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蔣緯國去世,臨終叮囑妻子:“與石靜宜合葬”,石靜宜是誰?蔣緯國的第一任妻子是石靜宜,兩人是通過自由戀愛結合的,在為期8年的婚姻生活中,兩人的感情可謂是舉案齊眉。
剛與石靜宜成婚時,蔣緯國還只是青年軍中的一名營長,對于深愛著自己的妻子,蔣緯國曾一臉幸福地回憶道:“她一個富家小姐,每天跟著我到處跑,隨身攜帶的只有爐子和鍋子,她每天都會煮飯和做菜給我吃,從未有過任何怨言!”
蔣緯國和石靜宜的感情一直非常深厚,即使在石靜宜去世后,蔣緯國仍對她念念不忘,甚至在臨終前,仍掛念著石靜宜……
一、出身顯赫、火車結緣
蔣緯國和石靜宜相識于1944年,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兩人的愛情卻充滿了浪漫的情調,令身邊眾人感到羨慕。
蔣緯國曾先后在德國和美國留學,并于1940年返回祖國,投入到抗日戰爭中,以少尉排長的身份奉命駐守潼關。
相比于蔣緯國的家世,石靜宜的家境并不遜色,父親是富甲天下的企業家石鳳翔,其擁有的財力可以在全國排上名號。家境優渥的石靜宜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曾就讀于西安尊德女中,熟練地掌握了英語,這在當時是極為難得的。
中學畢業后,石靜宜順利考入國立西北大學,出于對聲樂的熱愛,大學畢業之際,石靜宜決定前往音樂專科學校,學習聲樂和鋼琴。
石靜宜在湖北省孝感市出生,年幼時跟隨父親來到西安古城,江南的美景孕育出了石靜宜的秀美,西安的風情造就了石靜宜的溫婉。
由于在家中排行老二,石靜宜也常被人稱為“二小姐”,姐姐石淑儀同樣是一位才貌雙全的女性,畢業于北平的清華大學。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石淑儀和石靜宜姐妹兩人的遭遇極其相似,兩人都擁有過幸福的婚姻,卻又都是因難產而死。
石靜宜雖是大家閨秀,卻從不矯揉做作,更不以富家千金的身份而感到自豪,反而更像是一位樸素的鄰家姑娘。
就讀小學和中學時,由于學校離家較遠,石靜宜每天都會乘車趕路,在距離學校幾百米時,石靜宜總會提前下車,像其他同學一樣,步行進入學校,為了就是不讓同學疏遠她。
抗日戰爭爆發時,石靜宜與愛國學生一齊走上街頭,進行文藝表演,一邊籌集抗日經費和物資,一邊喚起民眾的抗日愛國意識。
出身豪門的石靜宜性格活潑不輕浮,著裝得體不夸張,正如蔣緯國回憶中所說,石靜宜對物質生活的需求并不講究。
對于石靜宜的個性,蔣緯國曾中肯地評價道:“我們兩個在西安相識,她大方開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家境條件優渥,卻有一股平民姑娘的風范,這正是我喜歡的女性的模樣!”
談及蔣緯國和石靜宜相識的過程,蔣緯國始終忘不了那一天的場景,在一列從西安到潼關的火車上,兩人的愛情悄然萌生。
1940年,蔣緯國前往西安旅游,在乘火車返回部隊時,坐在了石靜宜的旁邊,蔣緯國被美麗又穿著時髦的石靜宜吸引。
魅力十足的石靜宜全神貫注地讀著英文報紙,大家閨秀的氣質由內而外散發出來,蔣緯國便有了與石靜宜搭話的想法。
“小姐,能將你手中的報紙給我看看嗎?”蔣緯國微笑著詢問道。
石靜宜抬頭瞥了蔣緯國一眼,看著這位級別并不高的軍官,石靜宜不相信蔣緯國能看懂英文,便略帶輕蔑地說道:“先生,對不起,我這份報紙是英文的,怕是你看不了!”
