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坐不住了,就在剛剛,大陸精心布了個局,如今讓他騎虎難下
賴清德真是沒想到,自己剛發布“賴17條”(17條因應策略),大陸這邊就有動作了,給他布的這個局,如今讓他騎虎難下。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灣馬英九基金會近日將率領青年學子赴中國大陸。要知道,臺灣賴清德當局因為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在2024年11月下旬邀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7所大陸高校師生赴臺參訪。
而在參訪的過程中,有大陸訪問團成員受訪時使用“中國臺北隊”,被臺陸委會視為“不當發言”,并揚言要對馬英九基金會施以重罰,臺出入境管理機構在今年3月10日下午約談了馬英九本人。
現在,馬英九基金會居然“不知悔改”,還要率領臺灣青年學子赴中國大陸交流?這難道是不把賴清德的“17條因應措施”放在眼里?
要知道,賴清德當局在約談完馬英九以后,就立馬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明確將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宣布針對五大“國安”威脅,提出17條因應策略,這其中包括恢復軍事審判制度,增訂“對敵人效忠表示”的處罰、申請來臺定居須放棄“陸籍”等等。
這些策略早在2025年3月13日被提出,而馬英九基金會為何在此時選擇率學子赴大陸?
顯然,此舉就是在告訴賴清德,臺灣永遠不可能和中國大陸失去聯系, “臺獨永遠都不可能分裂中國, 一個中國原則不可被破壞”。
馬英九和賴清德這些綠營“臺獨”勢力的較量早就開始了,馬英九主持臺灣當局時,主張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友好往來, “不統不獨不武”這一政策在當時確實給兩岸人民帶來了緩和的契機
但是隨著近年來,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逐漸拉開差距。不少臺灣“騎墻派”轉向“臺獨”,這些人認為中國大陸實力超過臺灣地區,一定會進行收復。事實上也是如此,收復臺灣是多少中國人民心中日夜期盼的事情。
但是,他們似乎意識不到,越是鬧獨立,兩岸和平統一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小。到那時,剩下的只有“武統”這一條道路。
馬英九對大陸所奉行的原則,實際上是有利于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的。馬英九基金會執行人蕭旭岑強調, “即使臺當局打壓推動兩岸和平的臺民眾,恐嚇宗教與文化交流活動,但馬英九基金會不會因此卻步。兩岸情勢越危險,越是需要有人挺身而出,透過不斷的交流,化解不必要的誤解”。
確實如此,大陸兩岸人民一家親,誰都不想看到兩岸劍拔弩張的樣子。只有不斷的交流才能尋找到解決臺灣問題的最佳出路。而賴清德等人,卻依仗美日等勢力不斷阻止兩岸人民交流反國家分裂法》已頒布實施多年,島內綠營等“臺獨”勢力猖獗至今,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但是他們如今也只能如同“秋后螞蚱”一般, “垂死前的掙扎”罷了。
解放軍自2022年8月首次大規模“環臺軍演”以來,已經舉行了5次,每年兩次,每一次都是在告誡臺當局和島內“臺獨”分子, “謀獨”就是死路一條。
到了現在,解放軍“環臺軍演”已經趨向于常態化。每次軍演都會讓賴清德等“臺獨”勢力所依仗的美軍“配合著溜之大吉”,可想而知,若真的等到那一天,估計美軍也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熟悉了撤離的路線了吧。
此次,馬英九基金會率領臺灣青年赴陸的背后,未必沒有大陸的意思,主要就是探一探賴清德的底。如果賴清德真的給臉不要臉,那么等著他可以是“聯合利劍-2025A” ,也可以是“聯合利劍”登陸行動。
至于是哪一種,還要看這批赴大陸的臺灣青年回去后將會受到什么樣的待遇。現在,中國大陸已經意識到,在臺灣綠營等“臺獨”勢力的領導和影響下,臺灣島內的促統人士已經極少了。
而臺灣的新青年們,在“臺獨”勢力長期錯誤教育影響下,已經快要失去對大陸真實和正確的認知了。
特別是在“賴17條”發布后,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將來的和平統一注定無望,當務之急就是要采取一些行動,顯然馬英九基金會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因此,本次赴陸絕對不可能只是一個簡單的兩岸學術交流討論,其背后隱藏著大陸和賴清德當局的較量。其實,按照目前賴清德“作死”的節奏,憑借一本《反國家分裂法》大陸已經有無數個理由和借口對臺灣出手了。
但是,中國大陸畢竟不是美國,不會以武力脅迫任何人,更何況這是與我們血脈相連的同胞。
所以,還是勸告臺灣當局,中國大陸有信心也有能力收復臺灣,不要試圖以武拒統,也不要在謀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否則迎來的必定是14億中國人民的怒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