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供應不足、電廠設備故障,頻頻引發全國性停電危機——這樣的事情竟在當今時代反復上演,令人唏噓。
最近,古巴多地再次陷入大規模停電。首都哈瓦那街道路燈驟然全熄,交通信號燈停擺,醫院啟動備用電源以維持運轉。街區一片漆黑,居民需打著手電筒出行。自2024年10月以來,這樣的全國性停電在古巴已經發生了4次,長達數個小時的區域滾動停電更是常態。另有資料顯示,過去10年間,古巴經歷大小停電無數次,最長的一次持續超過72個小時。
大停電凸顯了古巴電力系統的脆弱性,也再一次讓美國制裁的惡劣后果浮出水面。
1959年古巴革命勝利后,美國政府對古巴采取敵視政策。1961年,美古斷交。1962年2月,美國對古巴實施經濟、金融封鎖和貿易禁運,不僅禁止美國企業與古巴做生意,還威脅制裁與古巴有經貿往來的其他國家,企圖從經濟上徹底扼殺古巴。至今,這場單邊制裁已延續了63年,堪稱“美國外交政策中最長久的系列制裁”。
從燃料、糧食、日用品、藥品到資金,美國的封鎖幾乎覆蓋古巴各個領域。能源領域更是首當其沖,這一方面導致當地發電燃料長期處于嚴重短缺狀態;另一方面也使古巴難以引進先進的發電設備和技術,已有設備也得不到更新維護。
古巴當前的發電設備大多建于20世紀80年代,當前能正常運行的熱力發電機組低于50%,發電廠也大多超出了計劃運行壽命。自2019年以來,古巴曾先后從土耳其租用了8艘浮動發電船,但由于燃料短缺,部分發電船運行能力受到影響。
近年來,在古巴電力系統本就岌岌可危的情況下,美國又進一步加緊了對古巴的制裁。主要內容包括,激活1996年頒布的《赫爾姆斯—伯頓法》第三條,加強對古巴的封鎖,尤其是切斷了古巴使用外匯、通過國際金融體系購買能源燃料的渠道,并規定任何停靠古巴的船舶在半年內禁止停靠美國等。
此舉進一步加重了古巴電力困境:短短幾年間,加拿大企業謝里特公司縮減了在古巴的電力投資;美國通用公司也因為向古巴發電廠提供渦輪葉扇,被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罰款270萬美元。
美國對古巴實施的長期全面制裁與貿易禁運,是造成該國電力系統頻頻崩潰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持續數年的經濟制裁和能源短缺危機,還深度滲透古巴經濟運行的各個層面,嚴重傷害了古巴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由于長期缺電,古巴工業系統極不穩定,工業生產頻繁中斷。制糖、煙草等國民支柱產業時常因斷電限產停產,企業開工率極不穩定,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導致古巴經濟陷入衰退泥潭。此外,雙位數的通貨膨脹率和劇烈震蕩的匯率也持續推高當地生產生活成本。2024年古巴經濟增長率為-1.9%,仍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在美國制裁下,古巴深陷“能源短缺—電力癱瘓—經濟失血”的閉環困境,使其難以積累充足的資金和技術,以實施有效的自救措施。
其實,古巴并不是個貧油國。尤其是最近幾年,古巴不斷探明新的石油礦藏。但這些油田主要集中于北部墨西哥灣深水區,陸上及近海資源則多為高黏度重質原油,開采成本高且需要較為復雜的提煉工藝;深水開發更依賴深海鉆井平臺等尖端技術。在美國長期制裁阻礙下,古巴難以像其他石油生產國一樣,正常獲得設備、技術與資金支持,導致開發進程遲滯。根據古巴國家統計和信息辦公室此前公布的數據,古巴每天大約需要12.5萬桶石油,自給率還不到三分之一。
同樣的一幕也出現在古巴可再生能源轉型進程中。為擺脫能源結構單一問題,古巴提出恢復國家電力系統的計劃(SEN),并將重點放在增加可再生能源發電特別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等方面。古巴計劃到2028年建成92座光伏園區,發電量超過2000兆瓦。同時,風力發電和生物質發電也被列入新能源轉型規劃中。但就目前來看,這些新項目雖然仍在推進,但進展普遍緩慢,資金短缺導致項目屢屢延期。
事實上,無論是發掘更多傳統能源,還是進軍新能源領域,專家們都給出過不少解決方案。但只要算一算賬就會明白,這些方案基本都超出了古巴的經濟承受能力。古巴獨立顧問埃米利奧·羅梅羅指出,國家電氣系統“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需要1億美元才能完全重新激活古巴能源系統”。
在這種情況下,他國援助算得上古巴為數不多的“救命稻草”。從21世紀初開始,委內瑞拉按照加勒比石油計劃等協議或以醫療服務為交換條件,以優惠價格向古巴提供石油。自2018年起,墨西哥也通過運油船周期性向古巴運送石油。除此以外,中國也向古巴新能源項目提供投資或援助,近期中國援助古巴的35兆瓦太陽能光伏電站設備項目首批物資已正式交付。
然而,這種外來援助不僅受到美國嚴密監管甚至制裁,也存在高度不穩定性。
自2015年起,委內瑞拉由于自身危機大幅削減對古巴的石油出口,造成古巴能源供應出現巨大短缺。2024年委內瑞拉對古巴的石油出口量與2023年相比大幅下降了42%。自今年2月起,委內瑞拉重新增加了對古巴的石油供應,但距離補齊古巴發電所需的能源缺口仍相差甚遠。
以今年2月28日的大規模停電為例。古巴國家電力聯盟的報告稱,當日發電量為1695兆瓦,而最大需求為3250兆瓦,缺口高達1555兆瓦。在電力短缺情況下,古巴部分地區每天停電時間甚至長達8個小時。停電導致居民冰箱里的食物變質,空調無法使用,許多醫療設施無法正常運轉,嚴重威脅當地的公共衛生安全。此外,全國逾三成中小學校被迫實行半日制教學,工人工作時間也不得不縮短,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受到巨大沖擊。
要真正解除古巴斷電危機和當地人民的困境,關鍵還是在于打破美國的制裁枷鎖。
當前,美國“以大欺小”已遭到國際社會普遍反對。一個典型案例是,自1992年以來,聯合國大會連續32年通過結束美國對古巴封鎖的決議,投贊成票的國家從最初的59個增至2024年的187個,僅美國和以色列反對,堪稱聯合國歷史上的一大“奇觀”。正如古巴民眾在社交媒體上的呼聲:“我們需要的不只是電,更是尊嚴。”
但遺憾的是,本屆美國政府再次重拾“極限施壓”戰略,不僅廢止了前一屆政府對古巴制裁的部分豁免條款,還疊加實施多項新型制裁,比如將古巴重新納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發布《限制名單》以及啟動針對古巴醫務人員的簽證限制等措施。雖然,古巴政府為解決自身電力危機采取了不少措施,但綜合來看,受制于自身實際困難與美國“長臂管轄”,古巴能源“長夜”依舊漫漫。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俊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