蔣緯國解釋道:“我知道是英文報紙,我就喜歡讀英文報紙。”
面對不卑不亢的蔣緯國,石靜宜的內心依舊充滿質疑,他真的能看懂英文?石靜宜半信半疑地將報紙遞給了蔣緯國。
表示過感謝后,蔣緯國端著報紙,流利地讀了起來,聽著蔣緯國正確的發音,石靜宜又吃驚又好奇,忍不住仔細打量了蔣緯國一番。
借著報紙中的內容,石靜宜主動與蔣緯國交談起來,從石靜宜的口中,蔣緯國得知眼前的這位大學生,正是西北紡織大王的女兒。而石靜宜也得知了蔣緯國的身份,這位穿著軍服的初級軍官,原來是蔣委員長的二公子,懂得英文自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這次意外的相遇,不僅讓蔣緯國和石靜宜互相了解了彼此,兩人談吐中散發的涵養和理想,也讓彼此之間產生了傾慕之意。
二、結為夫婦、難產而死
大女兒石淑儀的去世之后,石鳳翔夫婦便將所有的愛,傾注在了小女兒石靜宜的身上,經常帶石靜宜出入各種場合。
1944年初,石鳳翔在西安舉辦宴會,招待國民黨空軍部隊的將官,而這場宴會的總接待正是石鳳翔女兒石靜宜。
此時的蔣緯國是胡宗南屬下的一名連長,因為與陸空聯合作戰組織有公務的往來,蔣緯國也在被邀之列。再次相遇的蔣緯國和石靜宜,沒有再掩飾內心中的喜歡,當晚的宴會上,兩人在一起交談了許久,并由此墜入了愛河。
30歲的蔣緯國已經滿足蔣介石規定他結婚的年紀,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相戀的兩人決定將此事匯報給了家中的父母。
蔣家和石家門當戶對,蔣介石和石鳳翔不約而同地認可了這門婚事,蔣介石給蔣緯國發電報說:“石門婚事,可結合!”
1944年的冬天,在胡宗南的主持下,蔣緯國和石靜宜在黃埔分校的常寧宮舉行了婚禮,兩人的婚房便是胡宗南的招待所。
婚后不久,蔣緯國帶著石靜宜來到了漢中的軍營,這便是文章開頭,蔣緯國口中的婚后生活,兩人在艱苦的條件下相濡以沫。
抗日戰爭勝利后,蔣緯國和石靜宜度過了一生中最歡快的時光,兩人經常參加各種各樣的舞會,這也埋下了兩人的悲劇。蔣緯國曾遺憾地說道:“靜宜第一次流產,就是由于跳舞導致,她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回到家后才發現流產!”
這次流產之后,石靜宜的身體便受到了損傷,無論她如何小心,仍然會出現小產的狀況,一連七次均是如此。
常年生不出孩子,石靜宜在蔣家頗受指責,被迫開始追求物質上的滿足,對于一些外國的日用品,更是極為追捧。
有一次,石靜宜過生日,單從法國購買衣物,就花銷了800兩黃金,奈何娘家家大業大,蔣家人也不好多說什么。
然而,這一切都隨著蔣介石敗退臺灣而宣告結束,石鳳翔跟隨蔣介石來到臺灣時,將大部分產業留在了大陸,只將上海分廠的一部分帶到了臺灣,石靜宜的家境一落千丈。
蔣緯國在部隊中的薪資微薄,雖然滿足不了石靜宜的開銷,但是,蔣緯國可以利用職務便利偷運一些外國產品,這令石靜宜刮目相看。
1952年,石靜宜第九次懷孕,這次的孕育過程是順利的,胎兒不僅沒有小產,還達到了預產期,石靜宜的壓力驟然減輕。
石靜宜預產期是9月15日,正與蔣介石的70大壽重疊,石靜宜想著以憑借這個孩子,緩解蔣家人的詆毀,討得蔣介石的歡心。
對于將近中年的蔣緯國來說,昔日的宏圖大志,早已成為過往云煙,即將成為父親的他,有了很重的責任感,對石靜宜愈發體貼。
9月初,蔣緯國奉命前往美國考察,臨行之前,蔣緯國將即將生產的石靜宜安排到了一家貴族醫院,并奉上了耐心的安慰。
住進醫院之后,石靜宜有些急躁,反復催促醫生打催生針,盡管醫生表示預產期還沒到,可是,早已經等不及的石靜宜堅持要打。
面對蔣家二少爺夫人的請求,醫生只得乖乖聽命,小心翼翼地打了催生針,沒過多久,石靜宜的身體就出現了不適的癥狀。
醫生連忙趕來診斷,發現石靜宜的心跳不斷加速,不得不將石靜宜送往了急救室,雖經盡心竭力的搶救,終沒能挽救石靜宜的生命。
石靜宜之所以要這么做,就是為了在蔣介石壽宴當天,將孩子交到蔣介石的手中,卻沒想到適得其反,還害了自己。
蔣介石一大家人圍在壽宴的桌邊,聽著這個令人痛心的消息,完全沒有了祝壽的喜悅,每個人都露出一副哭喪的模樣。
身在美國的蔣緯國得知訊息后,匆匆地返回臺灣,卻沒能見上石靜宜最后一面,只看到了家中靈堂上石靜宜的遺像。
當時,閻錫山也趕來吊唁,見到蔣緯國后,閻錫山沉重地說道:“公子,節哀順變吧!”蔣緯國暗自承受痛苦,默不作聲。
石靜宜的離世,對蔣緯國的打擊十分大,為了紀念過世的妻子,蔣緯國拿出所有的積蓄,在臺灣創辦了兩所女子學校。
三、另得新歡、臨終遺言
1953年,石靜宜的喪期已過,心情有所緩解的蔣緯國,準備再次趕赴美國,進入陸軍防空學校飛彈班進修。在此期間,經過好友戴安國的牽線,蔣緯國在美國的唐人街,結識了中德混血美人邱愛倫,并為邱愛倫的美麗所折服。
當天,在蔣緯國下榻的中華飯店中,美國舊金山的市長正在宴會廳中舉辦大型宴會,美國各界名流均在其中。
戴安國拉著蔣緯國步入宴會,來到了邱愛倫的面前,就在戴安國介紹之際,蔣緯國已經深陷邱愛倫的魅力之中。
中德混血的邱愛倫有東方人的典雅和端莊,也有西方人的輪廓和深邃,看著目不轉睛的蔣緯國,邱愛倫禮貌地伸出了手。
蔣緯國回過神時,邱愛倫已經收回了手,蔣緯國不知所措,只能尷尬地解釋道:“對不起,小姐,您的魅力讓我失禮了!”
