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臼廟村,位于寧波市海曙區(qū)洞橋鎮(zhèn)西北,東邊與程家村相連,南臨鄞城大道,西北面與鄞江鎮(zhèn)東興村相接,村委會駐石臼廟,故名。轄里龍江、陳家山頭、葛家灣、川堂、莊家5個自然村。
石臼廟村,南宋時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屬光同鄉(xiāng);民國三十五年(1946)9月屬章遠鄉(xiāng),1950年5月屬仲夏鄉(xiāng);1954年10月為芝龍高級社,1956年隸建豐鄉(xiāng);1961年劃分為兩個大隊,即川堂、莊家、陳家山頭三個自然村為“川莊大隊”,葛家灣、里龍江二個自然村為“葛里”大隊;1967年兩個大隊合并為“向陽大隊”;1983年更名為石臼廟村,隸屬鄞縣洞橋鄉(xiāng);2016年劃歸海曙區(qū)洞橋鎮(zhèn)管轄。
石臼廟村文化長廊,上面有村落簡介、歷史沿革、大事記、姓氏源流、歷史遺存、石臼廟來歷、傳說故事等,外來人員通過文化長廊能了解到石臼廟村的歷史和傳說故事等。這個要比其他許多村做得好,很多村莊都把這些內(nèi)容放在村文化禮堂里,而文化禮堂平時都是大門緊閉,像我們這樣的外來人員根本無法看到。
石臼廟,《鄞縣通志》記載:民國民正鄉(xiāng)里龍灣,祀晉抱樸子葛洪,宋時建,清光緒丙子(1876)重修,歲時九月九日演戲敬神。錢志(乾隆《鄞縣志》)作葛仙翁祠,光緒志謂昔葛氏煉丹藥日在焉,故名石臼。葛洪,東晉丹陽郡句容(江蘇句容)人,著名煉丹家、醫(yī)藥學家。這是異地新建的石臼廟。
在村里問了好幾個村民,老石臼廟在哪里?他們都說老石臼廟早沒了,原址在村委會附近。結(jié)果,來來回回在村委會附近找了好久,才找到這幢房子。
看到屋脊殘存的脊獸,可以確定這幢房子就是“老石臼廟”。
原石臼廟,由前大殿、兩廂、戲臺和后大殿組成,今僅剩后大殿,其余均已拆毀。石臼廟后大殿,清代建筑,坐東北朝西南,為單檐硬山頂高平房,面闊五開間。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登錄點。
這個應該后大殿的金柱,非常粗,柱礎(chǔ)也很大。
柱上還有標語(抗日戰(zhàn)爭時已經(jīng)在石臼廟內(nèi)辦學,解放后一度停辦,60年代初又開辦,這里也曾是芝龍大隊辦公地。
莊家自然村,莊姓始祖,自福建遷居來,以姓得名。
莊家古民居,坐北朝南,現(xiàn)存建筑由門樓、堂前、東廂房和東側(cè)院落組成。
堂前和東廂房
莊家合房民居,原為莊家堂前東側(cè)院,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登錄點。
莊家合房民居,民國建筑。坐北朝南,由門樓、正房和東廂房組成。
門樓上有“茂松”兩字,這應該是“竹茂松苞”吧。不知為何寫在石灰后面的磚上?
門樓位于南墻東側(cè)
正房面間三間一弄,弄堂位于東側(cè)。廂房位于天井東側(cè),單開間。
這看上去好像是“雞冠花”
莊家古民居
莊家古民居,坐北朝南,由前后兩進組成。
莊家古民居
莊家墻上標語
莊家墻上標語
川堂古民居,坐北朝南,里面建筑多數(shù)已改建,只剩門樓和東廂。
川堂古民居,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登錄點。
川堂古民居,民國建筑。坐北朝南,由正房、古井及前后天井組成。正房面闊五間一弄,第二層樓面設(shè)陽臺,施胡琴木欄桿。
葛家灣,村民主姓葛,村附近河道彎彎曲曲,以姓及地形得名。
葛家灣姜乾房民居,建于1926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登錄點。
姜乾房民居,主體建筑坐北朝南,由石庫門、正房和西廂房組成。正房為重檐硬山頂樓房,面闊三開間,西廂房與過廊位于天井東西兩側(cè)。
西廂房為一開間平房
葛家灣民居,俗稱六戶頭,清末建筑,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登錄點。
主體建筑坐東南朝西北,由正房及兩廂房組成。正房為重檐硬山頂樓房,面闊四間一弄。
葛家灣民居
“忠”
里龍江自然村,村民主姓黃,明末清初從西門遷來。村旁有條河,名里龍江,故名。
里龍江橋
石臼廟黃家民居,位于里龍河自然村,建于1932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登錄點。
主體坐北朝南,由石庫門、正房和前后兩天井組成。
正屋為重檐硬山頂樓房,面闊三間一弄。
檐廊西側(cè)設(shè)拱形門
里龍河黃家民居
陳家山頭(陳山)自然村,村民主姓陳,以山得名。
據(jù)村民介紹,明朝楊尚書(楊守陳)墓就在陳山附近,原來墓道上的石人、石馬等都被推進了邊上的水池里,水池被填埋后成了田地,現(xiàn)在村民耕地的時候還會碰到下面的石刻。 楊守陳(1425-1489),西楊村人,景泰二年中進士,后授南京吏部右侍郎,是明代楊家一門三尚書之一,其墳墓就在石臼廟山東面山腳。
“*高水長”,應該是“山高水長”,左邊落款為小跛翁萬經(jīng)。萬經(jīng)(1659年-1741年),字授一,號九沙,自號小跛翁,鄞縣人,萬斯大之子(萬斯同侄子),擅長隸書,為清前期隸書名手。萬經(jīng)幼年即隨父從黃宗羲學,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中進士,為翰林院庶吉士。
這也是墓上的石刻,不知這些石刻是哪座大墓上的?
參考資料《寧波市鄞州區(qū)地名志》、《鄞州區(qū)三普資料》、《村中宣傳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