情記》曾經上演了一樁離婚鬧劇,讓人看得背脊發涼,主角是一對結婚二十年的夫妻:田磊和錢佳雯。
田磊的寵妻人設,在朋友、家人眼中是沒得挑的,朋友圈里,他經常曬妻子做的飯,配文老婆辛苦了。
節日里,送鮮花、送禮物,表現得像個完美丈夫。
但誰能想到,錢佳雯竟然主動提出離婚,并堅決不肯回頭,更讓人驚訝的是,她在節目上公開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20年來,她懷孕了15次,其中13次被迫打掉!
原因?田磊一直想要個男孩。
這根本不是婚姻,這是一場生育游戲,女人似乎只能被動迎合
15次懷孕,13次流產,這不是疼愛,而是折騰,田磊不是沒錢養孩子,而是每次檢查出是女孩,就讓妻子流產,繼續試運氣。
但錢佳雯的身體,在這場漫長的生男游戲中被折騰得千瘡百孔,醫生都警告她:再流產,可能會大出血,甚至不孕。
這時候,田磊是怎么做的?他說:“我辛辛苦苦養著你,養著這個家,你生不出兒子還有理了?”
這是一個口口聲聲說愛老婆的男人嗎?
他以愛為名,控制妻子的子宮,操控她的生育權,把她的身體當成生育工具。
這個行為有多惡劣?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隱形虐待,指的是表面看似關心、愛護;
但實際上通過軟暴力手段控制伴侶,比如情感綁架、經濟控制,甚至用孩子作為要挾。而田磊,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別再神話“寵妻”了,關鍵是尊重
寵妻這件事,在輿論場上,早就變成了一種奇怪的表演藝術,我們見過太多男人打著寵愛的名號,干著實則控制、剝奪妻子權利的事情。
比如,一位老公每天堅持替老婆點餐,從不讓她自己選,理由是我懂你,結果,妻子忍了三年,終于崩潰:“我就不能自己決定吃什么嗎?”
還有更極端的案例,和田磊錢佳雯有一拼。
2011年,印度一檔節目里,一位女性阿米莎八年的時間里懷孕六次,六次都被丈夫強迫墮胎,只因性別檢測出是女孩。
阿米莎后來又懷孕了,跑到娘家生下了一個女孩,沒想到丈夫家人還毒打她,逼她離婚。
說回到田磊,為什么田磊敢這么干?說到底,是因為傳統觀念的加持,生兒子在某些人眼里,是男人的面子工程。
妻子生不了,問題一定出在女人身上,男人可以反復試,直到成功。這種邏輯,徹底把女性的生育權利踩在腳下。
在婚姻中,妥協可能會毀掉一切
錢佳雯妥協了20年,終于被榨干了,她決定反抗,提出離婚。
這時候輪到田磊懵了,因為田磊一直覺得自己很愛妻子,但他不明白的是,真正的寵愛,從來不是以犧牲對方的身體和意愿為前提。
一個人對伴侶好不好,不是看他節日送了多少禮物,也不是看朋友圈文案寫得多煽情,而是看關鍵時刻的態度。
她累了,他是否會照顧她?她痛了,他是否會心疼?她拒絕了,他是否會尊重?
如果一個男人連最基本的尊重伴侶都做不到,那他再會制造儀式感、再會寵,都沒有任何意義。
古話說,“相敬如賓”,表達的是夫妻雙方的尊重,古人尚能如此要求,但到了現代,在一些家庭里,女性的生育權卻被剝奪殆盡。
她們的子宮被當成家庭繁衍的工具,她們的身體被反復透支,而這一切,往往被包裝成愛。
醒醒吧,真正的愛不是控制
當我們在夸一個男人“寵妻”的時候,不要只看表面,而是要看看他否真正把妻子當成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功能。
如果寵只是另一種形式的枷鎖,那這種愛,比冷暴力更可怕。
20年懷孕15次,打胎13次,這樣的“寵妻”,我們確實不敢恭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