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5月14日,年僅42歲的“人民好公仆”焦裕祿去世了……
蘭考人民聞此噩耗,紛紛趕到焦裕祿墓地前鮮花哀悼,送別焦裕祿最后一程。
焦裕祿去世后,留下的6個子女都隱入了人潮之中,沒有一個孩子打著焦裕祿的名頭為自己謀私利,如今這些孩子各自的發展如何?
作為焦裕祿的孩子,不僅沒有因為父親的身份得到絲毫好處,反而從小就過著十分節儉的生活。當時,組織給蘭考撥了一批棉花下來,按照焦裕祿的級別,可以領到3斤棉花。
同志們擔心焦裕祿不肯收下,直接將這3斤棉花票送到了焦裕祿家里,焦裕祿下班回家看到桌子上的棉花票,二話不說就送回了單位。
這一年冬天,家里的孩子們依舊穿著以前的舊棉衣,包括焦裕祿自己,他翻出那件穿了好幾年的舊棉衣,發現上面破了洞,拿去給妻子徐俊雅補,徐俊雅覺得衣服太破補不了,焦裕祿又拿去給岳母,岳母也笑著說衣服太爛穿不了了。
焦裕祿沒辦法,自己拿著棉衣補,一邊補一邊對孩子們說道:“襪子補丁多了,又厚實又暖和,衣服補丁多了,結實耐造又合身。”
焦裕祿的大女兒焦守鳳回憶起父親,感慨萬分地說道:“父親很疼愛我們,不管多晚回家,都會陪我們,問問我們最近學習怎么樣。”
“當時母親給我做了一件花大衣,我很喜歡,一直穿到初中,大衣上打滿了補丁依舊舍不得換,我求父親幫我買一件新的,父親總是說,小孩子要比學習,不能比穿衣,更不能有這種攀比的心理。”
焦守鳳初中畢業后,本來應該下鄉插隊,焦裕祿卻安排女兒去供銷社的副食品加工廠當臨時工。這份工作很辛苦,每天要切幾百斤辣椒,腌上千斤蘿卜,雙手整天泡在料水里,燒得火辣辣地疼,晚上吃飯連筷子都拿不住。
對于這樣的生活,焦守鳳坦然地說道:“我理解爸爸的苦心,他希望我多了解生活的艱難,多去歷練自己,我不僅不怪他,我還非常感謝他。”
除了大女兒焦守鳳外,焦裕祿其余5個孩子也非常懂事,各自在平凡的崗位上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義。
二女兒焦守云守著家里的奶奶共同生活了9年,過著平凡低調的生活,焦守云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們兄妹6個,從來沒有說我們是焦裕祿的孩子,是徐俊雅的孩子,因為我們擔心,一旦做的不好,會影響父親的形象,父親生前的形象那么好,堅決不能因為我們受到影響。”
焦裕祿的三女兒焦守軍只是一個普通的檔案助理員,在基層連隊工作的那些年,焦守軍什么臟活累活都干過,喂豬養牛種水稻,深得同志們的認可。
三個兒子焦國慶、焦躍進、焦保鋼都繼承了父親未完成的革命事業,參加工作這么多年,從未打著焦裕祿的名頭,為自己謀過任何私利,甚至有很多朝夕相處的同事,都不知道他們是焦裕祿的孩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