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梨園病蟲害監測及綜合防治措施
付靜靜
黃金梨作為桐柏縣的特色水果之一,以其優良的品質和口感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目前,黃金梨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尤其是在安棚鎮和埠江鎮等地,形成了集中連片的種植基地,種植面積穩定在 1.5 萬畝,畝產量在 5000 ~ 6000 斤,市場價格約 5 元 /kg,每畝梨樹的總收入可達 1.5 萬元,扣除種植成本 3000 元后,純利潤約為 1.2 萬元,經濟效益顯著。然而,在黃金梨的生長過程中,病蟲害的危害,對產量和品質構成了嚴重威脅。利用無人機監測梨園病蟲害,高效便捷,能迅速覆蓋整個果園,監測效率高,且可短時間內多次飛行,實時獲取病蟲害信息,為及時防治創造條件。同時,該技術無破壞性,利用遙感技術避免了對果園環境的破壞,保護了生態系統的完整性。高精度傳感器如高光譜、多光譜、紅外等能捕捉果樹光譜信息,精準識別病蟲害種類、分布及嚴重程度,有助于制定針對性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1 無人機遙感監測梨園病蟲害方法
1.1 無人機平臺
在梨園病蟲害監測中,常用的無人機類型主要為多旋翼無人機,具有航速姿態可調、飛行穩定、能夠定點懸停等優勢,適用于定點重復獲取多尺度、高分辨率的病蟲害監測數據。搭載多光譜相機、高光譜相機、數碼相機、熱紅外相機、激光雷達等傳感器獲取果園的遙感影像、視頻等數據。
1.2 監測流程
確認飛行任務區域及申請空域;查詢地理、天氣環境信息;選擇并調試飛行與地面設備(無人機飛行平臺、機載傳感器、遙控器、導航等),以及檢查電量、是否能正常工作,是否攜帶其他設備,如輻射定標板等。現場組裝、調試、連接飛行與地面設備;根據任務區域地形、果樹病蟲害、續航、載荷等情況,設計飛行任務方案,如起降點、航線、高度、架次、重疊率等。實時關注無人機飛行平臺的速度、位置、電量、電壓、任務時間等飛行情況,監督飛行時穩定、安全作業,必要時可以手動接管飛行。自主返航或操控返航;返航完畢可關閉飛行與地面設備電源;回收飛行與地面設備,讀取儲存卡數據或在飛行作業時通過地面設備實時獲取遙感監測數據。
1.3 數據處理與分析
獲取到的無人機遙感監測數據需要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和分析,才能提取出果園病蟲害的信息。對遙感影像進行格式調整、清洗、預處理、拼接、校正等操作,以確保數據的質量和準確性。從遙感影像中提取出與病蟲害相關的光譜特征、紋理特征、顏色特征、形狀特征和生理特征等。利用統計分析方法(如描述統計、相關分析、回歸分析、判別分析、方差分析和聚類分析等)和機器學習方法(如決策樹、聚類、貝葉斯分類、隨機森林、支持向量機、k- 近鄰算法等)對提取出的特征進行分析,以判斷病蟲害的發生情況、程度及范圍。
2 監測結果
通過對梨園定點監測,配合人工調查,梨園主要病害包括梨黑星病、梨黑斑病、梨銹病等,病害在葉片、果實和枝干上均有發現。蟲害包括梨木虱、梨莖蜂、綠盲蝽蟓、梨小食心蟲等,對黃金梨的葉片、新梢、果實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3 綜合防治措施
黃金梨病蟲害防治應遵循綠色、環保、高效的原則,推廣和應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農業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提高防治效果,保障果品的品質和安全性。
3.1 農業防治
3.1.1 優質苗木選擇
選擇健壯、無病蟲害、品種純正的苗木進行栽植,優質苗木具有較強的生長能力和抗病性,能夠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梨苗應避免與橙子和蘋果等果樹進行混搭種植,避免次要病蟲害的加劇危害。
3.1.2 合理肥水管理
每年秋季施入腐熟有機肥,并混加適量的速效磷、鉀等肥料,以滿足梨樹生長需求,增強其抵抗力。在花芽膨大期、果實膨大期等關鍵時期,也要適量追施化肥,以保證梨樹正常生長和結果。根據梨樹生長需求和天氣情況,合理灌溉。避免過量灌溉導致土壤濕度過大,引發根部病害。同時,也要注意排水,防止雨季積水造成病害傳播。
3.1.3 合理修剪