宴會結束之際,蔣緯國難以忘記邱愛倫,便向邱愛倫提出了一起喝咖啡的要求,卻被邱愛倫禮貌地拒絕。
望著邱愛倫離去的背影,蔣緯國按耐不住想要追求邱愛倫的欲望,返回軍校后,蔣緯國給邱愛倫寫了幾封情書。
然而,蔣緯國的愛意并沒有得到邱愛倫的回應,這令蔣緯國懊惱不已,不得不求助于好友戴安國,戴安國決定幫助蔣緯國。不久后,戴安國來到了邱愛倫家,準備找邱愛倫談一談,卻遭到了邱愛倫父親的反對,原因出自戴安國的父親戴季陶。
戴季陶是蔣緯國的生父,與蔣介石互成兄弟,名聲并不好,邱愛倫的父親曾受到戴季陶的威脅,便不允許女兒見戴安國。
可是,邱愛倫卻不管父親口中所謂的政治,決定見一見戴安國,從戴安國的口中,邱愛倫了解到了蔣緯國的人品。
年方20的邱愛倫相信了蔣緯國信中的真情,雖然對蔣緯國有幾分好感,但是,邱愛倫還是以在學習畫畫為由,委婉地拒絕了蔣緯國。
1954年,蔣緯國學成返回臺灣,在臺灣的“國防部”工作,政務的繁忙,沒有組織蔣緯國堅持給邱愛倫寫信。
直到有一天,蔣緯國收到了邱愛倫的回信,這封讓蔣緯國欣喜如狂的信中寫道:“三月,我將飛往櫻花盛開的東京。”
第二年開春,蔣緯國乘坐飛機來到了東京,在櫻花樹下,蔣緯國見到了心心念念的邱愛倫,兩人愛戀從此確定。
經過兩年的交往,蔣緯國和邱愛倫的愛情,得到了雙方家長的同意,兩人在櫻花盛開的東京,舉辦了跨國婚禮。
1961年,邱愛倫為蔣緯國生下了一個兒子,這便是后來的蔣孝剛,45歲的蔣緯國中年得子,心情一片大好。
邱愛倫與蔣緯國結婚后,跟隨蔣緯國在臺灣生活了一段時間,然而,邱愛倫并不喜歡蔣家的生活,甚至感到十分拘束。
蔣緯國常年忙于軍中事務,很少陪伴邱愛倫,而蔣家中的繁文縟節,更是讓習慣西方自由的邱愛倫無法忍受。
蔣孝剛出生后不久,邱愛倫就返回了美國,與蔣緯國分隔兩地,為了見到妻子,蔣緯國常年奔走與臺美,被人稱為“太空人”。
蔣緯國與邱愛倫的夫妻生活充滿了曲折,但是,蔣緯國的仕途則更為“坎坷”,蔣經國不斷“打壓”蔣緯國。
1997年9月,身患多種疾病的蔣緯國染上了肺炎,導致了呼吸系統的衰竭,81歲的蔣緯國在臺北病逝。
蔣緯國臨終之前,抓著邱愛倫的手說:“我去世之后,請務必將我與靜宜合葬在一起!”邱愛倫含淚答應下來。
按照蔣緯國的臨終遺言,邱愛倫和蔣孝剛將蔣緯國的遺體,葬在了臺北六張犁山,這里正是石靜宜的墓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