在每年 12 月至翌年 1 ~ 2 月進行冬季修剪,疏除過密枝、下垂枝、細弱結果枝等,促進結果枝組的更新。對延長枝頭及時短截,以利擴大樹冠。在 5 ~ 7 月進行夏季修剪,疏除過多萌條及競爭枝,甩放部分中庸枝,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
3.1.4 清園處理
在秋冬季及時清理果園內的枯枝、落葉、病蟲果、雜草等,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越冬病蟲源。在 3 月上旬刮除枝干老粗翹皮,刮除枝干腐爛病、干腐病病斑,并涂抹潰腐靈進行防治,每次間隔 3 ~ 5 天,連續涂抹 3 ~ 5 次。涂抹范圍要大出刮治范圍 2 ~ 3 cm 。
3.2 物理防治
3.2.1 樹干涂白
樹干涂白可以殺死附著在樹干上的越冬蟲卵、病菌和成蟲,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特別是對于一些在樹干上越冬的害蟲,如梨虎、梨莖蜂等,涂白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3.2.2 粘蟲板
選擇黃色粘蟲板,因為許多害蟲對黃色有較強的趨性,如梨木虱、蚜蟲等。
每畝地懸掛 20 ~ 30 塊左右,規格 25 cm×30 cm。將粘蟲板懸掛在梨樹的中上部,距地面 1.5 ~ 2 m。
3.2.3 殺蟲燈
選擇適合果園使用的殺蟲燈,如太陽能殺蟲燈、頻振式殺蟲燈等。將殺蟲燈懸掛在梨樹的中上部,距離地面約1.8 ~ 2.4 m 高度。根據果園的面積和害蟲的密度,合理設置殺蟲燈的懸掛密度。一般來說,25 ~ 30 畝掛一盞殺蟲燈較為合適。
殺蟲燈應朝向果園內部,避免燈光直接照射到果園外部,以免吸引外部害蟲進入果園。
3.2.4 果實套袋
套袋可以將果實與外界環境隔離,有效防止病蟲害的侵入,如梨黑星病、梨銹病、梨白粉病以及梨木虱、蚜蟲、食心蟲等害蟲。選擇梨專用雙層果袋,套袋時間通常在落花后 2 ~ 4 周進行 。
在套袋前,應全園噴施一次殺菌劑和殺蟲劑,以殺死果實表面的病蟲害。套袋時,將紙袋充分撐開,使果實在袋內懸空,避免果實與紙袋接觸造成摩擦損傷。袋口要扎緊,但不能綁成喇叭口狀,以防止雨水、藥液流入袋內污染果面或害蟲爬入袋內危害果實。
3.3 生物防治
3.3.1 釋放赤眼蜂
赤眼蜂是捕食螨、瓢蟲、草蛉等害蟲天敵。當害蟲進入成蟲羽化高峰期時,可以采取人工或無人機釋放赤眼蜂。人工釋放時,可以將赤眼蜂卡懸掛在梨樹的葉背處,避免陽光直射;無人機釋放則更加精準和高效,適用于大面積果園的作業。同時,注重保護和協助瓢蟲、草蛉、捕食螨等天敵的生存與發展,提升害蟲防治效果。
3.3.2 昆蟲性外激素
誘殺害蟲,利用人工合成的昆蟲性外激素制作誘芯,置于誘捕器中,誘集并殺滅害蟲的雄性成蟲。例如,對于梨木虱等害蟲,可以利用其性外激素制作誘捕器進行誘殺。干擾交配,通過大量釋放昆蟲性外激素,可以干擾害蟲的正常交配行為,使其難以找到配偶,從而降低害蟲的繁殖率,適用于害蟲種群密度較高、交配行為頻繁的情況。生物農藥,利用蘇云金桿菌防治梨小食心蟲、梨星毛蟲等害蟲;畝用 2000 IU/μL 蘇云金桿菌懸浮劑 200 ~ 300 mL,兌水 30 ~ 45 kg 稀釋后噴霧。
每 7 ~ 10 天噴灑一次,連續噴灑 2 ~ 3 次。利用苦參堿、印楝素等植物源農藥防治蚜蟲、梨木虱、紅蜘蛛等害蟲。畝用 0.2%苦參堿水劑 100 ~ 300 倍液、或 0.3% 印楝素乳油 600 倍液,每 7 天噴灑一次,連續噴灑 2 ~ 3 次。
4 防治效果
黃金梨病蟲害防治成效顯著,樹體健壯,枝條粗壯,葉片濃綠,樹形結構合理,通風透光佳,抗逆性增強,能更好應對不良環境。病蟲害種類與數量明顯減少,如梨木虱、康氏粉蚧、梨黑星病、梨黑斑病等主要病蟲害的發生率和危害程度顯著降低。葉片和果實上的病斑、蟲洞等受損情況大幅減少,葉片保持完整,果實表面光滑無瑕,提升了果實的商品價值和觀賞性。同時,果樹天敵種群增多,生物多樣性提升,果園生態系統更穩定,為黃金梨樹長期健康生長奠定堅實基礎。
5 結語
梨樹病蟲害的防治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共同配合,以確保梨樹健康生長和果品質量安全。通過加強監測預警、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等措施的綜合應用,可以有效控制梨樹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未來應建立和完善病蟲害監測網絡,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實時監測梨園內的病蟲害動態,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